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考验着每一个国家。

1

3月20日,央行发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4.05%,上次为4.05%;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4.75%,上次为4.75%。

这意味着,出乎市场意料之外,无论实体利率(1年期LPR)还是楼市利率(5年期LPR),都未进行任何调整,市场降息预期全面落空。

换言之,央行并未进行任何降息,政策定力之稳,可见一斑。

要知道,最近一个月,全球金融市场可谓天翻地覆。

美股熔断一次性上演了四次,美联储再次祭出了“零利率+量化宽松(QE)”的危机救市模式,从英国到澳大利亚再到韩国,全球一遍“大水漫灌”之声。

股神巴菲特活了89岁都没见过的场面,我们一次性见了N次。

这种背景下,全球已经重回危机模式。

从亚洲到欧美,多国利率已经降低到0利率区间,而资本市场依旧上演“过山车”行情,市场对未来信心前所未有之匮乏。

即便如此,中国央行依旧岿然不动,保持了难得的政策定力,更成为全球难得的一股清流。

虽说LPR利率每月都会调整一次,但在全球金融动荡的非常时期,依旧保持了相当的政策定力,释放的信号自然非同寻常。 

2

为什么会这样? 这一次,政策定力如此之强,确实出乎许多人的意外,但如果了解背后的政经大背景,就明白其中的关键所在。 其一,中国抗疫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

目前,虽然境外输入风险不容低估,但湖北地区连续多天出现0新增,意味着形势正在全面向好。这在《北上广深,不会成为下一个武汉》一文中有详细论述。 显然,形势逐步向好,危机正在慢慢消退,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有所缓解,没必要再下猛药。 其二,我们的政策基调一向是“以我为主”,因为经济环境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物价汇率形势不同。 除了经济背景之外,这背后,还存在两大因素的掣肘。

一个是物价,2月份CPI同比上涨5.2%,依旧处于近八年高位。

 另一个是汇率,随着全球避险需求陡增,美元指数大幅上涨,离岸人民币回落到7.10以上。 其三,稳经济,同样要防范金融风险,这两个目标同样重要。 房地产,的确是刺激经济的利器,但负作用同样突出。房价大涨,不仅会影响社会民生,而且还会带来巨大的债务负担和金融风险。 要知道,2019年我国居民杠杆率已经攀升到60%左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虽然不及发达国家,但相比2008年,已经攀升了40个百分点。

所以,避免大水漫灌,尤其防止挽救中小企业的货币之水溢流到房地产,就变得至关重要。

要知道,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发达国家拼命“比烂”,泥沙俱下,谁能坚守基本盘,谁能保留更多筹码,谁就能抢得未来先机。

3

不仅大水漫灌没有来,连许多人众口一声的“新四万亿”大投资同样没有出现。 有新闻说,各地公布的总投资计划高达50万亿,比2008年的“四万亿大投资”有过之而无不及。

事实上,这是彻头彻尾的误解。

50万亿数字不假,但这并非一次性投资,而是覆盖未来数年的总投资计划。单纯看2020年,投资规模仅为7.6万亿,相比过去几年并未出现大幅扩张。 同时,与2008年的四万亿大投资不同,当时以“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设施)为主,而这一次除了传统基建之外,侧重点变成了以5G 网络、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

这是最大的不同。

4

楼市会怎样? 中国楼市是典型的政策市,楼市受制于信贷和调控政策,只要信贷及调控不发生重大变化,楼市很难激起水花。

从降息来看,且不说本次央行按兵不动,从新LPR模式诞生以来,利率就一直未出现大幅下调。

去年至今,实体利率(1年期LPR)仅下降4次,累计下降26个基点,楼市利率(5年期LPR)仅仅下调2次,累计下降10个基点。

要知道,一次标准降息是25个基点,美联储最近半个月狂降150个基点,我们的降息连零头都不到。

从历史来看,2008年仅下半年就累计降息了180个基点,而2015年的5轮降息累计下调超过100个基点。

当时无论实体经济还是楼市都能一体享受降息利好,这一次楼市降息聊胜于无。

同时,一些城市的楼市松绑政策遭遇了“一日游”。

从驻马店的两成首付到广州的公寓松绑,从济南先行区的变相松绑限购到浙商行、湖州银行频传的2成首付,无一例外都遭遇政策被撤回或辟谣的尴尬。 这说明,稳楼市是必要的,但刺激模式仍未开启。 可以说,旨在松绑以稳定市场的政策一路绿灯,而旨在刺激力图制造新一轮大涨的政策则被坚决喊停。

可以断定,只要信贷的闸门不开,只要地产的大坝仍在坚挺,楼市迎来新一轮大涨的概率并不高。 反之同理。

来源:国民经略

作者:凯风君

— END —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