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经济已失速。尽管国内复工复产,但全球疫情形势升级,外需陡然消失,供应链中断,进出口也恐将大幅下滑。扩大内需,保增长,稳就业成为当前最急迫工作。

2008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们拿出了四万亿的刺激计划,重点投向了“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基建。2020年,面对此轮危机,我们将拿出什么政策应对?新基建成为共识。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在往前看,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新基建VS旧基建,新基建的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广,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能够更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3月2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发力新基建 培育新动能》的文章。文章指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各地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不断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新基建”到底能带动多大投资规模?招商证券测算:

1、5G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到2025年合计大致在2-2.5万亿之间,从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的带动来看,例如对各类5G应用的带动,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诊疗、政务信息化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累计带动投资规模或将超过3.5万亿。

2、特高压:目前在建和待核准的特高压工程共16条线路,具有明确投资规模的共7条,总投资规模1128亿元,平均每条线路投资规模为161亿,按照这样的平均值来算,目前7条待核准的线路和2条2019年开始开工建设线路投资规模预计共1449亿元,加上目前在建的线路,总投资规模预计为2577亿元,其中2020年开始增量贡献规模至少1500亿以上。

3、高铁、城际轨交: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高铁、城际轨交投资规模的加大将成为托底经济的有力手段之一。根据对线路的统计预测,2020年拟通车线路共14条,其中专线250和专线350各7条,通车有望为3696公里,对应投资规模为6207亿元。

4、充电桩:预计2020年充电桩规模上限/下限将达到177亿元/140亿元,2025年充电桩规模上限/下限将达到1290亿元/770亿元,2020-2025年累计规模CAGR达到48.8%/40%,2020-2025年新增规模CAGR达到50.3%/25%,因此从2020年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增投资规模达700-1100亿。

5、人工智能:相关底层硬件和通用AI技术及平台的基础设施投资至2025年累计规模预计达2000亿元左右,其中AI芯片新增投资规模预计累计增加800亿元左右,机器视觉领域新增投资规模累计增加250亿元左右,因AI带来的云平台/数据服务/OS新增投资规模累计增加1000亿元左右。

6、工业互联网:预计20至25年历年新增投资规模合计在6000亿-7000亿之间。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