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很多小伙伴都在说,手里的医药和科技好像突然间就不香了。

确实,上半年趴在地上的金融、地产、周期这两天大幅上涨,而医药和科技却落在了最后。

手里的医药、科技突然不香了,市场风格要切换?

数据来源:Wind,小基快跑

和上半年的情况相比,完全反了过来。

手里的医药、科技突然不香了,市场风格要切换?

数据来源:Wind,小基快跑

上半年微跌的上证指数,这两天也突然暴走,剑指3100点,两市成交量也再次突破了1万亿。

市场风格是不是要切换了?

周期投资达人邹曦给出了他的答案:

邹 曦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金融学硕士,19年基金行业从业经历,13年投资管理经验。

2001年2月加入融通基金,历任行业分析师、宏观策略分析师、基金管理部总监、研究部总监、公司权益投资负责人。

现任融通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融通行业景气等基金的基金经理。

邹曦担任融通行业景气基金经理以来(2012年7月3日至2020年6月30日),任职回报高达225.5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61.94%,年化回报15.89%。

市场可能在未来1-2个月,转向盈利驱动

目前市场主要的驱动力是流动性,之前判断流动性驱动将会在6-7月份告一段落,但目前市场上行的节奏和结构均反映仍处于流动驱动比较明显的状态,时间比预想要长。

但是这个流动性驱动没有明确市场未来的方向。

历史上看,A股一般在1~3月份是一种布朗运动即无序的状态,而到4~5月份方向会逐渐明晰,因为这时根据一季报、年报的脉络和线索,企业盈利的好坏和经济的变化会看得比较明白。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经济在5月份两会以后才真正进入全面运转的状态,所以可能在7~8月份上市公司发布半年报前后,市场未来一段时间的方向才会比较明朗。

社融在过去三个月释放得非常快,给经济体注入了很强的流动性,无论从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以及经济本身运行的状态来看,脱虚向实都具备一定的条件。

从经济有序转动、出口好于预期、以及房地产和基建的恢复速度来判断,市场的转折点可能在未来1~2个月出现。

这个转折点在于从流动性驱动转向盈利驱动。

某种意义上讲,目前流动性驱动的行情与2015年5~6月份比较像,但现在系统性的泡沫不明显,所以即便出现了资金的脱虚向实,对大盘的冲击也可以忽略,更多会体现在结构上。

目前市场上科技、消费和医药的结构性行情,在后续市场从流动性驱动转向盈利驱动后,可能会发生变化。

手里的医药、科技突然不香了,市场风格要切换?

周期板块的会反映得比较充分

怎么来把握市场的结构?

我在3~4月份就已经讲过 “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延续的时间比想象的要长,“现实世界”比想象的晚到。疫情的反复让虚拟世界延续。

北京疫情在有过武汉教训之后,应该会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这个事情也是短暂的,

未来1~2个月,我们会从虚拟世界迈入现实世界。

“虚拟世界”更多来自于逻辑推导和惯性。惯性就是大家对科技、消费、医药的持续性和固有的认识,现在有很多个股或行业的基本面短期得不到证实,都全部推到疫情上,所以这时以固有的惯性或者逻辑推演,可以在流动性驱动下演绎到非常极致的状态。

目前科技、医药和消费的行情有两方面属性:

一方面是不断得到证实的、结构性的产业趋势非常强,即便没有流动性推动,本身也具有很强的动力,例如TWS、云计算、医药、免税概念的一些个股;

另一方面是无法证伪,利用既有的一些理念,在流动性的驱动下表现得非常强劲,例如白酒、医药大部分的龙头股、以及科技中的5G相关资产。

给它们做盈利和估值的判断,有的人已经在用2021年的盈利,在虚拟世界里面,这无法证伪,因为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推到疫情上。

展望“现实世界”,回到以盈利驱动的状态,或者盈利要与估值匹配。

我们在长达5~6个月的虚拟世界中想象的那种状态能不能够佐证?是证实还是被证伪?

在三季度将会面临现实世界,基本上可以有比较明确的结论:

现实世界未来1~2 年有较大概率能够持续的风格板块,是周期投资板块。

目前各种宏观先行指标,例如国债收益率已经在反映经济将会进入比较良性的、温和的复苏状态。

从PPI的角度来看,未来的上行基本上是比较确定的事情。PPI在去年就处于上行阶段,国内外疫情的共振将这个上行趋势打断,现在随着经济的自然恢复,大概率将进入正常的上行状态。

PPI上行的先导指标7天回购的利率已经明显处于大幅上升的状态,加上人民币汇率重回7.1以下,都表明了整个经济恢复的良性状态。

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看,对周期板块整体也是相对有利的。

货币政策处于中性偏宽松状态,引导利率整体下行以及进入实体;

财政政策包括地方专项债以及抗疫特别国债,大部分用来投向基建,都是比较明确的格局。

整体而言,在PPI上行的过程中,周期板块的会反映得比较充分。

手里的医药、科技突然不香了,市场风格要切换?

情绪到了极致状态,转换必然出现

周期板块目前的表现更多来自于情绪,科技和消费也是如此。

科技、消费里面涨得好的是龙头,二三线个股的稍微差一些;

周期股表现差的是龙头,表现好是一些二三线个股。这些二三线个股的涨幅甚至能比上科技消费的龙头股,背后的逻辑来自资金的属性。

比如大家看好消费,那就会坚守住龙头,所以龙头会表现更强;消费股中的二三线个股反而不一定会表现强势,因为大家其实已经看到了这些二三线个股的基本面有瑕疵。

在周期板块里,大家对周期的景气状态,包括机械、重卡、水泥这些行业的持续性已经开始有认识。但这个时候因为整体又不看好周期,对周期的情绪是非常谨慎的。如果在过去三年已经都持有了一些周期龙头公司,从资金流动性的角度来讲,它就会卖出这些周期的龙头公司。同时,反而因为一些二三线的周期公司已经具备了与核心资产同样的属性,大家对二三线公司不排斥,因为它的市值比较低,很多是从几十亿开始涨起来的,向上空间似乎更大。

所以从消费、科技和周期在龙头股和二三线公司表现的不同结构,也能看出现在大家的情绪处于一种非常极致的状态。

那么情绪什么时候可能扭转?

我做策略分析喜欢用四个要素——盈利增长、估值、流动性以及情绪。

针对情绪的一句话就是,

情绪是短期的,而且往往是错的。

从情绪的角度来讲,现在到了非常极致的状态,转换必然会实现。三季度或许就是这么一个时间点。

第一,风格从流动性向盈利转换,因为半年报对盈利超预期或低于预期必然都会有所显现,或证实或证伪,半年报会对盈利的方向有指引,类似于正常年份里看一季报。

第二,三季度大量基建项目会落地,对周期的会是有利推动,尤其对有的一些周期投资相关行业,本来就有结构性的产业趋势驱动,再加上基建项目落地的推动,行业的YTD有可能加快,高点尚未出现。

第三,三季度本身就有季节性的反应,对一些周期行业来讲,可能会是“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状态。

邹曦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对周期股研究比较透彻的基金经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