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农历春节过后,绝大部分的企业都开启了在线办公“模式”,一时间,在线办公呈现了爆发式增长。据了解,在2月初,众多企业开启办公的首日,钉钉在短短2小时内新增部署了超过1万台云服务器,创下弹性扩容的新纪录。万物互联时代已经来临。

招商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余俊在进门财经路演时认为,万物互联时代已经到来,物联网是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繁荣的基础。随着产业链成熟度的提升,物联网第一个繁荣期已至,2020年物联网景气度仍将持续提升。

一、宏观物联网:万物互联领跑5G,2020仍是景气之年

1、我们正站在万物互联大时代,代际更迭的起点

物联网是万物互联的基础,也是未来智慧工厂、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等应用场景实现的基础。网络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电话网络时代、互联网络时代、以及即将进入的物联网络时代。

所谓物联网技术,是把电子、通信、计算机三大领域的技术融合起来,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现物物相连。互联网作为物联网的基础,目前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已达到61.2%(截止2019.6),“物联”、“智联”得以逐步实现。

物联网产业链成熟度持续提升,网络基础设施(蜂窝网络、LPWAN等)部署日益完善,上游芯片、终端亦能实现规模商用。下游无论是消费级还是产业级的物联网需求也已萌芽。物联网是下一代信息产业繁荣的基础,物联网产业链有望陆续受益。


物联网是一个“慢热型”产业,与互联网的发展路径相似,经过多年的培育,物联网也必将在未来几年某个时间节点上实现爆发式增长。

1997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元年”,经历了20年的行业沉浮,一批批互联网企业逐步站稳脚跟,赢得市场。在全球企业市值100强中,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在近两年陆续登榜。

基于互联网的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更是在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占其三。物联网是一个“慢热型”的产业,从2009年温总理提出“感知中国”口号以来,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已经历了10年的起伏,从最初国家大力支持的基于农业大棚数据化管理的种植物联网,到养殖物联网、环境监控物联网,再到当下如火如荼的车联网以及智慧城市。

从技术成熟度曲线来看,物联网行业已逐步从低谷期迈向复苏期,随着物联网设备成本的大幅下降,加上AI和大数据等辅助技术加持,物联网真正能够对下游客户产生降本增效的作用。未来物联网有望复制互联网时代的光辉,产生新一代的物联网领军企业。


2、物联网繁荣期已至,把握2020年产业大机遇

5G赋能物联网,但5G网络并非所有物联网应用的“充分必要条件”,部分中低速率要求的物联网应用已抢先落地。

市场上通常将物联网作为5G最典型应用进行分析和预判,但我们认为,在物联网的起步阶段,2G/3G/4G/NB-IOT网络已经能够初步满足部分物体联网需求,物联网的落地速度远快于5G。

过去三年诸如智慧城市、共享经济、移动支付等中低速率物联网需求已经初步展现,未来5G将赋能更大规模、更密集连接、更高速率的物联网应用,实现物联网产业的更高价值。

目前物联网以轻量级应用为主导,重量级物联网应用仍需5G网络赋能。2016-2018年,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远程抄表、共享充电宝等应用领域的物联网连接数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目前物联网仍以较小数据传输量、时延等级较低的轻量级应用为主,未来随着5G网络的建设,物联网承载的数据量将实现指数级增长,并逐步从数据搜集转向数据应用、远程控制等深度物联网应用。诸如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重度物联网场景也将在未来三年陆续落地。


物联网行业的第一个繁荣期已至,2020年物联网产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从需求端来看,政策性驱动物联网、生产性物联网、消费性物联网需求都已陆续出现,部分场景已初步完成市场教育阶段,迎来大规模的扩张。

我们认为,物联网通用性强,是一项具有强可复制性的技术,基于端、管、云、边的基础架构,可以将一个场景的成功应用复制到其他场景中,实现物联网产值的迅速扩张。

根据2019年MWC公开数据,202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有望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大概率超额完成十三五预设目标。物联网东风已至,且景气周期延续性强,2020年物联网产业机遇不容小觑。


3、政策驱动型物联网应用先发,产业及消费物联网基本同步发展

在政府相关政策驱动下,形成了多个相关行业物联网的刚性需求,促成物联网在这些行业的快速落地。与海外市场相比,国内的物联网应用落地节奏差别较大,政策驱动型的物联网应用落地远远快于海外市场,其次是企业自发的物联网应用需求以及消费者自发的物联网需求。

以移动支付为例,2018年人民银行发布《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规定自2018年4月1日起,使用支付宝、微信等扫码付款,静态二维码单日付款不能超过500元,如果在超过500元的消费场所需用POS机扫描消费者手机生成的动态条码。

央行的移动支付新规催化了智能POS机的需求,受益于智能POS机出货量的高速增长,2018年移远通信、芯讯通LTE模块出货量大幅提升,带动业绩高速增长。

基于政策驱动型的产业物联网需求和基于消费升级型的消费物联网需求相互叠加,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市场支撑和巨大的增长空间。

政策驱动的物联网典型应用包括智慧城市中各类公共事务、安全类应用。目前比较明确的方向包括:智慧城市(日海智能)、泛在电力物联网(有方科技)等。在相关领域具有领先市场地位和较早布局的厂家有望在首轮政策驱动型物联网应用落地之时率先受益。

企业自发的物联网应用需求将陆续落地。企业自发物联网应用需求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转型。工业物联网应用潜力巨大,应用模式初步形成。

根据MarketsandMarkets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工业物联网的市场规模约640亿美元,预计将在2023年增至914亿美元,其中中国和印度的增速贡献最高。我们判断,工业互联网将是物联网产业中价值最高、规模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

消费者自发的物联网需求也已初见端倪。根据StrategyAnalytics的预测,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系统和服务的消费者支出总额接近960亿美元,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0%,预计2023年将达到1,550亿美元。

目前大量厂商开始将智能家居作为发展方向,通过软硬件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控制、智能照明、智能娱乐等综合服务。


二、中观物联网:应用场景的爆发推动模组行业高速增长

1、万物互联模组先行:模组是物联网当前确定性最高的受益环节

物联网模组是物联网行业当前确定性最高、落地最早的产业链环节。而物联网连接数则是物联网模组行业景气度的风向标。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无线通信模组处于物联网行业中上游,通过集成芯片以及其他电子元器件,使得模块具备联网通信功能,进而交付给下游终端客户使用。

目前物联网下游应用仍处于“试水”阶段,小颗粒应用仍占主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在物联网从概念逐步走向落地的拐点,模组企业业绩率先兑现。近两年相关企业或通过把握机遇一跃成为行业龙头,或通过在细分领域深耕有所收获,目前行业寡头竞争格局已初步确立。

物联网仍处于起步期,未来五年连接数仍将持续增长,带动模组出货量稳步提升。根据GSMA统计数据,2010-2018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保持高速增长,CAGR达到20.9%。

2019-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包括蜂窝和非蜂窝)联网数量将达到252亿,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3%。

通常情况下,每增加一个物联网连接数,将增加1-2个无线模组。根据ABIResearch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物联网模组出货量为2.35亿片,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到15亿片,CAGR达到45%。


技术升级和新应用场景出现是无线通信模组行业发展的两大主要驱动因素。

1)技术持续迭代升级。随着下游应用的不断丰富,对无线通信模组的数据传输能力、功耗、覆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线通信模组也逐步从2G/3G向4G/5G/NB-IoT/e-MTC升级。技术的升级带来单品价值的提升,从而带动相关厂商实现增长。

2)新应用场景不断出现。互联网日渐普及,人们对于物联网的认知也愈发清晰。一方面,出于对管理效率的改善,企业越来越多的自发选择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日常管理(诸如工业互联网、智慧车队等);另一方面,新经济的出现也会带动大颗粒市场的爆发(诸如共享单车、共享滑板车、共享充电宝等)。

行业目前正处于4G技术升级带来的第一个繁荣期,4G模组替换会在短期成为行业增长的驱动力量。但从长远来看,下游需求的扩张才是无线通信模组行业发展的长期驱动力。短期来看,全球运营商进入2G/3G退网期,产品迭代替换维持行业高景气度。

目前全球存量的通信模组产品通信制式以2G为主,随着欧洲、北美及南美地区以及我国的运营商逐步退出2G/3G网络,未来4G/5G模组的出货以及新市场的打开将维持行业高景气度。

目前2G、3G模组市场规模已开始出现下滑,未来两年LTE模块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1年达到峰值。5G模块的销售有望从2020年开始,并在2024年超越4G模块的销量。无线通信模组产业规模和相关厂商盈利能力正处于快速攀升阶段,并有望延续至2020年。


全球2G逐步退网已成确定性趋势,短期内LTE模块仍将占主导,其中LTECAT.1模组占比将逐年提升。

2、模组行业的增长主要受下游应用场景爆发的驱动

随着移动支付和共享经济的双双兴起,国内物联网模组公司后来居上。2014年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共享单车在国内应运而生,芯讯通和移远通信分别成为摩拜单车和ofo共享单车的无线模组供应商。

2015年,支付宝和微信先后进军线下扫码支付市场,2016年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的规模增长超两倍,达到38万亿元。在移动支付和共享经济的带动下,国内模组厂商的发展速度迅速提升。与此同时,移远通信和芯讯通开始发力海外市场,依靠性价比优势不断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2015年,芯讯通无线通信模组出货量首次攀升至全球第一。2015-2018年,无线模组行业的高速增长主要受到三个应用场景爆发的驱动:1)智能三表;2)共享经济;3)移动支付等。

1)政策推动智能三表高速渗透,智能电表已进入新的轮换周期

智能三表在过去5年经历了一轮高速渗透期,截止目前,智能电表渗透率最高,约为90%,市场最为成熟。

智能燃气表经过运营商的大力推广,其渗透率超过50%;智能水表目前渗透率约为25%,在阶梯水价推行,以及NB-IoT技术商用的大背景下,2019年NB-IoT水表开始放量,相关表计厂商业绩高速增长,但整体渗透率仍较低,2020年即将进入第一轮高渗透周期。

2019年开始,智能电表完成第一轮渗透,第一批智能电表轮换期已至;智能燃气表与智能水表仍有渗透空间。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1级和2级智能电表的更换周期为8年。从2016年开始,运营中的智能电表已经逐步进入更换周期,2017年至2018年轮换比例较少,2019年开始,智能电表开始逐渐进入轮换周期的高峰。


2)移动支付场景在我国迅速普及,带动智能POS机出货量高速增长

2014年,移动支付应用和服务的爆发,带动了B端硬件设备的需求,能够满足融合支付功能的智能POS机应运而生。传统POS机只能支持银行卡刷卡支付,而智能POS机能够满足各种移动支付方式的需求。


3)共享经济经历了一轮高速增长,即将进入产品替换周期

2016-2018中国迎来共享经济潮流。以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在过去三年出现了爆发性增长,普及率迅速提升。出于运营方管理、维护的需求,共享物品中都会安装通信模组,实现联网等功能,从而带动我国模组厂商的收入增长。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我国未来三年共享经济整体年均增速将在30%以上。

物联网在共享经济领域的主要应用包括共享洗衣机、共享空调、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共享净水器、共享按摩椅等共享租赁设备。随着新型共享场景的出现以及损耗设备的替换,预计共享租赁市场规模仍将保持持续性增长。

随着银行卡渗透率的提升,居民消费习惯越加依赖POS终端交易,商业银行利益推动,较大的潜在商户规模以及传统POS机终端存量更换需求都推动着智能POS终端持续增长。2016-2019年间,智能POS机年增速均保持在70%以上。

3、LTECAT.1模组有望成为下一个替换风口

LTECAT.1模组兼顾制式、性能、功耗、成本优势,是2G模组的最佳替代者之一。3GPP

用Cat.1~20来衡量用户终端设备的无线性能,也就是划分终端速率等级。Cat.1支持的终端下行速率最大为10Mbps,能实现更低功耗、更低成本物联网设备连接到LTE网络。

由于全球的4GLTE运营商都是基于3GPPRelease8协议版本部署,运营商无需升级网络,只需简单的参数配置,允许Cat.1终端接入网络即可。

随着2G网络的承载能力进一步减弱,在新部署的物联网连接中NB-IoT、4G会逐步替代2G模组。

目前主流LTECat.4的高价格并不能被部分行业所接受,NB-IoT在语音、短信以及连接时效性上略显不足,市场亟需一款价格比LTECat.4模组更低、连接时效相较NB-IoT更高的产品,满足部分中低速率应用场景需求。


2G退网叠加Cat.1定制芯片成熟,LTECAT.1模组风口将至。

2019年11月,紫光展锐发布了全球首颗LTECat.1bis芯片平台—春藤8910DM,能够帮助大幅降低成本。

LTECat.1是兼顾制式、性能、功耗、成本的优选物联网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共享经济、金融支付、公网对讲、能源、工业控制等场景,有望应用在2G/3G退网后的中低速率的市场,市场前景广阔。

供需两侧共同发力,推动LTECAT.1模组在2020年加快规模出货。从供给侧来看,目前移远通信广和通有方科技等主流模组厂商均已在2019年末至2020年初推出各自的LTECat.1模组,有望从供给侧推动挖掘更多应用场景。

LTECAT.1模组与NB-IoT、2G模组相比具有更好网络覆盖、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时,与传统LTECat.4模组相比具有更低的成本、更低的功耗,非常适用于对性价比、时延性、网络覆盖、通信速度有要求的应用场景。

目前有方科技广和通、中移物联均选择搭载紫光展锐春藤8910DM芯片,而移远通信则采用高通MDM9x07芯片,主流模组厂家均已发力。

从需求侧来看,共享充电宝主流企业来电、街电等公司也已开始与模组厂商接洽,针对替换LTECat.1模块的需求进行讨论。供需双侧共同发力,有望让Cat.1获得更多应用场景,形成规模化产业。


2G模块应用较早,产品单价较低,主要应用于共享单车、车载追踪器、可穿戴设备、财产追踪、个人追踪、无线支付、智能计量等应用场景。

截至2019年,我们预计全球具有存量2G模块约363.4百万片(根据TechnoSystemsResearch),假设约有55%将在未来三年逐步替换成LTECAT.1模组(其余部分替换至NB-IoT,部分替换至LTECAT.4)。

经测算,LTECAT.1未来三年市场规模分别为28.50亿元、88.53亿元和122.30亿元,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4、4G模组价格下探即将见底,5G模组出货有望带动毛利率回温

国内蜂窝通信模组价格下行压力较大,根据行业调研,我们认为目前价格已接近底部,5G模组出货有望带动行业毛利率回升。2017-2019年,国内以LTE模组为代表的蜂窝通信模组价格持续下探,我们分析主要来自内外两层压力:

1)内在因素:模组研发、生产的门槛不断降低,国内模组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竞争激烈;

2)外在因素:运营商对模组进行了大额补贴,使得模组价格进一步接近规模商用边界。从一代产品生命周期来看,模组厂商新产品抢先市场落地能够在初期获得较高的毛利率回报,随着竞争的加剧,价格将陆续下滑直至平稳。

在5G模组具有较早研发投入的厂商有望在此轮代际更迭之时抢占一定先机,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

运营商取消补助,市场竞争回归价值。2016年,三大运营商通过终端补助的方式刺激物联网应用发展。

其中,2017年中国电信宣布发放3亿补贴用于推进NB-IoT终端产业链;同年11月,中国移动宣布推出20亿物联网专项补贴。通过三年的铺垫,目前用户习惯已逐步养成,运营商开始通过升级网络解决方案实现项目收入,市场竞争回归理性,4G模组价格下行的外在压力将有所缓解。

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往头部集中,市场价格竞争有望趋缓。在过去五年,全球无线通信模组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来说,我们认为整个模组行业的格局变化可分为三步走:

1)第一步:无线通信兴起,通信模块行业初创萌芽。早期行业以海外企业为主导,国内模组厂商规模较小。海外通信模块企业成立时间较早,在二十世纪末,Teli(t1986年)、SierraWireless(1993年)陆续成立。

而我国模组企业大多成立于二十一世纪初,如芯讯通(2002年)、移为通信(2009年)和移远通信(2010年)等。在发展初期,中国手机市场尚未兴起,主要以发达国家市场为主。海外通信模块企业凭借先发的技术优势抢占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阶段性特点:以海外模组企业为主导,国内企业规模较小

2)第二步:国内厂商出海,通过性价比优势抢占海外市场,逐步成为全球性龙头。我国模组企业在境外销售具有成本、产品两大优势:上游芯片等原材料厂商通常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进行一定程度的价格倾斜,国内企业原材料成本低于海外同行;且由于中国模组企业主要运营、研发人员均设置在国内,运营成本低于海外竞争对手。

此外,海外对手研发成本较高,目前仍沿用旧版平台。国产产品不断更新,为客户提供更加快速的响应速度和定制化服务。阶段性特点:价格竞争激烈,行业平均毛利率下滑(国内市场)

3)第三步: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集中,尾部企业逐步退出市场。在市场扩张前期,国内通信模块市场竞争压力较大,毛利率持续下滑,小型模组企业资金规模较小,无法实现盈利逐步退出市场。

海外市场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资金、验证周期、渠道等),目前移远通信、芯讯通在全球已占据前二的出货量份额,规模优势逐步确立。尾部企业或退出市场,或逐步寻求其他转型方向,如:往下游拓展等。

阶段性特点:市场集中度提升,毛利率逐步稳定(国内市场)

三、微观物联网:要规模还是攻细分?做模组还是产终端?

1、模组行业具有五大特点和三大制胜关键

五大特点:集中度高、上游影响力大、下游应用场景广、毛利率较低、技术门槛有限。

1)集中度高:蜂窝通信模块行业主要的壁垒是规模与价格。两者又相互影响,所以早期进入的企业具有优势且这种优势持续扩大,造成了行业整体集中度较高的状况;

2)价格是通用模组最重要的竞争因素,通用模组60%或以上成本在芯片;芯片厂商对于芯片的性能设计最为了解,能够通过技术方案支撑,帮助模组企业将芯片性能发挥到最大;

3)物联网下游应用场景分散,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需要进行一定的定制化开发。对于发展大规模、全行业的模组企业而言,需要针对性地铺设大量细分行业的研发和销售人员及进行相应投入。

4)由于通用模组市场技术主要由芯片厂商决定,所以大的模组企业在技术上差距不大,主要竞争力反映在价格上,从而导致模组产品毛利率较低,尤其在国内,这一现象更为严重;

5)芯片是决定模组功能最重要的因素,模组是在芯片商提供的方案基础上进行开发,所以通用模组市场技术门槛不高、细分行业模组具有一定技术门槛,产品稳定性经验极为重要。

根据模组行业特点及厂家出货规模现状,国内模组厂家主要可分为3个梯队:

第一梯队“千万级”:移远通信、芯讯通(日海智能)采取渠道为主+低价铺量,扩大销售规模;海外布局,抢占国际份额,利用海外高毛利,反补国内利润。

第二梯队“五百万级”:广和通、中移、龙尚、骐俊、有方、高新兴、合宙直销为主、渠道为辅,深耕某个行业或者市场,追求利润(广和通、龙尚、有方、高新兴);通过进入三大运营商的产品库,低价出货,出货量大利润低(骐俊物联、合宙)。

第三梯队“十万级”:美格智能、Telit、中移数宽、宽翼、移为等出货量小、发展空间小,特点分散结合终端产品销售模组(美格智能、中移数宽、宽翼)在国内研发,深耕高毛利的海外市场(移为)


三大制胜关键:规模效应、产品结构、战略布局。从收入端来看,车联网、移动互联网、工业及能源物联网领域客户价格敏感度较低,且行业具有一定进入壁垒,细分领域龙头毛利率水平相对更高。

从成本端来看,上游国产化替代已成为行业共识,广和通移远通信等模组厂商的2G模组均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通过直销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中间成本,但同时也要平衡对收入端的影响。较大规模的厂商在采购时可获取一定的优惠价格和返利。

模组行业竞争激烈,但不同厂商的模块在硬件引脚及驱动软件方面均有所不同,客户一旦选定便不会轻易更换,取得先发规模优势的模组厂商有望凭借自身的成本优势以及对细分领域的深入理解全面提高自身竞争力。

从成本端来看:芯片采购成本构成模组厂商的主要成本来源。芯片采购成本构成物联网模组的主要成本来源,芯片价格变动对模组厂商的定价和毛利具有直接重大影响。2018年移远通信芯片采购支出占采购总额比例达到82.33%,有方科技芯片采购支出占采购总额比例为63.15%。

目前平均来看,芯片采购均价有下降的趋势,在2G等中低端模块中,我国模组企业逐步加大对国产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的用量,使得芯片采购均价有所下降。随着我国上游芯片行业的加快发展,未来国产化替代比例将逐步提高,有望进一步降低我国模组厂商的采购成本。


轻资产模式,通过委外加工聚焦研发与销售环节。无线模组企业一般采用自采委外加工的生产方式,以轻资产模式运营。委外加工生产模式具有降低生产成本、迅速扩大产品产能、缩短产品面世时间的优势,有利于模组厂商将资源集中到研发和销售环节。

移远通信加工规模大且自动化程度高,单位加工费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有方科技产销规模较小,单位加工成本较高。通信模块厂商的委外单位加工费主要受到公司委托加工量的影响,同时还与产品电路复杂程度、具体产品的质量要求以及委外加工企业的生产条件有关。

自2016年起,移远通信逐步将产能从信太通讯转向佳世达和伟创力,实现从生产到测试、包装的全自动化生产,不断提高产能,降低不良率。

由于全自动生产线同时只能生产同一细分型号产品,若更换产品则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换线和调试,故而仅在单品产量较大时,全自动生产线才有助于降低成本。

2、精选模组行业龙头企业,关注细分赛道“小而美”玩家

目前来看,物联网模组行业寡头竞争格局已初步建立。传统分析一般将物联网模组企业以出货量/出货规模为标准进行分类,但通过对产业链深入调研,本文率先从战略布局角度来分析几大模组企业,并对不同的细分方向进行讨论分析。

1)模组行业龙头,专注于物联网模组行业:移远通信

2)聚焦优质下游应用领域,在细分行业具有明显优势,毛利率水平较高:广和通有方科技高新兴

3)产业链整合,逐步往下游终端探索:日海智能(模组+解决方案)、有方科技(模组+终端)、高新兴(模组+终端)

我们认为,物联网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2020年仍将是物联网模组行业的景气之年。但模组行业当前竞争激烈,预计未来模组市场的份额会进一步向头部集中,具有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将会核心受益。

对于聚焦细分领域的行业参与者,我们认为需要深入考察所在细分领域的行业空间以及竞争格局,目前来看车联网、工业物联网、能源物联网均为比较可观的细分方向,对相关领域具有深入理解和较高市占率的企业也同样值得关注。

文章主要内容为招商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余俊在进门财经路演核心观点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