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b79aa6da5714440df49a0f2d52cb7ed.jpeg图片来源:网络

备受争议的中药注射剂似乎在疫情期间迎来了“新生”。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接受央视《战“疫”情特别报道》时表示:“当患者出现呼吸不畅、血氧不稳定或脏器损伤等情况时会加大中药用量,特别是一些中药注射液在这个治疗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第六版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也点名推荐了热毒宁、喜炎平、痰热清、醒脑静、参附等8款中药注射剂用于新冠肺炎临床治疗期。

中药注射剂因安全性和有效性屡遭行业和社会质疑,特别是在中成药“限方”、医保支付、重点监控以及修改说明书等政策影响下,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市场整体下滑,前景也不明朗。

多款中药注射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被广泛使用,同时入选诊疗方案,中药注射剂的“命运”能迎来转机吗?

中药注射剂销量持续下滑

事实上,早在第四版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公布之初,首次被纳入诊疗方案的中药注射剂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诊疗方案中将喜炎平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分别列为新冠病毒肺炎中期和重症期治疗的药物。

随着诊疗方案更新换代,第六版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新增了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麦注射液4种中药注射剂,适用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王林元2月27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中药注射液对热病、急症等有一定的效果,能够被纳入诊疗方案,是对中药注射剂在新冠肺炎治疗价值上的认可。”

根据时代财经了解,上述被推荐的8款中药注射剂中,有5款为独家产品,分别为江西青峰药业的喜炎平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的血必净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的热毒宁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的痰热清注射液、华润三九的参附注射液。此外,有3家厂商生产醒脑静注射液、8家生产生脉注射液、8家生产参麦注射液。

2018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数据显示,上述8款中药注射剂年销均超10亿元,其中醒脑静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均突破30亿销售规模。

尽管多数企业依靠独家中药注射剂产品占据了大半的市场份额,但由于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乱象频出,加上医保限制、重点监控、修订说明书等政策影响,从2017年开始,中药注射剂市场增速出现了下滑趋势。

WechatIMG43.png来源:时代财经整理

从2018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数据可以看到,8款中药注射剂中6款为负增长,其中喜炎平注射液下降幅度最大,降幅高达24.32%

此外,华润三九作为唯一一家名下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均被纳入诊疗方案的企业,其三款产品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对此,华润三九董秘办2月28日回复时代财经时表示,参附注射剂是公司销售额最大的中药注射剂品种,虽然近年来销量额受市场影响确有一定程度下滑,但由于中药注射剂占公司总体营业收入比重较小,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不大。

不良反应高发

事实上,中药注射液作为临床上的大品种,曾多年位列国内药品销售榜前列,不过由于中药注射剂类药品不良反应问题频频出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始终遭受质疑。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指出,2017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剂和口服制剂所占比例分别是54.6%和37.6%;2017年中药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按照给药途径分布,静脉注射给药占84.1%。

针对中药注射剂备受诟病的不良反应问题,王林元认为,主要是因为中药成分复杂,“不同地方中药材的化学物质含量不尽相同,中药的安全性和疗效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他进一步对时代财经指出,除药物本身之外,大众对于中药的认知也是原因之一。“中药主要是通过增强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来达到抗击疾病的目的,但大众对中药以及中药注射液在治疗疾病上的理解始终难以摆脱‘一对一’的治疗。事实上,没有任何一款中药能够针对性治疗疾病。例如在新冠病毒上的运用上,我们始终无法解释中药是靠什么机理去杀死病毒的。”

在他看来,西药同样有很多不良反应,例如白血病、肿瘤患者出现掉头发或者牙齿脱落等现象。他强调应该辩证看待中药注射液的治疗效果,如果副作用远远小于治疗价值,那中药注射剂有存在的必要。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对中成药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监管日趋严格。2019版中成药限制目录显示,2019年被限制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由2018年的26个扩大到了45个,涉及到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益母草注射液等,这些品种里面不乏有年销售几十亿元的大品种。

与此同时,中药注射剂医保支付范围也受到约束。在2019年医保目录中,常规目录中有36种中药注射剂仅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而且使用范围偏向重症,进一步限制了中药注射剂的销量。

2019年7月公布的第一批重点监控目录更是为整个中药注射剂市场戴上了“紧箍咒”。虽然国家版目录20个品种并未涉及中成药,但此后各省陆续下发的重点监控目录中,中药注射剂出现频率颇高。

与重点监控目录通知同一时期下发的的限制西医中成药处方权,也引起行业震动。其规定“非中医类别的医生需要至少一年以上的培训才能开中成药处方”,这也意味着普通西医如果不经过培训,不再具备中成药处方权。

王林元对时代财经表示,中药注射剂虽属于中药,但以往开这类药物的大部分是西医大夫。由于多数医生不再具有开中成药处方的资格,对大部分运用于临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以及整个行业来说影响巨大。

借疫情翻身恐难实现

疫情发生以来,政府多次强调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地也在积极推动中医药及时全面深入介入诊疗全过程。2月20日,中央指导组成员、卫生健康委组成员、中医药局组书记、副局长余艳红表示,新冠肺炎的救治实践显示,中医药早期介入、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的一个重要方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共60107例,占比85.20%,湖北以外地区中医药参与救治病例的治愈出院数和症状改善者占到87%。可见中医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功不可没”。

与此同时,多个省市的采购平台对诊疗方案中推荐药品开辟了绿色通道,这对于已被纳入诊疗方案中的中药注射剂来说也是利好消息。“限方”问题在特殊时期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开。

华润三九董秘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公司已经调整药品生产计划,将产能开至最大已备各省疫区所需。他还表示,参附注射液主要供应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区。

在新冠肺炎特效药物尚未出现的前提下,被视为有效的中成药产品也迎来了一波涨幅,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中药注射液就此迎来了“新生”呢?

王林元对此并不乐观。他表示,中药注射剂在此次疫情中受到重视有“救急”因素,随着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重症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人数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量很快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王林元对时代财经分析称,新冠肺炎患者虽然逼近八万,但仅靠疫情期间对中药注射剂的消耗量根本不足以带动整个行业销量的上升。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2月28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也认为,在政策严管没有松动的情况下,中药注射剂市场想要翻身很难。

史立臣表示,中药注射剂最本质的问题是安全性、有效性不明确,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中药注射剂并没有通过相应的临床试验,“中药注射剂想要翻身,只有启动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通过严格的质量标准控制体系来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