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A股开市,疫情会给股市带来怎样的影响?

本文要点:


1.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已出现企稳迹象,且有望延续到一二季度;


2.从目前的情况看,疫情对消费的影响显而易见,带来的负面冲击不可避免;


3.但这种冲击是阶段性和非内生性的,相信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其产生的冲击也会过去;


4.实体经济发展是动态的,经济对冲政策会随着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变化,预计对冲政策会提前和加码;


5.80万亿居民储蓄的理财需求和可投资范围狭小的矛盾依然突出,这一因素仍将是主导2020年股票市场走势的核心因素;


6.权益市场的性价比显现,资金开始追逐长期盈利稳定的“核心资产”,市场结构性行情突出;


7.如果市场出现较为明显下跌,或是较好的加码时机。结构上,科技和低估值蓝筹依然是2020年的投资主线;


8.投资是长期的事,投资公募基金也是长期的事情。核心在于找到靠谱的管理人和上市公司长期持有,而非试图通过波段获益。

在这个春节休市前,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向全国扩散。受此影响,节前最后两个交易日,市场开始反应疫情对经济的担忧。春节期间,疫情进一步发酵,各地纷纷采取的封城、隔离等措施将不可避免地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春节和寒假本来是购物、餐饮、旅行的高峰时段,但却因为疫情而没有发生。从近期市场舆论来看,投资者开始担忧节后疫情进一步影响中国经济,从而对A股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海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种担忧,标普500春节两天下跌了2%,随后开始企稳。香港市场反应相对较大,春节前后从高点下来跌幅在9%左右。

这些担忧合理吗?我们认为,疫情短期内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冲击。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企稳的现象,并且有望延续到今年的一、二季度。从目前的情况看,疫情对消费的影响显而易见,负面冲击不可避免。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这种冲击是阶段性和非内生性的,因此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由于疫情而产生的负面冲击也会过去。

关于疫情,我们不是专家。仅从疫情动态数据看,目前还在扩散过程中。但从政府部门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及民众自发的隔离措施看,我们有理由相信疫情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控制。把对疫情的担忧,转化成严格的自我防护,为疫情最终得到控制做出自己的贡献,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

另外我们也要认识到,实体经济发展是动态的。经济对冲政策会随着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为应对疫情产生的负面影响,相应的对冲政策会提前和加码。

回到股票市场,过去三年主导股票市场的核心因素一直就不是实体经济状况。在过去的2019年中,因为经济和贸易摩擦而看空市场的声音一直存在,并且不是少数。然而市场却走出了截然相反的走势。分析其原因,推动市场上行的核心因素是居民理财需求对应的“资产荒”。经济弱,意味着实体对资金需求的减少,经济弱,意味着国债收益率的不断下行。尤其是整顿互联网金融后,以P2P为代表的“无风险高收益率”产品彻底消失。房住不炒也堵死了资金流向房地产的渠道。相比之下,沪深300当前市盈率12.15倍,处于历史低位,股息率3.3也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权益市场的性价比开始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资金开始追逐长期盈利稳定的“核心资产”,市场结构性行情突出。而疫情并未改变这一基本逻辑。

往后看,80万亿居民储蓄的理财需求和可投资范围狭小的矛盾依然突出。这一因素仍将是主导2020年股票市场走势的核心因素。如果市场因为疫情而出现较为明显下跌,我们认为这是比较好的加码时机。结构上,我们认为科技和低估值蓝筹依然是2020年的投资主线。



最后,投资是长期的事。投资公募基金也是长期的事情。回顾历史,每一年的开始,我们都在纠结各种不确定因素。过去三年,我们经历过经济持续下行、中美贸易摩擦等等事件,每次看来都不容易,然而回过头去看,都只是上升途中的一次波动而已。多年的投资经验告诉我们,投资公募基金和股票市场获利的核心在于找到靠谱的管理人和上市公司长期持有,而不是试图通过波段获益。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本报告由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国投瑞银”)制作。除非另有规定,本报告版权仅为国投瑞银所有,未经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为国投瑞银,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我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我公司对报告的内容和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国投瑞银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发生更改。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收件人在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方面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做出任何担保,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材料或分析工具只提供给收件人作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金融工具或金融服务的要约或要约邀请。国投瑞银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国投瑞银的客户。本报告不构成咨询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收件人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

(来源:国投瑞银基金的财富号 2020-01-31 15:08)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