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资本市场对直接融资的渴望,反倒给投行业务创造了逆势上涨契机。

日前,中证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133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3.30亿元,同比微降3.5%,而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却实现96.58亿元净收入,相比于2019年一季度的66.73亿元,同比逆势大增44.73%。

由于2019年IPO与债权承销均创下近年新高,券商投行业务2019年顺利实现丰收。而目前正在加速进行的资本市场改革,也为投行业务的进一步增长打开想象空间。券商中国记者发现,不少上市券商正在将“大投行”战略写进年报,期望通过投行引擎带动其他业务快速发展。

一季度投行业务同比大增

4月22日,中证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证券业经受住了国内外疫情的冲击考验,总体运行平稳。

根据证券公司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数据统计,133家证券公司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83.30亿元,其中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96.58亿元,同比增长44.73%,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13.61亿元,同比减少35.04%。

如果以“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来估算券商投行业务净收入,则一季度133家证券公司共实现投行业务净收入110.19亿元,相比于2019年同期的87.68亿元,同比增长25.67%。

有分析人士表示,虽然受疫情影响,不少并购重组项目被迫推迟进展,使得券商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出现下滑。但监管鼓励抗疫专项债、再融资政策宽松等利好因素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承销保荐的业务机会,对投行整体业务收入形成了支撑。

2019年投行收入同比上升30.46%

同样根据中证协的统计,2019年度133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4.83亿元,其中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377.44亿元,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105.21亿元。简单估算,2019年投行业务净收入为482.65亿元,同比上升30.46%,投行业务收入占比13.39%,下降0.5个百分点。

而截至目前,共有31家上市券商发布了2019年年报,对比来看,上市券商的投行业务呈现出以下两大特点:

特点一、龙头券商壁垒优势显著

在31家上市券商中,共有中信证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国泰君安4家公司2019年投行业务收入超过2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更是以44.65亿元的绝对优势位居榜首,同比增幅也达到了22.70%。

与此同时,还有14家上市券商2019年投行业务收入不超过5亿元,其中华林证券红塔证券两家次新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甚至不足1亿元。

换句话说,已有数据统计的31家券商2019年共实现投行业务收入324.96亿元,其中排名前五的龙头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合计161.47亿元,占比高达49.69%;而排名后10位的中小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合计仅有24.38亿元,占比仅有7.5%。

特点二、部分中小券商业绩弹性大

而从业绩增速角度看,部分中小券商则在2019年表现出极强的业绩弹性。例如华西证券2019年投行业务收入为5.2亿元,相比于2018年的1.67亿元,同比大增211.38%, 营业利润率同比增加45.91个百分点。

华西证券对此表示,2019年公司快速响应新的市场变革,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业务战略方向和实施思路,不断强化专业团队及人员引进,对股权融资业务、并购重组业务注重行业研究形成特色,对日渐丰富的债券业务新品种积极尝试快速占据市场,同时坚定落实四川根据地策略,具备区位优势。

华西证券并不是唯一的案例,南京证券华安证券中原证券2019年的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幅同样超过100%,且3家公司不约而同地在年报中提到了持续加强团队建设、重视行业研究特色、把握科创板等市场机遇、立足地缘区域优势等共同特点。

“投行业务是非常依赖人的牌照业务。”有资深券商投行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对于中小券商来说,如果能够把握好政策带来的市场机遇,挖来具有实力的投行团队,那么公司投行业务将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发展。这不仅有利于营收增长,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品牌形象,开拓并维护了新的客户资源,无形中带来了更多的其他业务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2019年是近几年难得的投行丰收年,同样也有多家券商报告期内不进反退,其中华林证券2019年投行业务收入仅有0.91亿元,同比下滑60.43%。华林证券在年报中表示,当前券商投行业务分化趋势愈加清晰,项目资源进一步向大型券商集中,中小券商竞争难度加大,业务压力大幅提升。

券商争相推行大投行战略

“受益于《证券法》落地,未来注册制的推广,可能依次在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分三个阶段有序推出以实现改革,投行将驱动行业上行空间打开。”长城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刘文强认为,中期着眼科创板、注册制及风险指标松绑等政策红利,科创板上市进程稳步推进,市场对科创板的热情与关注度处于高位,有利于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进一步发展。同时深交所将推进创业板的改革,加大有效金融供给。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券商已经看到了投行在当前行业背景下的业务空间。例如申万宏源就在2019年年报中提到,未来将继续加强“投资+投行”战略协同,围绕实体经济需求,提升投行业务承揽开发能力,做优做精并购重组、固定收益投资、直投股权投资等业务。

国元证券则在今年初大胆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将新三板、国际并购等业务全部纳入投行总部,以期充分利用投行业务优势,在“投行+”模式上挖掘更大的潜力,为实体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全方位服务。

而对于中信证券这样有望成为“航母券商”的公司来说,“大投行”概念早已扩展到更远的国际范围。在2019年年报中,中信证券表示,公司旗下的海外业务平台中信里昂,分支机构遍及英、美、澳、东南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研究覆盖超过1000家“一带一路”区域上市公司,是在“一带一路”区域拥有最多当地分支机构、研究覆盖、销售网络和清算交收基础设施的中资证券公司,也是全球范围内与“一带一路”倡议契合度最高的投资银行。


来源:券商中国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货币基金投资不等同于银行存款,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