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思想钢印

90%的机会都是我们主动忽略的

1/4

一个老问题

有一次,一位亲戚问我一支股票该不该卖,他已经被套8%——这是一个比较微妙的位置,割肉的损失已经有点肉疼了,可再不决断,超过10%,很多人就割不动,导致长期深套了。

非常巧,这支股票刚好是我前期研究过的。

于是,我在同行业中又选了两支股票,三支放在一起,问他:“现在假设你手上没有任何股票,如果你一定要在这三支股票买一支,你还会买它吗?”

朋友看起来根本没有研究过另两支股票,看了半天回答:“我可能还会买它,因为另外的两支,一支盘子太大,一支是亏损股,我都不喜欢”。

“很好,那这些呢?”我接着把这支股票加入到我的自选股池,并挑出5支题材、业绩、价位比较接近的股票,很简单地跟他介绍了一遍,并没有给出任何实质性的操作建议。

结果他看中了另一支股票,很激动:“这么好的股票,我为什么以前没有注意?”

虽然他很谨慎地只换了一半仓位过去,但两周时间,他就把上一支股票的损失追平。

此后,“换股”的方法,一直被我用于回答“套牢之后怎么办”的问题,我也做过粗略的统计,结果总体上要好于“持股”的策略。

这么做还有自己的小算盘,我只给他们多看几个公司,最终买什么都是他自己决定,就算卖飞了,也怪不到我的头上。

不过,我觉得他们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前面说到的那个问题:

“之前你为什么没有注意别的机会呢?仅仅是因为这支套牢的股票是你最初的选项?”

2/4

专门坑熟的“单因曝光效应”

我最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帮我看看这个股怎么样,我套了20%”。

其实它的答案应该很简单——

假设你手里没有任何股票,让你从这一支和所有的股票中选一支,你还会选择它吗?如果是,那就持有;如果是别的,那就换股;如果一个都选不出,那就清仓。

不过,这种绝对理性的回答不符合人性,人类的问题永远是——“我手上的股票怎么办”?

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效应:“人们更偏好选择他们熟悉的东西,因为这种偏好会降低不确定性。”——这就是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Robert Zajonc)描述的“单因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

这个心理效应对投资者的影响还有很多。

比如有一个规律,被爆炒过的股票和题材,常常在之后的两三年内,时时发作一下,这因为大量投资者都记住了它们的疯狂走势,一旦有启动的痕迹,就很容易发生“追涨”。

还有,自己曾经赚过钱的股票,比其他的股票更容易被你再次买入;就算自己曾经做亏过的股票,也比陌生的股票更容易被关注,从而买入的机率也稍大一些。

但也正是这个“单因曝光效应”,让股民产生了一些奇怪的心理:

如果一个投资者空仓,他会精心选择一堆自选股,并非常谨慎地选择几支逢低买入;可一旦手中的股票被套牢,他自选股中其他的股票就瞬间消失,好像被套牢的这一支才是天底下最好的股票,他会慢慢地把手上全部资金像“葫芦娃救爷爷”一样,一笔笔地套进去。

这还只是开始,“单因曝光效应”会让投资者只关注被套牢的股票,脑子里只有一件事,这个股票什么时候可以解套?好像他来炒股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套”。

万一他们有机会解套,他们在长期套牢后的做法通常是先出来看看,可等到发现现在是牛市时,最大的麻烦来了——

之前解套的股票已经一飞冲天了,而其他股票,买哪一个呢?一脸茫然,没研究过。

人常说,会买股票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父,其实不对,知道卖了之后再买什么的 ,才是是师父。

其实,他即使采用等候“解套”的战术,这一段时间,他也完全可以去了解更多的公司,但是很奇怪,因为视野过度集中在“解套”这件事上,他宁可在“割肉”“等待”这两个选项中犹豫,也不愿意拓展新选项——“换股”。

这个“单因曝光效应”,到底怎么破?

3/4

怎么比较苹果和牛肉

有一个段子:“晚饭后,老婆问你:洗碗跟拖地你选哪个?你说洗碗。洗完碗,老婆又问:洗衣服跟拖地你选哪个?你说拖地。拖完地,老婆又问:洗衣服和带小孩睡觉你选哪个?你说洗衣服。洗完衣服看到老婆和孩子睡着了,你忽然觉得好像哪里不对。”

别笑了,用个问题跟大家经常问的“帮我看看这个股怎么样,我套了20%”的问题,是一回事。

“跌了5%,持有还是卖出?”

“再看看吧,也话是技术性调整。”

“跌了10%,持有还是卖出?”

“再看看吧,跌了这么多,应该有个反弹吧”

“跌了20%,持有还是卖出?”

“卖个屁,老子就不信了,还能永远这么跌下去?”

……

一个糟糕的问题,永远得不到好答案,“解套”是结果而不是目标,但我们过度陷入“解套”的决策后,反而忘了“赚钱”这个真正的目标。

换一个问法,一切都不一样了。

“发现另有一支类似的股票,业绩有超预期增长的可能,要不要换一点仓位过去?”

“好,换三成吧。”

“又发现一支类似的股票,估值算下来更低,要不要换一点仓位过去?”

“可以的,再换三成吧。”

“又发现一支类似的股票,行业赛道更好,要不要换一点仓位过去?”

“不换啦,现在的股价早就反应了最糟糕的预期,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了”

比较一下,“持有还是卖出”和“买A还是买B”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再比较一下“买A还是买B”和“十个自选股,哪一个更好”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

答案显然易见,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呢?

傻子都知道,选项越多,选出好答案的可能性越大。问题在于,很多人觉得这支也好,那支也不错,但两支股票放在一起,就好像苹果和牛肉,就不知道该怎么比较了,所以只能问出“股票被套怎么办”这样低质量的问题。

想要比较苹果和牛肉,就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和一套完整的体系。

这个标准就是所有股票通用的“合理估值”,这个体系,我给自己定下的是“个股仓位三原则”。

4/4

个股仓位三原则

价值投资者研究一家公司股票的方法有很多,角度很多,指标很多,但最终“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合理估值合理估值合理估值。

对于一个建立了估值体系的“价值投资者”而言,不存在“股票被套”,只存在股价高估和低估。

“合理估值”不是一个值,而是一个区间——区间以下买入为主,区间以上卖出为主,区间之内以持有为主。

随着公司业绩增长,合理估值区间也慢慢上移,成为一个“上升通道”,正是很多人能够长期持有这类成长股的原因。

但这只是一个大原则,要运用于实战,就要有一套系统的方法。

因为个人投资者的比例很大,我大A股是一个估值波动非常大的市场,去年10月到现在,茅台股价涨了80%,但业绩增长每年也就20-25%。

这个市场最白的白马估值都至少有50%的上下浮动空间,为了不至于频繁买入卖出,消费股“合理估值”的上下区间至少相差50%,比如8-12元就比9-11元更合理,科技股的合理估值更是要有一倍的上下区间。

这样做,可以让我们在波动大的情况下,也能长期持股;在业绩短期变化时(像茅台去年四季度的业绩短暂下滑),避免过早卖掉和盲目抄底。

但较宽的“合理估值区间”也带来一个问题:好公司会长时间地落在“合理估值区间内”,大部分时间都在构筑平台,成为效率极低的“无效仓位”。

此时,一定要使用“比较思维”,保持持仓的优胜劣汰。

第一个比较原则是比较自选股中所有落在“合理估值区间”内的股票的相对位置,把仓位从“合理估值区间中枢”之上的股票,移到“合理估值区间中枢”以下的股票中。

估值是一个主观的结果,市场中的各板块并非齐涨齐跌,熊市初期,必选消费估值下降较少,牛市初期,可选消费更受偏爱,牛市中期,科技股更受欢迎。

把握板块机会,就要用到第二个比较原则——行业轮动,其原理我在《一文说清“板块轮动上涨”的四大规律》中有介绍。 

而具体操作方法是确定该阶段“消费、科技”这两个核心板块的最高和最低配套比例,这样强迫自己去关注自选股中前期被忽略的公司,发掘更多可买股票。

但人性是顽固的,有时候我也会莫名地偏爱某一支股票,就算估值过高,也磨磨蹭蹭不肯降低仓位。

不急,还有第三个比较原则——“最高仓位限制”,这是根据“确定性”得出的。

“价值投资”并非长线持股不动,这是国内企业经营的特点造成的。即使是确定性最高的茅台,也远没有到能让你持股不动的程度,这毕竟是一家垄断资源的国企,一个官员的不当调整,就能轻易毁掉一切。

所以,在我的投资系统中,首先要给一个公司的短中长期的“确定性”打分:最高10分,对应“最高仓位”2成;9分对应最高1成,6分以下不持仓。

这样就强制性地把仓位从“业绩变得不确定”的公司移到“业绩仍然在增长”的公司中。

标准统一的“估值区间”和“三个紧箍咒”,让我同时持有的股票不少于5支,这么做,以分散持股降低风险,同时给“确定性”以高仓位,博取收益,刚好兼顾安全与收益。

为了选出这些股票,我长期跟踪的自选股又不少于30支,并保持对“未持有但在自选股池中”的股票的研究频率,以保证自己不会“偏爱”任何一支股票,避免“单因曝光效应”造成了盲目乐观,还能使自己在各种风格的行情、大势之下,都能立刻拿出可买股票。

投资要战胜人性的弱点,但靠的不是意志,而是科学的投资体系。


本文转载已获得原作者授权,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文中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来源:长盛基金的财富号 2019-11-15 12:04)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