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是一种由节点参与的分布式数据系统,其特点是不可更改,不可伪造。作为一种信息记录技术,其对于每一笔交易过程进行记录,而非余额,通过这些信息可以找到交易历史上任何一点所拥有的价值。 区块链由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比如典型的SHA256算法,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更为复杂的哈希值算法)产生的数据块组成的数据交换协议,在每一个区块都包含了一个区块的哈希值,从创始区开始连接到当前区块,最终形成块链。每一个区块都确保按照时间顺序在上一个区块之后产生,通过对以区块形式存在的一组数据实施随机散列而加上时间戳,并将该随机散列进行广播,以使得各个节点接受并记录。

本质上区块链是P2P加速网络技术结合密码加密技术的延伸应用,P2P加速技术是通过利用搜索其它服务器和个人用户所分散储存的同一资源进行拆分,进而选取单个或者多个节点中最快的数据进行下载以保证最快的下载速度,同时通过比对哈希值(Hash Value)对于所传输的数据进行验证,以保证采集回的各个节点数据最终能够合并成一个完整原始数据。P2P这种技术有两个特性,第一,对于热门资源,比如下载一部今年发行的数字版的150G游戏,显然节点量是足够的,系统可以通过选取最多的有效节点实现最大带宽速度的利用,提高传输效率;第二,对于一些比较冷门的下载资源,比如一个京剧爱好者在网上下载一个1927年的不知名的老艺术家的原声录音,全年的全网下载次数只有个位数,原链接服务器已经删除这个资源,那么只能通过嗅探其他用户或者服务器上是否有相同的文件储存,如果嗅探到进行数据下载,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在全网络上的记录存储。对于区块链则是把上述过程逆向操作,把下载数据转换为上载数据,利用第一个特性将每一笔交易数据上传广播至各个节点,利用第二个特性则保证上传的记录会在任何节点进行记录,每一个节点中的留痕都会被作为记录比对样本,想要改写或者伪造记录需要将至少51%以上的节点上储存的记录进行更改,从主要大型数据服务器到全球各个用户的手机、电脑都要修改,工作量之巨大显然是天方夜谭,这样就保证了记录的真实性和不可更改性。

由此可以看出,区块链技术的特性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不依赖中心管理机构或者中央硬件设施,无需控制核心,整个网络即是区块链本身,通过各个节点组成的网络进行信息自验、传输和管理的分布式核算存储。二是加密性,区块链信息采取匿名记录,其中的私有数据需要进行加密,同时节点间需要实现信息自验和实现自我管理,显然需要一套完善的加密措施。三是开放性,所有区块链技术是开源的,区块链数据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可以通过公开接口查询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四是匿名性,由于各个节点数据传输对于身份信息不进行核对和验证,传输信息是匿名的。

对于区块链技术,其应用发展也是不断进化升级的,最早的先驱应用就是广为人知的比特币(Bitcoin,BTC),所有的类BTC数字货币(我们称为“数字化实物货币")应用都是在区块链1.0层面上的应用。在后期,区块链2.0在数字资产和智能合约上的应用是目前主要实践的方向。而未来区块链3.0层级,则是将区块链技术完全进化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和层面,包括科研、医疗、教育、交通等等。

在1.0时代,数字化实物货币的实物属性赋予是在记账权的竞争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也就是常说的"挖矿",常见的是利用Hash运算的复杂度进行CPU或者GPU运算实现工作量确定,当然很多山寨币也可以通过更换计算方法达到相同的目的。对于BTC通过POW(Proof of Work)的共识机制衡量计算矿工对于记账权的占有度,如同金山中矿工消耗体力和工具设备折旧获取黄金,矿工消耗电力和设备的固定资产投入(如矿卡的损耗替换和升级)以实现自己对于全网记账权的占有度,进而获得相应的BTC数量,本质上这个过程是BTC实物价值的固化过程。本质上,BTC等数字货币本身的确有内含价值(Embedded Value),与金银无异,只是如同无形资产一样无法直接感触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央行拟推行的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并不是一个具有实物化属性的数字货币,而是一种数字化主权信用货币或者说是一种数字化的纸币,其价值的实现是通过国家主权和经济实力背书赋予的,由央行把控发行量并把控与其他实体货币的汇率。同时其设计在货币产生环节也完全不涉及区块链技术,而只在交易记账方面涉及。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有助于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受阻的情况下在数字领域占领先机,在国际结算汇兑方面先其他国家一步,以实现国家影响力的输出拓展。事实上,目前完全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都是非官方化的数字币,包括比特币及以太币等各种山寨币,其他发达国家部分银行间系统为了加快结算交易自发形成了范围中心化的瑞波币(XRP),而中国央行在现有条件下还是只能实现完全中心化的数字化货币符号,而非与国家信用挂钩的数字化实物货币。

当然,从目前来看,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确定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实物货币,首先在共识机制的确定上就是各大国必然相互争夺的核心,就如5G的行业标准,共识机制决定了一种数字实物货币的全寿命标准。如同在实物货币时代确定是金本位、银本位还是其他材料作为本位材料,最终还是称为大国博弈的核心问题。而在纸币替代金银之后,只有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将美元与黄金挂钩,成为一种实物金券,而在短短20余年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美元也随即与黄金脱钩。目前我国相较二战结束时的美国国际地位还相差甚远,推行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实物货币就如同当年美元挂钩黄金一样,需要极大的国家信用背书,显然与目前的形势和经济环境都不相符,也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

所以目前来看央行推出的这一数字货币在生产方面没有难度,主要核心问题在于交易结算方面,除了传统的对接结算中心和下属银行节点的结算业务(这一方面几乎与传统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业务数据流程无差异),更主要是如何实现C2C的交易结算(等同于个人和商家或者个人对个人用着纸币线下交易,并且两人的设备不通过联网),很有可能以NFC等技术实现,但是目前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解决方案。所以这一主题实际收益者主要在于结算系统的承制商,以及相应硬件的供应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