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韩正在国家医保局召开座谈会,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织密织牢全民医疗保障网,坚定不移推动改革攻坚,平稳出台改革举措,确保改革有力有效推进。大力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打破各种利益藩篱,推动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扩大采购品种范围,并以此带动“三医联动”改革。

医疗改革的目标主要是实现医疗质量的提升和医疗费用增速控制。国内的医改尚处于建设初期,在推进支付制度改革前,必须通过医疗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积累数据,而支付制度改革的深化必须与医疗信息化能力加强同步进行。随着支付改革的完成,医疗信息化驱动因素则会由医保方的政策驱动转向医院控费的内生驱动。

目前我国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仍较低。截至2019年2月底,中国共有33125家医院。医院2011-2018年,全国约有7000家医院参与卫计委电子病历分级评估(0-8级),截至2019 年6月,国内通过五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只有85家,仅占全国总医院数量的0.26%,占参与评审医院数量的1.21%。美国电子病历等级0-7级,五级及以上的医院在2017年的占比就已高达70%。相比美国,我国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尚有较大差距。


信息来源:HMISS、卫计委


从资金投入来看,我国医疗信息化资金投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017年,国内医疗卫生机构医疗IT投入占医疗卫生机构总支出的比例仅为1.05%,国内医疗卫生机构医疗IT投入占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的比例仅为1.01%,国内医疗卫生机构医疗IT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仅为 0.71%。参考美国医疗机构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这一比例在3%-5%,而在信息化平台初期这一比例甚至在10%-20%。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智研咨询


站在当前时点,2020年是电子病历和互联互通评级的政策节点年,根据卫健委在2018年颁布《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到2019年,国内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到2020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实现全院信息共享,初级医疗决策支持,并达到互联互通4级;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实现部门间数据交换。与此同时,今年也是各地市医保局信息化建设的元年,后续DRGs试点推开等需求也将持续提升行业景气度。

我国的医疗IT正从1.0的HIS阶段往3.0的GMIS阶段迈进,2020年医疗信息化迎来大量确定性需求。医疗IT作为空间大、壁垒深、确定性强的行业,未来对于整体解决方案能力要求的提升将使得行业加速集中,行业尤其是龙头公司值得长期跟踪与关注。


作者简介

浦宇佳,复旦大学理学硕士。2017年加入圆信永丰基金,现任圆信永丰基金研究部研究员,主要负责计算机行业和通信行业领域的研究工作。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仅为品牌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所载观点均为作者当时观点,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自行承担任何投资行为的风险与后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