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事聚焦

01

【证券日报头版评论:拨开迷雾看数据,“10个字”夯实中国经济底气】“长期有基础,短期有支撑。”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就2019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用10个字概括了未来经济的走势。近年来,一系列扩大有效投资、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不断推出,减税降费举措逐项落地,这些积极因素都是夯实经济短期和长期发展的有力支撑。从长期看,中国经济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蓬勃的活力。从短期看,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仍然有非常多的支撑。我们相信,中国经济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向好的基本面都没有发生改变,继续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我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底气十足!

02

【中证报评论:物价涨幅总体可控】当前,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破3”引关注。事实上,当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呈现结构性特征。总体来看,短期上涨无碍全年3%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的实现。综合来看,当前物价上涨呈现明显结构性特征,物价全面上涨并无基础。随着相关措施显效,翘尾因素减弱,基数明显抬升,明年后续新涨价压力也将有所缓解。从长期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服务消费占比逐渐提升。服务消费价格稳定甚至稳中有降,也为物价稳定提供支撑。展望明年,物价涨幅可控。

03

【中国经济:长期有基础 短期有支撑】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提前超额完成;10月出口由降转升,同比增长2.1%;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超14%……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前10月国民经济数据。虽然部分指标呈现短期波动,但前10月经济成绩单仍然亮点纷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当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主要指标仍然运行在合理区间内,中国经济长期有基础、短期有支撑。

04

【第二次定向降准今日实施 分析人士:央行或进行流动性边际调节】1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实施第二次“定向降准”,前次约释放资金400亿元。分析人士认为,相比全面降准,定向降准释放资金规模较小,面对规模较大的流动性缺口,央行进行流动性边际调节的可能性更大。

05

【统计局:主要指标仍然运行在合理区间内 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发生改变】统计局发言人刘爱华表示,从判断宏观经济常用的四个方面,即增长、就业、物价以及国际收支来看,总体上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指标仍然运行在合理区间内。这种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继续增加,国内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仍然比较多,所以不可低估。下一阶段,我们要按照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继续把狠抓逆周期调节政策的落实落地,全力做好“六稳”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06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ETF换购只有正本清源才能长远发展】近期监管层纷纷出手规范ETF换购,助力业务长期发展。此次监管层出手主要是针对ETF换购带来的两大弊端。第一,ETF超比例换购或导致ETF净值大幅偏离基准,损害持有人利益。监管层出手要求ETF换购规模不可超过成份股在指数中的权重。第二,上市公司股东借道ETF换购减持,监管层要求换购要遵守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相关规定。当前正是权益基金大发展的好时机,ETF作为重要的投资工具也迎来发展的春天。此次监管层出手规范ETF换购业务,正是为了规范市场各方行为,正本清源,保障ETF合规健康发展,维护证券市场正常秩序。

07

【中证报头版: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稳增长将持续发力】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7.2%;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3%。专家认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稳增长政策料持续发力,重点在于用好积极财政政策稳投资,加强政策协调,支持经济筑底回升。

08

【经济日报:莫让“财务戏法”成连续剧】上市公司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底播扇贝出现大比例死亡,初步判断已构成重大存货减值风险。之所以上市公司敢在“保壳”时、年报发布前后、再融资计划披露时等关键节点公开玩起“财务戏法”,与目前财务造假、欺诈信息披露的处罚力度不够密切相关,还反映出资本市场仍有一些基础性制度有待完善,投资者保护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应当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资本市场诚信环境建设水平。

世界风云

01

新西兰联储副主席Bascand:预计经济增长会加速;若有必要,可以最快2月份降息;经济接近转折点;预计经济加速发展;若提速未能实现,我们将采取更多措施。

02

美联储哈克:不支持过去两次美联储降息;重申美联储应维持利率稳定并关注经济。

03

菲律宾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4%不变。

04

智利央行宣布40亿美元外汇干预措施:央行将提供最多40亿美元外汇掉期互换拍卖,以期抵消金融市场可能的压力。

大行研报

1

莫尼塔:中国经济下一步

中国经济的现状。三季度中国GDP同比“超预期”下降至6%。超预期的不在于下行的幅度,而在于有些“云淡风轻”地触及了6%这个心理关口。就像人民币汇率“破7”、CPI“破3”一样,GDP“破6”行将发生,但其对资本市场和社会预期的影响,似乎已不再那么“耸人听闻”。

  

勿对中国经济过度悲观。1)消费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中美贸易谈判天平不经意间在向中国倾斜;3)房地产仍存韧性;4)新一轮设备更新换代周期的启动或可期待;5)中国拥有相比海外更加充足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6)服务业的稳定器作用,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的红利,有助于中国经济走向“增速换档、效率提升、活力修复”的新常态。

  

猪价飙升牵动“央(行)”心。本次CPI“破3”可能持续超过一个季度,这对货币政策的放松势必形成掣肘;且银行资产荒的状况可自然形成贷款加权利率下行的趋势,LPR报价也存在进一步压缩风险溢价的空间。因此,货币政策在降息(降MLF利率)方面可能来得更加谨慎。但目前中国经济状况也不支持反向收紧,货币政策仍有阶段性、结构性的宽松余地。

  

看好人民币资产。中美达成阶段贸易协议,对中国经济失速的担忧减弱,人民币资产高收益率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使得人民币汇率兼具升值动能。长远看,“股债双牛”是中国经济转型开放进一步推进的必然产物:金融供给测改革助推实际利率下行,改革开放下的高质量发展助推企业盈利回升!

2

光大证券:还得等待基建发力

10月份经济数据总体符合预期,其中出口交货值下行拖累工业生产下滑略超预期,行业来看主要是采矿和制造业拖累,关注汽车生产反弹(主要是基数原因),但汽车消费继续下滑拖累社消继续下行。投资总体符合预期,其中制造业略有反弹,基建和地产稳中趋弱,但目前基建弱化主要是去年基数高引起,不宜对未来基建悲观。

往前看,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性影响将影响出口,而地产或继续弱化,制造业难有反弹。从6月份开始,中央层面不断释放“稳基建”的信号,9月国常会明确“新增专项债不能用于土储和棚改,资本金范围扩大到新增额度的20%”,目前已经上报了四批专项债项目,第一、二批项目资金已经在陆续拨付,要求四季度开工,第三、四批项目要求在明年一、二季度开工,预计2020年专项债会在1月份提前发行助力基建,加之基建项目资本金比例下调有利于基建,关注后续基建投资。

参差多态

安排上了!广深市中心,拟建600公里时速磁悬浮  

来源: 城市战争


作者:孙不熟


文/孙不熟

传说中的广深磁悬浮,这一回出现在官方文件了。只是不知道,这个算广深第二高铁,还是第三高铁?

11月4日,深圳市发改委公示了一份《广深高速磁悬浮城际铁路规划研究》招标公告,这意味着广深磁悬浮正式进入研究论证阶段。

据南方+报道,本次招标的内容包含线路怎么走、怎么定位、什么时速、在哪里设站等方面的研究。

01

根据招标公告,今年5月,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试验车已在青岛成功下线,这意味着高速磁悬浮在我国有望普及开来。

目前,广深两地的铁路联系主要由广深港高铁和广深铁路承担,其中广深铁路速度较低,设计时速只有200公里,且运力趋近饱和。

广深港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但接入的是广州南站,距离广州市中心距离较远,而且该路段属于京港高铁,存在大量跨线列车,并非广深专用城际铁路,运力也趋近饱和。

另外,即将开通的穗莞深城际,设计时速只有140公里,比广深铁路更慢,其在功能上和地铁更为接近,且目前只开通到深圳机场,没有联系深圳市中心。

所以,这三条铁路均无法满足广深莞三大城市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因此有必要新建一条从深圳到广州市中心的高速通道(未来进一步延伸至香港),实现广深同城化。

考虑到广深港高铁时速已达350公里,新建高速通道如果要继续提速的话,高铁已经很难,磁悬浮是更佳选择。

02

不过,本次招标文件没有提到“广深第二高铁”的表述,也没有透露这条磁悬浮的大致走向,也就不清楚它和规划中的“广深第二高铁”不是一回事儿。

关于广深第二高铁,已经有多个文件确认。根据《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年)》草案,广深之间将再建一条高铁线路,串联宝安机场与白云机场,而且规划了大致走向。

如果招标中的磁悬浮城际就是广深第二高铁,那么这条磁悬浮的大致走向会是这样的:

《草案》中的粤港澳大湾区航空航运铁路显示,广深第二高铁拟从深圳宝安机场出发,经东莞后到达广州境内的黄埔站,然后继续北上至白云机场站,最终抵达广州北站。


另外,广深第二高铁还有一条支线,达到黄埔站北上后直接连接到广河高铁上的知识城站。这对知识城是个巨大利好,通过第二高铁,知识城可快速抵达广深两大机场,其对高端商务活动的吸引力大幅提升。

《草案》还显示,要推进广深港高铁至广州站连接线建设,这条连接线将串连广州南站、广州站、广州东站、黄埔站。这也意味着广深第一高铁和第二高铁有望在黄埔站实现对接。

不过,之前也有媒体报道称,广深磁悬浮已经有4个备选方案,看上去和广深第二高铁不是一回事儿。

据“广东地理”了解,《大公报》报道称,2019年6月14日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透露,中国工程院组织牵头《大湾区高速磁浮铁路预可研》等重大课题,对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通道建设高速磁悬浮铁路先行路段,开展工作预可行性研究。目前已经有了4条备选方案。

1、白云机场-广州火车站-南沙枢纽-宝安机场-前海-香港西九龙

2、白云机场-珠江新城-南沙枢纽-宝安机场-前海-香港西九龙

3、白云机场-天河公园-宝安机场-前海-香港西九龙

4、白云机场-天河公园-东莞市区-福田-香港西九龙

比较4个备选方案,我认为第二个方案最佳,能否把广州珠江新城、南沙自贸区、前海自贸区、香港西九龙全部串联,填补广州CBD无高铁的缺憾。

当然,按照这个说法的话,广深磁悬浮和第二高铁就是两码事了,更应该叫广深第三高铁!

听上去很激动,未来广深之间有望出现广深铁路、广深港高铁、穗莞深城际、广深第二高铁、广深磁悬浮等五条铁路共存,这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奇迹。

不过,考虑到广州、深圳再加上临近的香港、佛山和东莞,这条城市带上至少生活了7000万人口,建五条城际铁路,真不算多。

以下是网传的一份粤港澳大湾区地铁网络示意图,这还不包括国家铁路和城际铁路,已经足够密集了。

03

综合梳理广深第二高铁和广深港磁悬浮的各种信息,我再谈三点感受:

第一个感受是,火车站在广州将彻底的去中心化,广州刚刚实现了“区区通地铁”,未来还会“区区通高铁”,至少会有10个火车站同时共存。交通枢纽的去中心化,有望会带来城市格局的去中心化,未来的广州可能会裂变为10个小广州。

第二个感受是,东莞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广深港三大城市之间的联系绝对是一号工程,而东莞正好处在广深港城市带的中点,只要广深要新建交通要道,东莞一定绕不开。这意味着,作为一个地级市,东莞在交通基础设施上享受的完全是一线城市待遇。

第三个感受是,广深之间的联系速度只会越来越快,将无限趋近于光速。从广深铁路的200公里每小时,到广深高铁的350公里每小时,再到广深第二高铁的600公里每小时……速度的提升几乎是无止境的。

在此前的一篇文章《技术只会把城市越搞越大》中,我论述过一个观点,技术进步和人类活动的密度是成正比的,技术越先进,人类面对面交流的需求就越高。

世界银行早在2015年就发布一个报告,认为佛山、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组成的珠三角都会区,正式超过东京都会区,成为全球最大的都会区。

目前,这个都会区至少生活了7000万人口,这五个城市相互之间的政务、商务、旅游、探亲、上学等活动,仍然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

在此意义上,广深之间的交通互联,即使现在完全够用,也应该保持充足的前瞻性。在可期的未来,至少广深佛莞会实现合体,成为全球最大的都会区。


(来源:大成基金的财富号 2019-11-15 10:14)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