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概况

3月26日,两市全线低开,开盘之后指数一度下挫,三大指数跌逾1%,随后大盘震荡走高,三大指数先后翻红,临近上午收盘,指数再度回落,三大股指再度翻绿。午后,两市震荡回落。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报2764.91点,跌0.60%,深成指报10155.36点,跌0.84%,1927.28点,跌0.55%。总体上,两市个股跌多涨少,资金观望情绪较强,情绪面偏谨慎。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成交量方面,3月26日沪深两市成交总额为6423.2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088亿元。其中,沪市成交额为2482.80亿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额为2931.91亿元),深市成交额为3941.87亿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额为4581.52亿元)。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个股涨跌方面,今日全市场上涨978家,下跌2727家,平盘97家今日市场情绪整体偏谨慎,资金观望情绪较重。



市场风格

今日市场各类风格板块均下跌,价值类指数与中小成长类指数均呈现分化走势,两类风格指数中偏大盘核心类指数跌幅较浅,创业板50和上证50分别下跌-0.26%和-0.40%,成长风格类指数整体跌幅靠前,中证500和中小300各自下跌-0.98%。再次证明资金面观望情绪和避险情绪较重。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概念行业

今日Wind资讯概念指数方面,大豆指数、医疗器械指数和血制品指数领涨市场,涨幅分别为5.68%、4.28%和3.68%。前期涨幅较大的特高压指数和能源互联网指数领跌市场,分别下跌5.01%和3.7%。

从申万一级行业角度看,今日仅医药生物、农林牧渔和银行板块上涨,涨幅分别为:2.14%、1.03%和0.59%;通讯、电子和电器设备回调明显,跌幅分别为2.80%、2.47%和2.44%。

数据来源:Wind资讯



资金动向


沪深港通资金面,今日南向资金净买入18.23亿港币;北向资金净流出13.57亿元。南向资金购买港股意愿暂时减弱,北上资金净流出的最大冲击期已经过去。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板块估值一览

截至最新,申万一级行业估值如下: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政策聚焦

货币政策:

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3月26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资金面方面,3月25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依旧宽松无虞,尽管七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因跨季自低位回弹近40个基点,隔夜利率亦小涨。交易员表示,肺炎疫情下全球开启宽松时代,中国央行虽然逆回购连续27日缺席,但季末流动性丝毫无恙,非银类机构跨季亦基本无忧,料短期宽松局面难改。今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10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2.19%。在近期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此次香港人民币央行票据发行仍受到了境外投资者的广泛欢迎。包括美、欧、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央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和多个国际金融组织踊跃参与认购,投标总量超过350亿元,是发行量的3.5倍,表明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具有较强吸引力,也体现了全球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的信心。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Lan Shen和Shuang Ding在今日的报告中指出,考虑到中国第一季度数据疲弱、通胀降低,以及全球经济衰退,中国调降存款基准利率的条件已经成熟,预计4月下调25个基点。

其他政策:

发改委地区司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听取沿黄河9省(区)发改委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的意见建议,共同研究下一步工作。会议通报了《规划纲要》编制进展情况,督促指导沿黄河9省(区)发改委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启动编制本省区规划方案、深入谋划重大项目,共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地区司将按照委领导部署,会同有关地方和部门集中力量加快推进《规划纲要》编制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工商银行在京签署了《助力文旅企业纾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采取一系列金融扶持措施,助力文化和旅游企业纾困,促进企业提高复工复产的整体效益和水平。工商银行将为文化和旅游行业提供1000亿元新增授信额度,对受疫情影响的文化和旅游企业坚决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通过多种方式做好融资接续安排,保障企业资金需求。

机构3月26日发布中国房贷市场报告显示上海的部分银行将首套房首付比例首次调至3成。报告显示,2020年3月,融360监测的41个重点城市674家银行分支行中,首套房方面,6家银行分(支)机构下调首付比例,涉及到4个城市,其中上海的部分银行将首套房首付比例首次调至3成;6家银行分(支)机构上调首付比例,涉及到4个城市,其中北京有3家银行将首套房首付首次由原来的3.5成调至4成。

江苏盐城市《关于报送成本8%以上债务融资清退工作方案的通知》称,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3月20日在市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指挥部全体(扩大)会议上讲话要求,请各市属企业迅速开展融资情况自查自纠工作,并制定成本8%以上融资清退工作方案,清退工作原则上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一位接近盐城市国资委的人士确认了该文件的真实性。“存量要清退,增量融资成本也不允许超过8%。”该人士称,“目前具体方案尚未确定”。



专家论市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褚建芳】财政收支受到疫情影响显著——2020年1-2月财政收支数据点评

主要观点:

1-2月财政收支情况体现了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增长活动停滞和政府支援抗疫的特点。向后看,一方面,政策在不断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另一方面,海外疫情的扩散不仅带来了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也使得众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大力度的财政逆周期政策。我们认为国内的财政逆周期政策也不会缺席。预计逆周期政策将主要围绕提高预算赤字率、多用和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创新性地使用准财政工具等方面展开。

事项:2020年1-2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9.9%(前值3.6%)。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1.2%(前值12.1%);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7%(前值-13.7%)。1-2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为-2.9%(前值11.2%)。1-2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8.6%(前值12%);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下降10.4%(前值13.4%)。

疫情的冲击部分体现,经济活动收缩带来财政收入大幅回落。1-2月累计一般公共财政收入为35232亿元,同比增速较前值回落13.5个百分点至-9.9%。其中,全国税收收入31175亿元,同比下降11.2%;非税收入4057亿元,同比增长1.7%。考虑到1月前三周经济活动基本正常,1-2月税收收入减少主要来自疫情冲击对2月经济活动的拖累。其中增速回落幅度最大的是车辆购置税(-32.8%)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25.1%)、出口退税(-26.8%)、国内增值税(-19%)。除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少数几个税种实现正增长外,其余大部分税收收入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税收收入减少也与1-2月生产消费数据的大幅收缩相匹配。

1-2月以抗击疫情为主,财政支出中卫生健康和社保支出增加。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350亿元,同比下降2.9%。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4269亿元,同比增长4.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081亿元,同比下降3.9%。能够看到疫情期间,在整体公共财政支出增速回落的情况下,中央财政积极进行支出支持抗疫,仍然保持了正增长。在支出的细分项目中,卫生健康的支出增速最高为22.7%,社保和节能环保仍然保持了小幅的正增长分别为2.5%和3.4%。其余项目的支出均为负增长。预计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步消退,经济活动的恢复,财政支出在对经济逆周期调节的背景下仍然会维持正增长,且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的交通运输、农林水务等也将成为支出的重点。

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回落,地方财政紧平衡的背景下政府性基金还将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我们对未来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增长并不悲观。收入方面,1-2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688亿元,同比下降18.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725亿元,同比下降16.4%。支出方面,1-2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2879亿元,同比下降10.4%。1-2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大幅回落可能受到疫情使得许多商业活动无法展开的影响。考虑到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公共财政收入可能承压,但政策的逆周期性要求又使得支出往往具有刚性,因此预计政府性基金收入仍然是地方政府看重的重要收入来源。预计地方政府将通过灵活地调节土地供应质量等维持可接受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我们对未来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增长并不悲观。

1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速度空前,2月受到疫情的影响大幅收缩。2020年1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速度显著超出市场预期,根据财政部统计,1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850.64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702.43亿元,发行专项债券7148.21亿元。但2月受到疫情的影响假期延长,债券发行大幅收缩。2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379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2029亿元,发行专项债券仅为2350亿元,较1月减少了4798.2亿元。1-2月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全部为新增债券。按照2020年给定的提前发行的新增额度(专项债1.29万亿,一般债5580亿),目前专项债新增额度剩余3401.8亿,一般债新增额度剩余2848.6亿元。

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抗疫和提振经济方面更加积极有为可能是2020年的政策主线。疫情发生以来,财政在拨款、减税降费和帮助企业纾困的贷款贴息方面都有比较多的行动。向后看,一方面,政策在不断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另一方面,海外疫情的扩散不仅带来了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也使得众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大力度的财政逆周期政策。我们认为国内的财政逆周期政策也不会缺席。在经济增长回落的时期,财政收入下滑但支出刚性的背景下,预计预算赤字率还有进一步上调的可能性。此外地方政府专项债继续扩容和提高使用效率(若21世纪经济报道关于2020年全年专项债不得用于土储棚改等房地产相关领域的报道属实)、政策性银行特殊时期的准财政工具都可能是2020年财政逆周期调节的主要方法。

【第一财经陈光明专访】现在是可以乐观一点的时候

陈光明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对于市场要始终保持敬畏,但同时也要对未来保持乐观,尤其在市场极度恐慌时可以更乐观一点。陈光明在谈及疫情影响的时候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来势汹汹,但从历史上任何一次疫情和中国抗击疫情的情况来看,它终将消失。在他看来,疫情带来更多的是情绪影响,而非持续的经济和资本市场影响,始终看好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潜力,看好优秀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我们始终相信,优质企业有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有应对危机的能力,在危机中成长,穿越危机后优质企业的竞争优势一定会增强。对于投资而言,陪伴优秀企业,大概率有望获得较好的长期回报。”他称。

股票价值的来源。陈光明提出,在讨论股票收益之前,应首先思考投资股票获得收益,究其根本,赚的到底是谁的钱?他认为,长远来看,这就是股票的内在价值。而股票的内在价值,来自于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的贴现。“从市值损失的角度看,理论上从当前市值中减去今年预计的自由现金流损失即可。比如原来1000亿的市值,预计今年赚100亿自由现金流,如果由于疫情今年自由现金流归零,那从合理的反应是市值中扣掉100亿元,就是1000亿的市值变成900亿。但是市场常常会按照100亿乘以对应估值扣减市值,即把短期的影响长期化,这种情况是不合理的,比如今年利润是零,甚至是负,这个公司价值不应该为零。”陈光明解释道。

在陈光明看来,虽然疫情对于企业长期价值的影响相对有限,但现实中股价的波动又远远超过公司内在价值的变化。这里面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贴现率的变化或者说是风险溢价的变化。“比如欧美投资人原来都认为美股没什么风险,甚至可能还特别乐观,风险贴现率非常低,所以它的估值很高。但突然来了一只‘黑天鹅’,发现和大家预期不一样,风险溢价率从3个点上升到7个点,如果原来无风险利率是一个点,贴现率从4个点变成8个点,相差了一倍,那么股价就可以跌一半。因此,股价的变化更多的是来自于风险溢价的变化,进而导致估值的变化,而估值的变化远大于内在价值的变化,当然公司内在价值也存在波动。”陈光明说。虽然目前各国高度重视疫情防控,逆周期政策陆续出台,市场流动性最紧张的时候或许已经过去,但是陈光明认为,不排除疫情之后经济、金融和社会可能还存在次生性灾难的风险。

所有的投资人都是普通人。对于短期市场变化的预测,大家普遍都会比较关心,比如,市场的“底”在哪里?疫情会延续几个月,风险偏好怎么变化,利率会怎么走?陈光明坦言,所有投资人都是普通人,至今没有看到有谁具备能够持续正确预测市场的能力。作为价值投资者,更多的是对风险回报比的权衡,对企业内在价值的专业评估;懂得在低的时候敢于坚定地下手,在高的时候敢于与众不同地放弃一些收益,更多地去看待风险;在市场高估的时候保持警惕,在风险展开、释放的时候更愿意积极地去看待未来。

既然无法判断短期,那就从长期价值入手,从时间中获得回报。陈光明说,虽然难以对指数进行短期预测,更多的是看当前所处的位置,相对而言是不是风险更小、未来潜在回报更好;以及在另外某些更高的位置,相对而言是不是潜在回报更低、潜在风险更大。

中国资产“一枝独秀”。目前,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已经被广泛地讨论风险偏好已经表现为极端厌恶。“大衰退”的言论也逐渐甚嚣尘上,对于这种看法,陈光明又是怎么认为的?陈光明根据事实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虽然美国金融危机后积累了一些问题,但似乎还没有到一定会再次爆发危机并严重波及全球市场的程度。如果利率不出现大幅上行,疫情能得到控制,目前道指20000点以下,美国股市不具备继续大幅下跌的动力。回到中国市场,就A股和H股市场而言,截至3月23日,上证50的TTM市盈率8.4倍,沪深300的TTM市盈率10.7倍,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为6.9倍。从估值角度看处于近20年的历史相对底部区域。纵观全球市场,因为海外资金是零利率,中国资产虽然纵向与自己过去比增长率在下降,但横向比越来越体现出一枝独秀的特点。

陈光明进一步表示,海外市场的低利率环境使得机会成本很低,甚至完全消失;连时间成本都等于零,甚至负利率,这也必然会导致投资回报率的下降。反观国内市场,放在长期的角度看,胜算是很大的。“中国资产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在全球范围内比较来看相对优势明显,性价比更好。在这个时点上,股票和其他资产相比,如房地产和债券,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尽管外资今年以来从股市净流出约280亿,但这主要是救急、风险偏好下降的过程,长期来看还是外资进入的过程。”陈光明说。

做长期的乐观主义者。面对近期的市场,很多人都容易有一个疑问:看着市场跌成这样,为什么不卖呢?与此对应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卖了,什么时候买回来呢?“股市底部往往是最恐慌的时候,就疫情而言,恐慌情绪往往不是疫情新增确诊人数达到最高峰的时候,而是增长速度最快时对人们的心理冲击最大,一旦增长速度平缓下来,担忧情绪将会随之减弱。”陈光明说。

陈光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如果从长期来看,即使完全没有增长,GDP零增长,上市公司也没有超越GDP增长的能力,收入零增长,利润零增长,那么现阶段十五六倍的估值,意味着投资潜在回报率约为6%~7%,可以“秒杀”其他主要的资产类别,更何况这样的预测,本身是非常悲观的。按此计算,目前8.4倍的上证50,10.7倍的沪深300,平均10%的静态回报率,可以轻松超越几乎全球所有主要资产类别。“做投资的人为什么要是长期乐观主义者?更重要的原因是科技进步与市场经济相互促进。”陈光明说。其原因在于,科技进步是带来实际GDP增长的核心要素,科技进步可以理解为生产力,市场经济则相当于是制度保障,可以理解为生产关系。当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两者相结合时,即从18世纪工业革命至今,世界生产总值增长了近200倍,繁荣扩散的速度超越过往任何一个时期。

陈光明说,在全球化进程中,效率提升带来财富绝对额的持续上涨,虽然不完全公平,但全球绝大部分人都是受益者。从目前来看,这一机制并未出现大的变化,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效率优先、把蛋糕做大,是永恒的主题。“在持续创造价值、复利增长过程中,所有中间的回调,都是进步过程中的一个回眸。”陈光明说。



每日一基

信达澳银先进智造股票型基金重点投资先进智造主题相关股票,配置比例不低于非现金资产的80%,本产品具备如下优势:

1、更大的新兴产业上行空间

从产业趋势看,科技浪潮有望持续2至3年,投资应当把握科技产业周期的发展主线,本产品将从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两大维度重点投资新兴产业。

2、更加聚焦科技细分领域

中国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成长趋势明确,国产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未来空间巨大,本基金将重点聚焦5G、半导体、云计算、新能源和高端装备五大科技细分领域。

3、更加优质的投资逻辑

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深耕科技领域多年,其特点是坚守价值投资、不追热点、不择时,投资把握产业周期发展主线,持仓分散,行业集中,重点投资于基本面稳健企业,分享企业成长红利。

---------------------------------------------------------------------------------------

【基金经理管理的同类基金: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型基金】成立日期:2015年7月31日;该基金自2015年至2019年上半年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3.40%、-5.91%、39.27%、-16.08%、26.8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1.12%、-8.94%、18.42%、-21.10%、23.18%。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5%+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15%)。数据来源: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型基金历年年度报告,统计时间:2015.7.31—2019.6.30。

基金经理冯明远:10年证券从业经验,现任信达澳银联席投资总监、权益投资总部总监、基金经理,目前管理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信达澳银精华、信达澳银先进智造、信达澳银核心科技四只基金产品。

风险提示: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的表现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投资者全面认识基金的风险特征,听取销售机构的适当性意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详细阅读《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等文件基础上,谨慎投资。请投资者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