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国内享有盛名的经济学家——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经济学家姜超;一个是国内大型基金管理公司的投研掌舵人——汇添富基金分管投资的副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袁建军。他们会怎么看待当前复杂的疫情和经济环境?

一场大佬级的对话,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资产可以一枝独秀,未来中国风景独好。


姜超:坚信未来中国风景独好

海外:三个潜在危机值得关注

第一个危机是流动性的危机。2月中旬,美国股市结束了十年长牛出现了下跌。2月下旬,美国的债券市场发出预警信号:高收益债开始出现见顶回落,收益率开始大幅度上升。

2月下旬到3月初,外汇市场开始给出信号,新兴市场货币出现了贬值,美元升值,部分发达国家货币也出现了贬值。最后是黄金市场给出了信号,黄金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落。当所有资产出现无差别下跌的时候,确实流动性危机已经发生了。


但3月份美联储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最开始是零利率,随后宣布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宣布不限量的量化宽松,然后开始买入风险资产。

随着美联储加大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 3月19日以后,美元指数重新开始回落,美股出现了反弹,美债收益率重新下降,黄金也是重新上涨。资产不再是全面下跌,资产波动性有所恢复,流动性危机短期得到了缓和。但后续我们还需要观察。


第二个潜在的危机是债务危机。全球有三个市场存在潜在的债务危机的风险。

第一是美国的企业债市场。而我们认为,随着美联储直接上场,这一次应该不会爆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第二个是欧洲市场。相对美国,欧洲的问题更难以解决。欧洲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欧洲的企业部门的债务很高,另一个是欧洲的政府部门债务也很高。

近期,很多欧洲著名的银行突然暂停了股息的发放,说明欧洲的监管当局警惕欧元区的风险,提前开始筑起这样一道防线,提高银行储备风险拨备的能力。说明欧洲债务问题确实可能是比较值得我们去重视的。


第三个是新兴市场。新兴市场今年平均汇率贬值的幅度达到10%,如俄罗斯、墨西哥、南非和巴西这些较大经济体汇率贬值幅度已经达到了20%。(数据来源:海通证券)市场已经开始担心他们所谓的偿债能力的问题。

总之,美联储开始新一轮量化宽松后,美国人相信可以避免在美国爆发债务危机,也就是可能不会出现新一轮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但是不排除会在欧洲或者在新兴市场出现区域性的债务危机,未来需要高度警惕。


第三个潜在的危机是经济危机。

怎样理解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本次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极高,目前又没有疫苗等方式控制,只能靠相对比较原始的办法,就是做社交隔离、交通管制。这种方式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从中国的经验看,我们已经为疫情付出了巨大的经济的代价,前两个月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降幅都是超过了20%。

好在这个代价已经过去了,我们控制住了疫情,经济开始恢复。而目前主要的问题在海外。美国每周初次申请失业金的人数是从20万跳升到了600多万,很多美国的专家预测美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单季的降幅可能会超过20%。(数据来源:海通证券

这一次到底是经济的一个短期回落还是新的一轮全球的大萧条?我们认为,这不是一次新的大萧条,只是经济暂时性的大幅度回落。


中国已经向全球证明只要认真地去采取管制和隔离措施,疫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3月中旬开始,基本上欧美这些国家开始采取管制措施。

最新的数据显示,欧洲的疫情已经开始得到控制,美国也开始管制以后,相信美国的疫情也有希望在4月上旬达到一个顶峰。

在欧美国家第二季度的疫情应该也有希望得到控制,下半年的经济应该还是有希望重新恢复。只要美国经济今年下半年恢复到正增长,美国全年经济的降幅还是有希望保持在5%左右。(数据来源:海通证券

所以目前我们还是认为这一次疫情冲击是特别大的一次性冲击,但是不至于出现全球新的一轮大萧条。


中国:坚信未来中国风景独好

中国不用担心危机,同样从三大危机角度来看。

首先来看流动性,目前中国利率水平都位于最近五年以来的最低点,甚至有的是十年低点,充分说明中国目前流动性非常充裕,并没有出现海外出现的流动性危机。


债务危机是海外关注的重点。单纯来看债务率,中国是250%左右,跟欧美比较接近,但是债务率的结构与欧美有差异。首先中国的居民部门以及政府部门的债务率都是50%左右,低于欧美国家。企业部门债务率高达150%,指标高于欧美。

但企业外债占比非常低,只要内债流动性偿付没有问题,外债没有大的违约风险。此外,中国的企业债80%-90%都是国有企业的债务。企业发生违约的时候,通常并不是以企业破产或者倒闭的方式去解决,很多时候是以银行续贷的方式来延续,债务风险变成了我们的金融体系的风险。

而目前流动性非常充裕,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目前处于历史高位,坏账拨备率也处于历史高位。只要我们的金融体系目前没有问题,爆发企业部门债务危机的概率应该是很低的。所以中国也不会有债务危机的风险。


中国是否有经济危机的担忧呢?我们的经济是有压力的,主要的压力目前是来自于外需,第二季度挑战非常大。

但中国外贸依存度相比于十年以前已经发生了明显的下降,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的出口占到GDP约1/3,但是去年我们的出口大约只占GDP的1/6,我们的出口依存度已经比十年以前降了一半。

此外,中国的出口有一半在亚洲,欧美占比其实只有1/3,而亚洲的疫情控制得相对比较健康。中国的出口在下半年应该还是有希望回到正增长,全年来看出口对我们经济的拖累可能还是有希望控制在1%左右。


外需压力很大,但内需目前来看是充满希望。

上周政治局会议当中提出了一个大的方向,未来我们要扩大内需,政策作为辅助,财政和货币政策都还是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前我们的货币政策相比于美国依然比较克制,同时更加灵活;我们的财政政策确实空间相对更大,可以起到一个杠杆的作用,去托底疫情所引发的经济下行。

如何理解政策托底经济?托底的方向会和2008年有所区别。当时的4万亿主要的重心是搞投资和生产,这一次的政策应该首先是去稳消费。目前消费有两个重要的支撑:一个是来自于我们的城市化,另一个是居民收入提高以后也会有一个消费的升级。

另外,基建投资还有回升的希望。在2017年开始的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在过去的两年中国的基建投资已经连续两年没有什么增长,这次不会重演2008年的4万亿刺激基建投资增速回到30%-40%,但回升到10%其实还是蛮有希望的。

科技和医药投资这一部分也是非常有希望的方向。

房地产投资方面,房住不炒这个基调没有变化,不会重演2015年地产政策的全面放松。

但结合中长期来看,很多中小城市过去两年已经放开了户籍的限制,随着三四五线城市人口增加,做一些地产政策调整符合长期发展的规划。所以地产市场70%以上的三四五线城市销量应该还是可以回升的。预测今年地产市场的销量和投资有望和去年基本持平。

中国经济今年还是有希望实现3%-4%的增长,在全球衰退的风险下,这个增长速度非常不错。

今年下半年如果海外疫情得到控制,我们可能内外需会全面恢复可以走出这样一个全年稳步回升的形态,不一定是V型反转,U型走势还是可以期待的。

总之, 虽然疫情确实压力很大、冲击很大,但中国在全球第一个控制住了疫情,并且通过相对比较审慎的政策组合,释放我们的增长潜力。我们资本市场本身的估值也比海外要便宜,所以经过这一次的冲击之后,人民币资产相对于海外应该还是有长期配置的价值。我们坚信未来中国还是风景独好。


袁建军:不要浪费危机创造的机遇

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问题是衰退多久?我们认为,大萧条的可能性不大,欧美发达国家后续将走出U型复苏。

这次疫情中,中国股市在全世界大型股票市场里面的表现是一枝独秀,除了中国的产业链没有中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A股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高,中国的A股市场是海外的风险敞口最低的市场之一。


各位投资者要判断股市什么时候可以入市、什么时候可以加大投入,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判断。


第一是宏观风险。中国的宏观经济没有大问题的,后续还有很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可以发力,还有巨大的内需市场,宏观经济具有较强稳定性。

第二是流动性,现在的流动性是很宽松的。

第三是风险偏好,2018年经济工作会议对资本市场的定位是为投资者服务,2019-2020年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资本市场的改革举措,都是盘活资本市场。从这点来说,我们对股市有信心。

第四是估值。现在的估值水平和中国的过去的历史相比,已经脱离开了1.5倍标准差以外,应该说从估值的水平是极具吸引力的。

结构性的机会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科技创新,一个是行业整合。

总之,对中国的股市,要研究整个市场,也要研究投资机会在哪里。我认为,永远不要浪费一次危机,这次危机创造了很多优秀资产的低点,对投资来说,反而是值得珍惜的一个重大机遇。只有恐慌的时候,危机中才会酝酿着机会。

风险提示:本文涉及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当前时点的看法,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所涉观点和判断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内容仅用于沟通交流之目的供您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