每年10月,全球都有一个“固定节目”要追,这就是诺贝尔奖。

当地时间10月14日,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揭晓,今年的大奖颁给了“扶贫三杰”——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阿巴希巴纳吉和艾丝特杜芙若夫妇,以及哈佛的迈克尔克默,以表彰这三位在贫困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回首半世纪,已经有八十多位经济学大咖获得诺奖殊荣。他们是如何“过关斩将”拿下了大奖?其研究成果又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今天咱们就来看一看,近几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这些研究,究竟跟咱们有啥关系?

2019年诺奖得主: 

为什么贫穷的人总不愿去投资自己? 

今年获奖的巴纳吉夫妇,研究成果是贫困的陷阱以及如何摆脱贫困,这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像很多悖论一样:为什么贫穷的人反而喜欢买电视、游戏机,而不去投资自己学习?为什么贫困的人反而更容易没有生活规划?

在过去这个问题经常被认为与“上进心”有关,但巴纳吉夫妇的研究纠正了这些看法,并且解释了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因为贫穷的人生活往往有更多的烦恼,比其他人更加需要那些让人减轻烦恼的工具——像电视、手机、垃圾食品和游戏机;

在理财上,他们往往收入不稳定,又无法从银行获得周转的资金,所以更加依赖于这些高息小额贷款,而这些小额贷款让他们更加无法拥有储蓄来抵抗风险。

2017年诺奖得主: 

我们为什么总管不好自己的钱包? 

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塞勒的研究被指“让经济学分析更加符合人性”,他通过行为经济学,探究人类“心理账户”,喜欢探索人类不合乎经济理性假定的各种行为。

塞勒认为,受多种心理作用影响,人们会变得非理性,难以管好钱包。比如,同样是价值1000元的鞋子,消费者在购买普通款时会犹豫不决,但面对名牌打折款时可能会冲动消费。

再比如,妻子给丈夫买了一件很贵的羊绒衫当作圣诞礼物。丈夫之前在店里看到过这件羊绒衫,但觉得它的价钱太高,买下来的话实在太奢侈了。但是当妻子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他时,他却很高兴。

曾经,行为经济学不为主流所容,塞勒也长期被视为“学术叛徒”;而如今30多年过去,行为经济学从小众“歪理”,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新典范,曾经被认为“离经叛道”的塞勒如今已经是美国经济委员会主席。

2015年诺奖得主: 

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买买买? 

201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以表彰他在消费、贫穷与福利方面的研究贡献。 

迪顿获奖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人们会买什么东西?赚的钱是用来买东西还是存起来?如何判断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准?用媒体调侃的话来说,他靠买买买赢回了一个诺贝尔奖。

迪顿发现,钱多不一定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感,高收入带来的是生活满意度,而非幸福本身,他还专注研究个人消费行为,并提醒人们遭遇经济窘境等负面影响后会节约花钱,但从长期看,“剁手”们很可能还是会继续“买买买”。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前任秘书彼得恩隆德曾说过一句话:“我们将经济学广泛定义为,经济学家所感兴趣的任何事都可以称之为经济学,即便是其他学科的研究。”

其实,看似高冷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与我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或许,你在生活中的一个选择,在投资上的一个决策,都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方向,背后都有一套经济学的解释。

就像评委会所说的,尽管评委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是都有一种倾向性,那就是希望获奖者既有理论论述,又能提供实操工具,这就是诺贝尔奖真正的意义所在。 

相关基金 > >

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基金(377240)

上投摩根医疗健康基金(001766)

上投摩根科技前沿基金(001538)

(来源:上投摩根基金的财富号 2019-10-21 15:23)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