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事聚焦

01

长三角外企研发呈现加大投入加速融合趋势 】 12日在上海发布的《长三角外资科创报告》显示,面对迅速成长的中国市场以及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国际市场,长三角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在研发创新领域呈现加大投入、加速融合趋势。《长三角外资科创报告》将上海定位为长三角科研合作的核心。截至今年9月底,“落沪”的外资研发中心达452家,是中国内地外资研发中心最多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外企研发机构集聚上海,表明快速成长的中国市场与科研人才成为跨国公司加大在华研发中心投入的重要推动力。

02

【 银保监会官员:2020年中国外需或出现转机 】 中国银保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11月12日在“财经年会2020:预测与战略”上表示,“2020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有可能发生较大变化。”一是美联储从今年7月末开始的货币政策调整,已连续减息三次。同时,美联储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近期又开始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这对美国及全球市场都会带来明显影响,也致使各国货币汇率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刺激明年下半年全球需求回升,进而拉动世界经济增长。二是一些科学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如5G的商业化运用已经开始,许多改变或会超出想象。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等,似乎也处在突破前夜,加之5G技术的开发应用可能提供意想不到的助力,从而对经济增长带来重大影响,有的甚至对金融、货币等形成直接影响。

03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国际清算银行行长例会】11月10日至11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在瑞士巴塞尔召开行长例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了银行业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经济顾问委员会会议、全球经济形势会、行长会和董事会等系列会议,与会央行行长们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以及宏观政策应对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04

【安永报告:56%中国高管预计全球并购市场未来一年改善 】 11月12日,安永发布第21期《全球资本信心晴雨表》,其中显示,大多数中国受访者对短期经济前景保持乐观,高管层积极应对经济的不确定性;并购意愿依然强劲,预测长期的并购交易上升趋势仍将延续,56%的中国受访者预计全球并购市场在未来12个月有所改善;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总体上持积极正面的态度,且对所在企业的创新文化持有相当信心。

05

【外贸增速下降 商务部回应】官方数据显示,10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71万亿元,同比下降0.5%。商务部负责人表示,当前中国外贸规模仍保持稳定。中国外贸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今后将下更大力气稳预期稳信心稳企业,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

06

【年内A股再融资规模超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24.31%】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再融资不断修订。据统计,截至2019年11月11日,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再融资规模为1.0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31%。

07

【收评:股指下探回升沪指涨0.2% 造纸板块表现活跃 】截至收盘,沪指报2913.90点,涨0.16%;深成指报9670.14点,跌0.11%;创指报1671.44点,跌0.10%。从盘面上看,数字货币、化工、造纸居板块涨幅榜前列,无线耳机、稀土、黄金板块跌幅榜前列。

世界风云

01

日本央行:格动能风险并未增加、倾向于加码宽松是合适的、应认真为下一次经济滑坡做准备、利率下降的趋势可能持续。

02

瑞银:加拿大就业数据公布后,加拿大央行降息风险明显增加。

03

澳洲联储:下调截至2020年6月GDP预期至2.5%,此前预计为2.75%;下调截至2019年12月GDP增速预期至2.25%,此前预计为2.5%。

04

法国央行:预计第四季度法国GDP增速为0.2%。

大行研报

1

银河证券:2019年11月经济与政策热点观察

中国经济在经历主动/被动去库存转换的艰难磨底(经济下行压力持续):

  

2019年以来,制造业企业的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速和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速明显下降,由于企业利润引领库存周期,而PPI在历史上体现出对企业利润的引领作用,因此在当前PPI同比收缩趋势尚未结束的阶段,库存周期见底回升尚需时日,从而中国经济短期运行的压力仍然显著。我们预计到2020年第二季度,随着PPI引领企业利润修复,工业企业库存增速以及制造业库存增速可能会出现真正拐点,库存增速由跌转升。四季度经济可能有一定反弹,但不改变长期下行趋势。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总体乏力:

  

2019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长乏力,制造业投资受到内外需求压制、实体经济投资回报低迷等因素影响而持续走弱;基建投资受到地方财政投融资矛盾加剧影响而难以强劲修复;房地产投资尚且具有韧性但后续受到政策约束,预计缓步下行。

  

居民消费放缓压力仍然不容忽视但过度下行风险可控:

  

目前看,汽车消费还是不振,在6月份反弹之后,连续三个月出现回落,1-9月汽车消费累计增速-0.7%,较1-9月继续下滑0.2个百分点。与历史同比来看,建筑装潢、家具、家电消费增速都是历史低位,房地产下游消费比较低迷。

  

亮点在于从平滑后的乘用车销量增速来看,汽车消费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跌幅未来有望收窄。进出口受到外需弱化影响显著,外需弱化对于进出口影响突出。全球经济放缓及中美贸易,通缩风险不容小觑。

  

目前,虽然食品价格引领CPI表征的一般物价水平上行,但是剔除食品之后的核心通胀水平仍然温和,PPI所表征的工业品价格已进入通缩区间。内外需求压力的拖累十分显著,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推动的工业去产能所贡献的行业集中度提升红利对于企业利润的提振效应已经消耗殆尽。房地产受到政策压制与基建投资的温和,已经使得需求龙头缺失,中国以往由强劲需求所引领的通胀动能不复存在,这是通缩风险的根本逻辑。

  

企业利润:

  

历史地看,PPI同比所表征的工业品价格走势对于企业利润有明显的领先作用,其背后是需求强弱对于企业利润的决定作用,当前工业品价格通缩,所显示的总需求压力,使得企业利润难以显著、持续地回升。

  

房地产是决定中国经济周期的关键因素:

  

房地产不仅仅贡献于固定资产投资,且对于上下游数十个行业的拉动作用无可替代。虽然房地产经济并不是一个十分良性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却是目前中国无可回避的现实。尚无任何其他行业可以代替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需求的龙头。

  

财政支出很难逆转房地产对于中国经济周期的决定作用财政支出的确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引领中长期投资的功能,尤其是带动基建投资的作用,使得基建成为房地产之后,引领中国经济的第二龙头。但是,财政支出所引领的基建难以逆转房地产所决定的中国经济周期。尤其是考虑到当前财政压力加剧,各地方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尖锐。

2

光大证券信贷增长放缓的两点原因

事件:


  


10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56.22万亿元,同比增长11.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50.59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0.7个百分点。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613亿元,同比少增357亿元。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89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185亿元。


  


贷款增长放缓的两点原因:


  


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613亿元,增量较今年9月的16900亿元明显降低。我们认为,贷款增长的放缓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近几年10月份的信贷增量都会较9月明显下降,这是季节性规律的正常体现。事实上,2015、16、17、18年10月份新增信贷分布较该年9月下降了51.1%、46.6%、47.8%、49.5%。2019年10月下降的幅度为60.9%,虽然略高但也基本上与前述几年持平。


  


其次,今年9月信贷高增长,10月再增乏力。今年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6900亿元,对应的累计同比增速为3.7%,明显高于8月份的1.5%。9月份的高增长消耗了一些项目储备,这也间接地导致10月份增长的回归常态。


  


虽然总体上看10月份新增贷款规模低于预期,但从结构上看中长期贷款的增长并不低。10月份新增中长期人民币贷款5803亿元,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87.7%,较9月份的62.6%明显提高,这体现出贷款的结构正在日趋改善。


  


部分投资者认为,10月份信贷增长放缓体现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下降。我们认为,9月份的融资需求并不差,而实体经济的需求不太会在短时间内形成明显变化。事实上,信贷投放进度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贷款的发放时间,早一个月或晚一个月发放都正常。因此在进行分析时,我们建议将连续两个月的数据累加,从而得到更加稳健可靠的结论。今年9月和10月共新增人民币贷款2.35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很显然,这个增速并不低,更不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


  


社融亦受到专项债的拖累:


  


与2018年10月比,社融各分项中新增规模下降最大的为地方政府债券。2018年10月,地方政府债券净融资868亿元,今年为-20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067亿元。9月4日国常会提出“按规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我们认为,该部分额度较有可能于今年四季度发行。待专项债发行重启后,该科目将对社融增长形成明显的支撑。


  


风险提示:


  


结构化的货币政策使债券市场在经济下行中所获得的利好降低。

参差多态

懵了!天猫双11成交2684亿是造假?真相究竟如何,最新回应来了           


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泰勒

双十一刚结束,2019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总成交额(GMV)达到2684亿元人民币,成功刷新了自己创下的商业纪录。

结果第二天,12日的时候,网上就传出2684亿元这个数据是“造假”的,对此,2019天猫双11发言人做出回应,称造谣要负法律责任。

究竟是怎么回事?基金君带你看看

天猫数据过于完美?网友提出造假质疑

一条发于今年4月份的微博今日被广为转发。

截至11月11日24时止,天猫“双11”总成交金额达2684亿元,同比增长25.7%,正当所有人都在惊叹今年“双11”盛况的时候,一条今年4月24日“神预测”的微博突然刷爆朋友圈。

ID为“尹**”的网友4月份发出的《淘宝2009至2018年历年双11销售额数据造假》报告显示,阿里在历年销售额绘制的点的线形十分漂亮,利用二次多项式和三次多项式对淘宝十年双11销售额数据进行拟合后,今年的销售额为2689亿元,仅比实际数据多5亿元。

其报告指出“从天猫双十一的全天销售额来看,实际生产数据几乎完美地分布在三次回归曲线上,拟合度均超过99.94%...每一年数据都这么高度拟合,数据过于完美,属于小概率事件。”因此,该观点断定:阿里对销售额数据进行了人工修饰,存在造假事实。

该观点由此判断,历年双十一的销售数据存在造假,并且从一开始就在造假,甚至直呼“马云是个大骗子”。

作者在微博中质疑,“如果继续如此造假,可预测2019年淘宝双11当天销售额为2675.37亿或者2689.00亿。”此预测数据与天猫昨天公布的总成交额2684亿元十分接近。

作者还在文中给出了接下来几年的预测:

利用二次多项式预测未来三年造假结果:预测2019年淘宝双11当天销售额:2676.37亿预测2020年淘宝双11当天销售额:3273亿预测2021年淘宝双11当天销售额:3930.76亿利用三次多项式预测未来三年造假结果:预测2019年淘宝双11当天销售额:2689亿预测2020年淘宝双11当天销售额:3301.51亿预测2021年淘宝双11当天销售额:3980.35亿

不过,基金君发现,目前,上述微博已被删除。而删除的原因是用户投诉过多。

天猫回应双11数据造假传闻

针对“网友质疑天猫双11数据造假”一事,天猫双11发言人回应称,“按照网友的逻辑,符合统计趋势的就是假的。那么,世界经济总量也是能被预测的,经济发展也是假的吗?自己YY下满足自嗨就算了,由此得出天猫双11数据造假,就是造谣了哦,要负法律责任的!”

为何网友能精准预测到天猫的数据?

自媒体@阑夕 在微博对上述情况表示不认同,他表示天猫双11数据并没有造假,而是精确地控制了交易额,从而形成了理想的曲线。

以下是文字版:

就像港口的吞吐量之于工业时代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的晴雨表来看待,「双十一」的繁荣也许可以打破些许关乎时下经济疲软以致无人消费的焦虑。每年都有指控阿里在「双十一」的数字上面造假的猜疑出现,但是其实这是缺乏运作企业经验的表现,因为像是阿里这种构造精密的庞大机器,控制销售数字本来就是它的经营义务之一。去年我就说过,张勇需要考虑的是怎么限制「双十一」的GMV不要冲得太快,以免把自己以后的饭碗给砸了。或者说,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会规划自己的财务增长节奏,年初制定的销售目标都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基于一套繁杂公式和资本考量综合计算出来的数字,既能满足体量上涨的预期,又为未来保留了足够的想象空间,是的,很多时候是能一次性把后面十年的钱全都挣了,但是「可以,没必要」。每年的「双十一」,阿里是设有买量/放量的操作团队的,如同「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兑水」的道理,把全站的交易额精确控制在一个自己想要的曲线上面,这是最简单的ROI算法,如果内部设了25%的同比增长,但是过了中期发现冲劲不够,那就按照比值加买流量,直到把缺口补足。甚至包括天猫上的每一户商家,都是可以把自己当天的销售额控制在计划上面的,我记得有一年小米在「双十一」的最后一个小时销售额可能要被友商超过,马上临时放了一批满减券出来,然后成功保住了第一,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认证消息为“原阿里集团安全研究实验室总监”的微博用户“安全_云舒”,对此表示称, 这是缺乏基本的技术分析能力。阿里控住交易额很容易,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最活跃的商品,然后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这些商品投送,就能达到一个类似的预设目标,保持每年增长率,根本没必要伪造数据或者刷单。

知乎网也在讨论这个问题,用户刘新征分析称,双十一这个指标,如果想达到某个预期值,并不是什么难事儿,平台有很多工具可以完成,首先是各部门各业务的指标预估,根据预估值,制定整体补贴策略,如果有意外,晚上十点发现可能达不到,再发一波福利,发多少红包刚好能达到指标,都是可以拟算出来的。这个完美拟合刚好是说明了阿里巴巴极其强大的运营能力,说明红包几乎发得刚刚好,成本控制牛逼,怎么可能是造假……


喜欢就点关注哦!


(来源:大成基金的财富号 2019-11-13 10:31)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