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2月21日的线上业绩发布会,正式拉开了上市险企2019年年报公布的序幕。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等困难,作为行业龙头的中国平安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此外,疫情对保险业有何影响,寿险改革又有什么进展呢?

《投资者网》曹璐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各行业正常的工作节奏尚未恢复,但资本市场首份险企年报却比往年还要早二十余天发布,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2020年2月21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02318.HK、601318.SH)以远程视频直播加电话会议的形式发布了2019年度的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中国平安2019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1330亿元,同比增长18.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94亿元,同比增长39.1%。得益于公司营运利润的稳健增长,中国平安的现金分红水平也有所提升,“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转型成效显著。

在年报发布会上,中国平安管理层表示,“我们有信心在下半年出现改革成效,明年将会恢复可持续的、健康的、常态化的发展。”

疫情影响整体可控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各行各业都受到了较大冲击,保险业也不例外。在这场远程视频直播加电话会议的特殊发布会中,中国平安的高管团队对此直言不讳。

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坦言,“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关联度较大,疫情对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影响非常显著。由于保险业的特殊性,与客户面对面沟通对于保单的成交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疫情对寿险新业务、银行和普惠的贷款类业务都会有影响,例如,逾期率、不良率会有一定的上升。”

另一方面,他表示,作为大型金融机构,中国平安一直采用审慎风险政策,加上在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丰富的国际化人才,整体强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如果时间持续较长时间,这个影响不能小看。如果短期可以遏制住,到3月份我们全面复产,我们经过测算是整体可控的。”

谢永林进一步指出,从历史经验来看,疫情过后,随着消费、经济发展的复苏,信贷需求也会反弹,健康险、寿险等需求会有一定的报复性增长,对于整体业务的发展是有利的。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保险业的影响不小,但中国平安以往积累的科技优势却得到了全面展示。例如,通过线上运营的方式来开展客户服务和业务活动,平安银行的零售AUM(管理零售客户资产)业务板块的回复率已经达到了110%以上,绝大多数业务恢复率已经到了60%。在医疗方面,平安好医生的在线问诊,以及平安好医生APP嵌入到零售银行、口袋银行APP的在线问诊板块,在疫情期间访问量均增加了10倍以上。

各项业务稳定增长

作为首家发布2019年年报的险企,科技赋能的中国平安并没有被疫情阻挡前进的步伐,发布年报的时间甚至比2018年的业绩发布时间还提前了22天。从目前已公布的数据来看,该集团的整体业绩及核心金融业务呈现持续稳健的态势,各项财务数据都有明显的增长。

据年报数据显示,中国平安2019年的营业总收入由2018年的9768亿元突破至1.17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由1074亿元上涨至1494亿元,同比增长39.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1330亿元,同比增长18.1%;截至2019年12月底,该集团总资产达8.22万亿元。

其中,保险板块仍是中国平安盈利的最大来源。具体来看,贯彻“产品+”、“科技+”两大策略,中国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了健康、稳定的价值增长。2019年为集团贡献营运利润近890亿元,同比增长24.7%,营运ROE为40.5%。得益于向高价值保障型业务转型,该业务板块新业务价值率为47.3%,创历史新高;新业务价值为759亿元,同比增长5.1%。

在财产保险业务方面,凭借良好的公司管理及风险筛选能力,平安产险2019年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709亿元,同比增长9.5%,市场排名第二;由于受资本市场持续回暖带动总投资收益同比增加,以及手续费率下降使得所得税同比减少的影响,其营运利润为209.5亿元,同比增长70.7%。

与此同时,得益于营运利润的快速增长,中国平安在分红方面也毫不吝啬,再次宣布2019年末期股息为每股现金人民币1.30元,加上已派发的中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0.75元,全年股息为每股现金人民币2.05元,同比增长19.2%。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公司利润稳健增长,派息分配比例也在提高。报告数据显示,在过去5年,中国平安派息复合增长率达到40%;2019年,集团整体派息增长了19%,营运利润增长18.1%,基本与营运利润挂钩。

值得一提的是,为促进股东价值最大化、强化内部激励,中国平安首次启动了A股回购,目前已累计回购了5759万股,总额达50亿元。据了解,这部分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科技板块发展迅猛

除核心业务表现强劲之外,中国平安在确保金融主业稳健增长的基础上,近年来也在不断发力科技业务板块。经过数年部署和孕育,中国平安的科技板块如今也正不断扮演战略赋能、升级利润模式的重要角色。

中国平安将自身定位为“金融+科技”的战略之后,科技板块发展分外强势。财报数据显示,其科技业务总收入从2018年的646亿元升至2019年的821亿元,同比增长27.1%。截至2019年12月末,科技公司估值总额高达691亿美元。

目前,中国平安的11家科技子公司均在四个孵化阶段中进一步发展。其中,陆金所控股、汽车之家处于利润贡献阶段。截至2019年12月末,陆金所控股管理贷款余额4622亿元,较年初增长23.3%;汽车之家的营业收入为84.21亿元,同比增长16.4%。

平安好医生则处于收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并继续奠定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地位,不断完善医疗网络。2019年,平安好医生的营业收入50.65亿元,同比增长51.7%;累计注册用户量超3.15亿,已与超3000家医院合作,全年互联网线上日均咨询量72.9万人次。

而金融壹账通和平安医保科技均处于流量及数据积累阶段。截至2019年12月末,金融壹账通服务国内全部大型银行、99%的城商行和52%的保险公司,并已为境外14个国家或地区的47家机构提供服务或签约合作。而平安医保科技已覆盖全国200余个城市,服务参保人数超8亿。

此外,平安智慧城市以优政、兴业、惠民为目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累计服务115个城市、50万家企业、5000万市民。在疫情期间,中国平安还推出了AI影象,用CT来帮助医生更好诊断,目前已有200多家医院完全上线,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几年的发展,以金融为底色的中国平安在技术研发和科技人员储备方面也毫不孙色。截至2019年年底,平安集团拥有近11万名科技业务从业人员、3.5万名研发人员和2600名科学家的一流科技人才队伍;科技专利申请数累计达2.14万项,在金融科技和数字医疗科技领域的已公开专利申请数分别位居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

寿险改革仍在路上

近年来,由于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人民对于健康和养老意识不断提升等因素,寿险市场发生巨大的改变。机遇与挑战并存,各大保险公司相继推出改革举措以适应市场,作为行业龙头的中国平安亦是如此。

早在2018年,中国平安就已经发现寿险市场的变化,并开始进行寿险业务的改革。据马明哲表示,“从前年我们就发现,寿险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市场、环境、消费者需求,原来的传统模式应对新的需求已经逐渐不适应了。”

中国平安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陆敏也指出,平安人寿的转型改革开始于2018年年中,经过一年半的改革发现整个体系仍需要进行深度改革,加上疫情的影响使得平安改革的迫切性更大。希望通过一年的这个改革,使得后续年份的业务能够有更强劲的增长力。

据了解,中国平安的寿险改革将全面进推数据化经营转型,重点聚焦在渠道和产品方面。在渠道方面,平安将会从代理人渠道、线上互联网的保险、银保渠道等三个渠道进行改革。代理人渠道追求质量和代理人的收入,互联网渠道将采取一种新的模式销售综合金融产品,银保渠道则坚持价值导向,不销售短期产品、理财类产品。

在产品方面,将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利用平安的综合金融的体系的优势,在寿险+、金融+、服务+等三个方面做一个系统化产品的体系改造。根据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代理人销售能力、不同的消费者需求,提供不同的寿险产品,包括综合金融产品,实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

谈及中国平安的未来,马明哲称,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积极研究前沿科技布局未来的决心不变,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坚定走智能化、数据化经营之路。他坦言:“我们希望成为全球最领先的人寿保险公司,不仅是规模最大,而是要成为行业的标杆,一个新型的人寿保险的经营模式。我们并不满足当前所取得的这些进步,而是希望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先者”。(思维财经出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