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人类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地震引起的震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给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历次震害调查表明,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源于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倒塌以及由此引发的次生灾害。因此,世界各国的建筑工程师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建筑防震抗震的研究,其中,建筑隔震技术成为建造高性能防震建筑物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建筑抗震理论是从20世纪初才开始建立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新西兰、日本、美国等多地震国家对隔震技术开展深入、系统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建筑隔震技术的研究,并在美、日、法、新、意等20多个国家修建了数百座隔震建筑物。
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影响,是个地震多发国家。据统计,我国大陆7级以上的地震占全球大陆7级以上地震的1/3,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2;我国有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6度及6度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9%。我国几个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和云南、四川西部,华北太行山和京津唐地区,新疆及甘肃、宁夏,福建和广东沿海,台湾地区等。据统计,我国30个省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个省份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12个省份发生过8级地震。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大部分地区处于地震带,长期饱受地震灾害的困扰。云南省全部国土面积都处于6度及以上的地震烈度设防区,其中7度和8度设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8.6%,加上9度区,占总面积的84%,设防区面积之大,烈度之高,居全国首位。(数据来源:云南省地震局)
另外,同等强度地震下,发展中国家由于抗震技术落后,其受到地震的损害比发达国家更严重。在大地震中,发达国家的伤亡人数仅为发展中国家十分之一左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房屋建筑物大量采用隔震技术,从而提高了房屋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因此,在我国研发和应用建筑隔震技术更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需求。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开始重点关注橡胶隔震支座技术。1994年5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权威专家将这个隔震居民楼的建成誉为“世界建筑隔震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2001年,建筑隔震技术与消能减震技术写入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标志着隔震技术在我国的重要发展。最近三年,全国房屋建筑减、隔震行业的容量有增长趋势,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全国累计已建成的减、隔震建筑分别增加了21.69%、18.55%和25.13%。其中,2015年,减震建筑增加了55.17%,隔震建筑增加了19.50%;2016年,减震建筑增加了60.00%,隔震建筑增加了15.03%;2017年,减震建筑增加了90.74%,隔震建筑增加了17.38%。近几年,随着政府对于隔震行业的法规规范和政策扶持,国家对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视和隔震技术宣传普及度的提高,未来隔震技术推广和应用总体呈上升趋势,整个行业处于平稳成长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属于典型的朝阳产业。
减隔震技术是全球新兴、成熟的抗震技术,是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重点推广应用的建筑抗震技术,目前日本是应用最多的国家,已建成9,000多栋隔震建筑,1,000多栋减震建筑。2018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的“中日建筑抗震技术人员培训项目”会议上日本免震构造协会国际委员会委员冯德民指出日本3.11大地震后新增60米以上高层建筑100%采用减隔震技术。我国建筑减隔震市场,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统计,2017年全国累计已建成减、隔震房屋建筑分别为824栋、4,295栋,当年新增减、隔震房屋建筑分别为606栋和1,436栋,国内减隔震建筑新开工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41%左右的国土面积处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同时,这些地震多发地区往往又是人口密集地区,地震对这些地区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害更加严重。建筑隔减震产品有利于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措施和抗灾能力,能有效减少地震对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害。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于隔震技术的应用不足,远落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对于隔震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现实需求体现了隔震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政策护航行业发展。2019年10月,司法部已完成《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意见征集工作,其中明确规定“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等公共建筑应当采用隔震减震技术”。未来随条例立法的落地和行业标准的趋严,建筑减隔震技术有望在全国实现大范围推广应用。
机会分析:建筑隔减震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利于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措施和抗灾能力。随着国家对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视和隔震技术宣传普及度的提高,以及强制政策的实施起到的示范和鼓励作用,未来隔震技术推广和应用总体呈上升趋势,整个行业处于平稳成长期,市场前景广阔。尤其近几年来,许多国家针对隔震行业陆续推出强制性法律法规和支持性政策,进一步刺激了行业的需求,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抗震工程立法推进顺利,预计减隔震技术将在公建领域加大强制执行力度,行业空间有望扩张10-20倍。
300767震安科技:公司成立之初立足于云南,是国内建筑减隔震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全国市占比约30%左右,该比例领先行业较多,当前在建隔震新产能6.2万套,唐山子公司拟投减震与隔震新产能分别各3万套。形成了以建筑隔震咨询及隔震设计为引导,建筑隔震产品为核心,并提供隔震产品安装指导、更换、维护的全周期产品服务体系。未来随着行业标准的趋严,公司的全国性布局或将迎来收获期。公司根据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划分积极进行战略布局,逐步形成以首都圈、长三角、新疆和珠三角等区域为代表的全国性布局,为拥抱减隔震行业的快速发展做足准备。公司现有产能3.67万套,预计21年新产能投产后将大幅增加生产能力。目前公司在唐山的智能化减隔震装备制造新基地已正式开工,随着新产能的推进及投产,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产业政策风险、税收优惠风险等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