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尊嘉金融

【IPO档案】

股票名称:大喜屋集团

股票代码:06183.HK

上市日期:2020-02-14

招股价:1.60港元~2.00港元

最低认购额:4040.31港元

每手股数:2000股

公开发行:拟发行1亿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00万股,国际发售9000万,另有15%超额配股权

募资总额:1.60~2.00亿港元

招股时间:2020年01月24日~02月04日

中签公布日:2020-02-13

独家保荐人:同人融资有限公司

募资用途: 假设发售价为每股发售股份1.8港元(发售价范围的中位数),净筹1.3亿港元,约28.5%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开业合共3间日式放题料理餐厅以扩大于香港的餐厅网络; 约38.5%将用于为集团建立新中央厨房及冷藏设施;约23%将用于翻新于香港的四间现有餐厅,从而加强及提升品牌形象;约10%将用作集团的一般营运资金。

一、公司介绍

大喜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立足香港,主打日式放题料理的日菜餐厅集团,现已在香港培育出多类本地顾客群体。集团采用多品牌策略,旨在为大众市场顾客提供不同的用餐体验,主打旗舰品牌为集团于2010年建立的大喜屋。于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在香港经营15间餐厅,其中13间日式放题料理餐厅及两间日式单点餐厅。于往绩记录期间及直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新开八间餐厅,包括六间日式放题料理餐厅及两间日式单点料理餐厅,扩大了在香港的覆盖范围,同时多元化了料理种类,但因租约到期而于2019年03月关闭一间放题料理餐厅。于香港经营两间工场从事食品预加工及储存,以支持集团的餐厅营运。

(大喜屋集团招股书-已建立及发展的品牌)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集团于2018年按收入计算在香港日式放题料理餐厅市场排名第一,占有约37.1%的市场份额。

集团的历史可追溯至2010年,于香港中环推出首间餐厅大喜屋中环店以期向顾客推广日式放题料理用餐体验。多年来,已发展出面向香港家庭群体、年轻人及白领等各细分市场的其他品牌,如大瀛喜、大满喜、吉寿及岩盐。凭借品牌声誉及成功,于2017年07月,在铜锣湾利舞台广场开业新品牌岩盐旗下的首间日式单点餐厅岩盐铜锣湾店。

二、客户及供应商

鉴于业务性质,客户主要为大众零售顾客,且并无依赖任何单一顾客。

于往绩记录期间,五大供应商主要为食材供应商。于2017财年、2018财年、2019财年及截至2019年07月31日止四个月,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有关期间总采购额的12.0%、7.6%、7.1%及7.4%,而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合共占有关期间总采购额的34.8%、31.0%、29.6%及28.5%。

三、行业规模及市场格局

1.行业规模

(1)香港餐饮业的市场规模

香港餐饮业的总收入由2014年的约1,005亿港元稳步增长至2018年的约1,196亿港元,2014年至201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约4.5%。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强劲增长及旅游业前景乐观的带动下,香港餐饮业预期将按约3.3%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在2023年将达到约1,410亿港元。

于2014年至2018年,亚洲及西式餐厅的市场规模(按总收入计算)由约284亿港元增加至约353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6%。随着亚洲及西式餐厅数目继续增加,加之各餐厅的收入上升,亚洲及西式餐厅于2023年的收入预期继续增加至约435亿港元,2018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约4.3%。

受日本文化影响,日菜餐厅的受欢迎度在香港餐饮业内持续上升。截至2018年,日式餐厅占有亚洲餐厅市场约68.5%的市场份额(按总收入计算),使日菜成为香港餐饮业内亚洲菜式的主流。透过提供多类日式菜品,于2018年,日式放题料理餐厅市场占香港日式餐厅市场约20.0%的市场份额(按总收入计算),而日式单点餐厅占约42.6%的市场份额。

(2)香港日式餐厅市场的市场规模

日式餐厅属香港的亚洲及西式餐厅市场中的其中一项主要分类。日式单点餐厅、日式放题料理餐厅、居酒屋及拉面店为香港日式餐厅的四大类型。

香港日式餐厅市场的市场规模(按收入计算)由2014年的约84.24亿港元增加至2018年的约109.08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为约6.7%。由于消费者持续重视健康饮食并追求更高质量的用餐体验,日式餐厅市场预期将继续扩张并于2023年将达到约137.33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将为约4.7%。

于2014年至2018年,日式放题料理餐厅市场的收入按约8.8%的复合年增长率由约15.57亿港元增加至约21.79亿港元。于2018年至2023年,由于日式放题料理餐厅能够让顾客于用餐期间根据个人偏好品尝种类更丰富的美食及不受限制的续饮,日式放题料理餐厅将继续成为最受欢迎的日式餐厅类型,故该趋势预期会继续增加。日式放题料理餐厅市场的收入预期将会增加并于2023年将达到约29.77亿港元,而2018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约6.4%。

于2014年至2018年,日式单点餐厅市场的收入由约35.55亿港元增加至约46.47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为约6.9%。随着日菜受众增加,加之香港人均收入持续增长,日式单点餐厅市场的收入预期会进一步增加并将于2023年达到约58.85亿港元,2018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约4.8%。

2.竞争格局

香港日式餐厅市场相对集中,其中五大参与者于2018年占有约41.4%的市场份额(按收入计算)。于2018年,公司营运14间日式餐厅,排名市场第二(按收入计算)。总收入约8.35亿港元,公司占有约7.7%的市场份额。

香港日式放题料理餐厅市场相对集中,截至2018年,其中五大参与者占有约72.5%的市场份额(按收入计算)。于2018年,公司营运13间日式放题料理餐厅,以收入约8.08亿港元排名市场第一,占有约37.1%的市场份额。

四、财务数据分析

(大喜屋集团招股书-合并全面收益表)

2017财年、2018财年、2019财年,以及截止2018年、2019年07月31日止四个月,集团分别实现收入约5.55亿港元、7.13亿港元、8.39亿港元、2.89亿港元、2.63亿港元,相应的同比增速约28.5%、17.6%、-8.8%,可见在截止2019年07月31日止的四个月出现下滑。

食品及饮料成本分别约为2.75亿港元、3.36亿港元、3.73亿港元、1.28亿港元、1.18亿港元,占总收益的比重分别约49.6%、47.1%、44.4%、44.4%、44.7%,在连续三年降低后最近又出现回升;雇员福利开支分别约为1.05亿港元、1.36亿港元、1.40亿港元、4534.9万港元、5167.9万港元,分别占总收益的比重约19.0%、19.0%、16.7%、15.7%、19.6%,2020财年前4个月增幅较大。

净利润分别约为4707.0万港元、3726.1万港元、9220.8万港元、3749.5万港元、1268.2万港元,相应的同比增速约-20.8%、147.5%、-66.2%,波动性较大;净利率分别约为8.5%、5.2%、11.0%、13.0%、4.8%。

年内溢利由2017财年的约4707.0万港元减少20.8%至2018财年的约3726.1万港元。有关减少乃主要由于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由2017财年的约494.2万港元增加至2018财年的3589.3万港元,原因为向经选定僱员及非僱员(包括若干业务伙伴)授出股份。

年内溢利由2018财年的约3726.1万港元增加147.2%至2019财年的9220.8万港元。有关增加乃主要由于整体收入因扩张餐厅网络而增加,及与2018财年相比,2019财年并无产生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所致。

期内溢利由截至2018年07月31日止四个月的约3749.5万港元减少66.1%至截至2019年07月31日止四个月的1268.2万港元。有关减少乃主要由于自2019年六月以来整体收入减少,开业新餐厅导致员工成本及其他经营开支增加以及筹备上市,及期内产生的上市开支增加。

(大喜屋集团招股书-经调整纯利)

各期内,经调整纯利分别约为5201.2万港元、7360.4万港元、9871.4万港元、3803.3万港元、1824.4万港元,相应的同比增速约41.5%、34.1%、-52.0%,与营收增长变动趋势较为一致,但幅度更大;经调整净利率约9.4%、10.3%、11.8%、13.2%、6.9%。

于往绩记录期间,集团从餐厅营运中产生所有收入。于2017财年、2018财年及2019财年,集团的总收入分别为约5.55亿港元、7.13亿港元及8.39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约22.9%。收入增加主要归因于四间新餐厅于2018财年贡献的收入、该等餐厅于2019财年的全年营运影响及该等餐厅于2019财年的自然增长。年内溢利由2017财年的约4707.0万港元减少20.6%至2018财年的约3726.1万港元,并于2019财年回升至约9220.8万港元。自2019年06月以来,接客人次整体减少,故收入由截至2018年07月31日止四个月的约2.89亿元减少8.8%至截至2019年07月31日止四个月的约2.63亿港元。有关年度的年内经调整纯利由约5201.2万港元增加至约7360.4万港元并进一步增加至约9871.4万港元。有关增长趋势与2018财年及2019财年的收入增长趋势一致。由于上述原因使然,期内经调整纯利由截至2018年07月41日止四个月的约3803.3万港元减少至截至2019年07月31日止四个月的约1824.4万港元。

(大喜屋集团-收入组成部分)

从收入组成部分来看,各期内,放题料理餐厅分别约为10个、13个、12个、13个、13个,收入分别约为5.55亿港元、6.97亿港元、8.12亿港元、2.80亿港元、2.54亿港元,分别占总收益的比重约100.0%、97.7%、96.7%、97.0%、96.5%,虽持续下降,但始终贡献绝大部分营收。

(大喜屋集团招股书-资产负债表)

截至2017年、2018年、2019年03月31日止三个年度,以及截止2019年07月31日止四个月,流动资产净值分别约为-192.8万港元、-1.08亿港元、-2444.1万港元、-6972.4万港元,说明集团现金流状况紧张。

于2017年、2018年及2019年03月31日以及2019年07月31日,分别录得流动负债净额约192.8万港元、1.08亿港元、2444.1万港元及6972.4万港元,其中约5470万港元、6470万港元、6920万港元及7200万港元为租赁负债即期部分,而相应的使用权资产已确认为非流动资产。

(大喜屋集团招股书-现金流量表)

各期内,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约为1.25亿港元、1.61亿港元、1.63亿港元、7677.0万港元、4544.7万港元,与营收增速趋势较为接近;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7573.6万港元、6614.1万港元、8213.3万港元、1.17亿港元、7147.6万港元,起伏不定。

(大喜屋集团招股书-主要财务比率)

截至2017年、2018年、2019年03月31日止三个年度,股权回报率(ROA)分别约为47.6%、280.2%、87.4%,总资产回报率(ROE)分别约为15.0%、11.2%、25.2%,二者走势相反。

过去三年财年及2019财年前4个月,流动比率分别约为1.0倍、0.5倍、0.8倍、0.6倍,远低于1.5倍以上的合理水平,显示出短期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不足;资产负债比率分别约为10.1%、75.6%、7.8%、8.0%,处于偏低水平,集团整体经营稳健,财务风险较小。

五、投资价值分析

1.行业前景

原本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强劲增长及旅游业前景乐观的带动下,以及日菜餐厅的受欢迎度在香港餐饮业内持续上升,预计2018-2023年香港餐饮业及日式餐饮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约为3.3%、4.7%,保持较平稳增长。

然而,如今香港餐饮业转差,加之地理空间所限,如果业务范围局限于本地,则经营风险难以分散,不明朗的大环境,使得整个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带有不确定性。

2.市场竞争力

2018年,大喜屋集团在香港日式放题料理餐厅市场排名第一,占有约37.1%的市场份额,属于细分领域龙头,但经营地域仅限于香港,业务的韧性较差,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种状况的影响。在整个日式餐厅市场则排名第二,市占率7.7%,2018年总共经营14间餐厅,与主营日式单点的行业第一名98家餐厅、约21.94亿港元总营收、市占率20.1%相比,差距较大。并且,餐厅数目不及第三名30家、第四名33家的一半,后两者的营收及市占率与其相距不远,这令公司面临着不小的竞争压力。

3.盈利能力

公司营收主要贡献为放题料理,少部分来源于日式单点。过去三个财年,公司收入稳健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2018财年股东应占溢利按年下降,到2019财年则翻倍增长。截止2019年07月31日止四个月,收入及净利润双双录得下降,有关减少主要是受社会环境影响,导致接客人次减少,及各项开支成本的增加。单店业绩下滑,收入增长需要靠新店支撑。叠加去年新店营收增加覆盖不了单店营收减少,拖累整体业绩。

由于全数收入来自香港,故经营容易受到营商环境影响,变相公司业务扩张速度或会因此而减慢。食材成本的波动亦是影响公司业绩的一大因素,虽然近几年食材及饮料成本的比重有所控制,但在截止2019年07月31日止4个月,占比又有所回升。此外,员工成本于总收入的比重也在持续增加。

风险点方面,公司扩张速度较慢,香港日式餐厅收入排名中,公司开店规模与位列第一名的98家差距明显,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上,扩张计划进度不及预期对公司前景带来不利影响。另外维持及提升盈利能力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能否预测及应对成本大头——食材成本的波动。公司与供应商一般不会订立长期合约,因此对于食材价格的控制能力仍然有限。预期未来公司业绩稳定性不强,甚至有大幅下滑的忧虑,中长期投资价值欠缺。

4.股权架构

紧随资本化发行及股份发售完成后并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董事会主席、行政总裁、执行董事兼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主席林安然先生通过满佑(一间林安然先生全资拥有的英属处女群岛公司)将于合共55.5%的公司已发行股本中拥有权益。因此,林安然先生及满佑将于上市后成为控股股东。

另外,少数股东持股19.5%,公众股东持股25%。股权集中度较高,意味着未来一致性行动较为确定。

5.发行估值

按上市后4亿股的总股本及1.60~2.00亿港元的招股价,可得上市总市值为6.40亿港元~8.00亿港元,在目前香港主板市场的2126只个股中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体量较小。

再按2019财年经调整后约9871.4万港元的净利润,计算得出静态市盈率(PE)约为6.48倍~8.10倍,估值适当。不过由于公司预期2020年度纯利按年将会减少,市盈率将会向上调整。经营情况下滑较为明显,尤其是净利润,因此动态估值的话,至少要再乘以2,这样一来就没什么优势了。

6.保荐人过往业绩表现

本次上市的保荐人为同人融资,历史项目首日表现大部分上涨,往绩良好。最近的一个项目是去年10月25日上市的登辉控股(01692.HK),暗盘收跌-19.23%,首日更是狂跌-33.85%,失常的发挥令人瞠目,成为同人融资少有的一单败笔。稳价操作人则是软库金融,有些名不见经传,因该股体量较小,国际配售超配的概率不太大,所以稳价操作人的作用会较为有限。

7.同行业表现

回顾香港市场上的餐饮行业,过去16只新股大多中签率较低,首挂录得7涨1平8跌,肉面参半,表现分化。2019年在港上市的本地餐饮股行情表现惨不忍睹,03月15日挂牌创业板的赏之味(08096.HK)和06月13日主板敲钟的太兴集团(06811.HK)暗盘、首日均下挫,且股价自上市以来持续走低,破发相当严重,个个如同梦魇。直到今年初,卖“太二酸菜鱼”的九毛九(09922.HK)才打破了这一局面。

以往的餐饮类新股,大部分都来自香港本土及新加坡,普遍规模很小,最大的为太兴集团(上市时185间餐厅),上市至今股价几乎腰斩。而内地赴港上市的餐饮股体量要大得多,上市后的表现也更好,最典型的海底捞(06862.HK)堪称巨无霸式的存在,是值得称道的一大牛股。可以见得,对餐饮股而言,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市场做支撑,唯有如此,才能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市场总是偏爱高增长型的绩优股,哪怕只是预期的,历来都是如此。

总结

大喜屋集团是立足香港,主打日式放题料理的日菜餐厅集团,旗舰品牌为2010年建立的大喜屋,主要卖点是知名度高。作为香港本土很火的日料店,公司曾在2019年06月04日首次地表港交所,但不幸遇上三季度的寒潮期而折戟。如今卷土重来,如期上市无虞,却又遇上整个餐饮业的寒潮。

过去三个财年,公司营收稳步增长,然2019年下半年收入有所下降。2020财年,经营业绩预计将大幅缩水,动态PE也会升高,面临估值陷阱。香港餐饮业遇冷之际谋求上市,股价表现要想“破冰而出”,难度并不小,投资价值也不显。

短期从新股申购的角度来看,股权较为集中,盘子偏小,无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无基石投资者,预计上市后股价波动性较大。三项重大事件相叠加,股市受到的影响难以估量,可谓是生不逢时。有绿鞋,但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绿鞋未必生效。另外,保荐人同人融资过去的高胜率战绩被登辉控股打破,该股招股时间较长,包销佣金偏高,也让人感觉发行人对此次上市的信心略显不足。

综合行业地位及前景、业绩情况、估值水平、宏观因素等各方面,对该股的IPO行情持谨慎态度,料暗盘和首挂表现可期待值不高。因此,投资者需审慎考虑是否参与认购,尽量“不立危墙之下”。

(注:文中所述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不构成任何具体的投资意见或建议,请理性对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尊嘉金融。尊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为香港证监会认可的持牌法团(中央编号:BJJ179),获发第1、第2、第4及第5类受规管活动牌照,提供证券及期货等金融服务并受香港证监会监管。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