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几乎被强制制动。疫情发展到现在,我们看到由于各地都采取了隔离手段,客观上防止疫情往不可控的方向扩散,稳定公众的信心,保证了绝大多数民众的安全和健康。

各方都极为关注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这次全国性的“封城”和隔离措施,发生在原本一年中消费最旺时间之一的春节,无疑对于第三产业影响最大。不小比例的消费已经消失,如这一季的旅游、餐饮、面对面的服务与娱乐类等需求几乎直接消失了,延后的比例并不会很多。另有部分消费转移了,通过线上的购物和消费转移,最近线上教育、办公、娱乐的异军突起,相信会给相关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制造业方面,开工率影响交付率对于供应链的转移会产生不利影响。比如武汉作为全球非常重要的科技硬件零部件的供应地区,停产目前看至少到3月以后,而包括苹果在内的公司,正在考虑用其他地区的供应替代,保证自己的生产。


总结而言,我认为,疫情演变随着国家的管控,相对是乐观的,大家需要重视,无需恐慌。对经济的冲击方面,目前还不能盲目乐观。此次疫情对中国的经济影响的幅度可能超过SARS期间:无论是无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原本的经济增速也好,又或者是大面积管制发生期间对经济的冲击,以及影响最大的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抑或几个因素叠加都是。当然,随着疫情拐点的真正到来,全国性的复工复产后,有助更精确判断此次疫情影响的事实和数据会更多浮出水面。

另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是,疫情影响下个人和家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资产配置策略?我年初给出的上半年资产配置策略是:要么避险,要么龙头。疫情发生后,个人认为主基调仍然不变。


上半年来看,整体经济放缓的节奏还是会在那里,通胀仍有压力,疫情发生后,“避险”和“龙头”仍然是最佳的策略。


避险主要的配置与固定收益产品和黄金有关。固定收益的部分,避险主要考虑大型银行的理财产品,以及因为货币放松带来的债券型基金的配置机会;另外通胀抬头下,可以考虑黄金的超额收益机会。


固定收益领域,在疫情过后,信贷的放松和房地产政策的可能松动仍然明显利好一线房地产企业,尤其是核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的项目,行业最头部的20-30强的房地产企业一二线城市房地产项目作为质押标的的类固定收益产品,是固收类产品首选。原来今年非常看空的中小房地产商的信托和资金池方面,在疫情之后,可能比原来的风险有所降低,主要因为国家管控放松的预期。


而龙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权益类配置和类固定收益的配置。权益类的配置中最重要的就是二级市场的配置。有两类龙头可以考虑:一类为低估值的龙头,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小市值(200亿市值以下)的细分行业龙头,目前估值已处于历史的最低区域,且每年仍然有一定的业绩增幅,不少公司的股息率已经达到税前4%以上。


还有一类低估的龙头主要是前两年因为股权市场长时间的缺乏流动性,而产生的部分未来龙头公司的大幅折价买入机会;第二类龙头的机会是,明显回调后(20%以上的下跌)的核心资产(大行业龙头,世界级龙头企业)。


今年继续有降息降准,逆周期调控的机会,因此对于债券来说是利好的(需个别债券避雷),主要推荐的是债券型基金。对于股票基金来说,长期明星基金仍然值得期待,而优化的量化基金,有机会在今年有超额表现。


另外,就楼市而言,今年对于改善型的住房购买的家庭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相应的政策有放松的可能,过往的三年时间里,一线城市的房价基本没有上升,甚至有些地方略有下降。在今年可能出现比较好的改善机会。


同时,这波疫情再次提醒我们,保险配置的重要性。我们看到了一些合作的保险公司最近出公告,明确了相应的保障范围涵盖本次新冠肺炎。


总结一下:本次疫情不是毁灭性的事件,但也远远不是大喜事。这个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制度性缺陷是需要被补上的。而疫情结束后,对于经济增长后续的补偿性政策也是可以期待的。微观层面上需要各行各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公司静静熬过三个月。资本市场在疫情明朗后,会有对经济影响的预期,在不出现第二波冲击的前提下,仍然是有不少机会。配置龙头仍然会是今年全年的主旋律。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