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家网

作者:胡菲菲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披露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也就是说,每25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抑郁症患者。

这样的数据,着实令人震惊!!!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它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2大疾病。然而,抑郁症患者的实际就诊概率,不超过1/3。即便治愈,复发率也高达75%~80%。

这也成为国际医学研究上亟待攻克的难题,而现在,有一位归国女医生,对于抑郁症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她就是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胡海岚。

为3.5亿人带来希望的女神

她致力于研究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在情绪的神经编码、抑郁症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社会等级的神经基础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973年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市的胡海岚,今年刚刚47岁,她曾是第12届IBRO-Kemali国际奖的获得者,这是该奖自1998年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欧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学家,因此她也被称为“亚洲第一人”。

评奖委员会表示:此奖为表彰胡海岚教授在"情绪和情感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本机制"这一脑科学前沿领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

这这个奖项是1998年国际脑研究组织-凯默理(IBRO-Kemali)基金会设立的。旨在表彰全世界基础与临床神经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45岁以下科学家,每两年才能评选出一位。

有些人可能会问,她是凭借什么研究成果获得这项大奖的呢?原来她的科研成果,为全球3.5亿抑郁症患者带来了希望和福音。

胡海岚2009年回国后,2012、2014两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获明治生命科学杰出奖。实验室致力于研究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

在情绪影响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Cell,2007)、情绪效价的神经编码(Nature Neuroscience,2014)、抑郁症发生的核心分子机制(Science,2013),以及社会等级的神经环路基础(Science,2011)等方向,取得了既有理论意义又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系统性原创成果。

2015年,胡海岚教授应邀《细胞》杂志子刊《神经科学动态》杂志写综述,当时的封面就是胡海岚实验室的主角——小鼠。

正是因为她取得了具有创纪录的科研成果,才能获得此项大奖。

她不仅仅颜值高,对于学习,她有着独特的韧劲,她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求远远高于常人。

开挂的人生从学生时代开始

胡海岚从学生时代起不仅是“学霸”,从小她就是全年级数学最好的女生,到了高中,她斩获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高三被提前保送北京大学生物系,从此和北大结缘。

后来,胡海岚进入北京大学生物系学习,她在北大求学时,学习成绩一直都拔尖。从北大毕业,获得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学士后,她又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继续深造。

2002年,获得该校的神经生物学方向博士学位;

2003年到2008年期间,她先是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Julius Zhu博士的实验室工作一年,之后又在冷泉港实验室Roberto Malinow博士的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曾经有朋友问胡海岚,生物系毕业以后干什么,她笑嘻嘻地回答:“要么研究细胞搞科研,要么进酱油厂造酱油。”

在美国学习工作了那么久之后,大家原以为她会留在国外发展,没想到在2008年时,她毅然决然地舍弃美国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选择归国效力。

报效祖国

回国后,她先是进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工作,担任神经环路与行为可塑性研究组组长。

2015年时,加入浙江大学,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

她还曾主持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还作为骨干参加了科技部973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研究等科研工作。

神经生物学是研究脑的科学。在胡海岚看来,大脑是自然界最神秘最复杂的结构之一。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更是脑科学的世纪。这个领域不仅有太多的挑战,更有太多的未知。

她和团队致力于人的情绪神经编码、抑郁症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社会等级的神经基础等方向研究。胡海岚团队的研究,被认为解决了“世界性难题”,推动了人类抗抑郁药研发步伐。

众所周知,抑郁症是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据了解,抗抑郁药物的销售额每年以百亿美金计,但即使如此,传统抗抑郁药物起效均缓慢。

而这位北大“女神”的科研成果让全球3.5亿抑郁症患者看到了曙光,让人对她的敬佩更上一层楼。

她在国外学有所成以后,能够舍弃丰厚的待遇,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也相信,胡海岚和她的团队会有更重大的研究成果,早日治疗抑郁症的“杀手”。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