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区块链和比特币闯进人们生活之后,有关二者谁为“父”、谁是“子”的辩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在探讨到底“父”“子”之前,小编想给你讲一则神话故事。

《山海经内经》曾经记载这样一则故事:“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侍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腹生禹,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岛。”

这是《山海经》中的一则关于治水的神话故事,故事讲得是什么呢?大概意思是说,大水漫上天际,鲧盗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违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让祝融在羽山近郊杀死鲧。鲧的遗腹子禹,采用疏导法来治水,最终平定水患。

其中的内涵,一个是涉及到是用旁门左道治水、还是用老子的“上善治水”。鲧治水九年,以失败告终而失性命。禹则花费了13年而功成,并承继人王之位。

在这个治水的神话故事里,一堵塞、一疏导,一失败、一成功,在两代人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4000年前,那个少数人还处于“人似神”而具有超常法力神通的时代,我们可以解析到神通法力这个两刃剑的作用力是什么,如何才能使神通法力避免错误应用。唯一的答案,便是以百姓之心为心,尊道贵德而行。

用这则故事类比如今的区块链和比特币的关系再形象不过。

那么比特币和区块链究竟谁“父”谁“子”呢?证券日报金融机构中心编写的一本区块链专业科普读物《与未来“链爱”——走进区块链王国》中有着更为丰富和形象的描述,今日,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

现在普遍的看法是,随着 2009 年 1 月 3 日比特币“创世区块”的出现,区块链技术得以诞生。因此,比特币是“父”,区块链才是“子”。不过,在中本聪发表的《白皮书》中并没有“区块链(blockchain)”这个词,有的只是“区块(block)”和“链(chain)”的概念,至多是两个词的连用,即“chain of blocks”的表述。

在比特币呱呱坠地之时,对于比特币底层技术的称谓就叫“比特币(Bitcoin)”,只不过开头的英文字母是要大写。由于此后比特币沾上了违法、骗局、传销等“恶习”,渐渐地人们只好将其所有的底层技术(比如时间戳、工作量证明机制、非对称加密等)合并起来,变成了区块链一词(Blockchain)。在中国,“一代矿霸”吴忌寒于 2011 年翻译中本聪白皮书时直接把它译作了“区块链”。前文中我们曾谈到过,2014 年至 2016 年出现过一阵“区块链不是比特币”的说法与实践,尽管当时的实验效果并不好。2017 年比特币上涨至每枚20000 美元引发的财富效应,强烈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但接下来的瀑布式暴跌也深深刺痛了人们的内心。不少人开始了认真的反思:虚火旺盛的比特币是创造财富的“天堂”,更是收割“韭菜”的“地狱”。

随着虚拟币市场近乎疯狂的野蛮生长,各国尤其是中国也开始加大了对ICO 的各种监管,“币链分离”呼声响起。

2018年比特币的硬分叉再次给加密数字币市场带来震荡,这再次刺激了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币与作为其底层技术的区块链的分道扬镳。从此,互有“鄙视感”的币圈与链圈格局形成。币圈人士以币价为生,忙着挖矿、交易和炒币,梦想着一日暴富。链圈呢?则以技术为生,整日闷头开发,愿景是希望从自己手中诞生出诸如BATJ式的独角兽。其实,笔者认为,生硬分成币圈和链圈两个圈子并不太科学。链圈是币圈的基础。脱离链圈,币圈就容易成为一个击鼓传花式的游戏。而币圈是链圈价值的外在体现,也是链圈发展的经济与资本命脉。如果链圈缺少了资本的支持和助力,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也只能是蹒跚前行。对此,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人民网区块链研究院特聘专家何平却有相反的说法。他说,在中国,链圈和币圈相互分离极为正常。当然何平是从监管当局的角度谈的,因而也不无道理。由于后面的章节还会谈到,在此就不多赘述了。

“币链分离”的现实表明,比特币泡沫逐渐刺破之际,以区块链应用为切入点,以建构行业运行逻辑为落脚点,区块链技术正在找寻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区块链技术在诸如金融、保险、医疗、政务等领域的应用,加上比特币和上千种虚拟山寨币的诞生以及有望很快出炉的主权数字货币等情况的出现,反而印证了区块链不是“儿子”,恰是“老子”的行业地位。比特币与区块链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起来。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区块链就是“老子”,比特币才是“儿子”。笔者的好朋友郑磊博士就持有这样的观点。他在其编著的新作《区块链+时代:从区块链1.0到3.0》一书中称,普通大众眼中只看到了比特币这种区块链超级应用,反而忽略了这个“币”所采用的技术本身,即时间戳、工作量证明机制和非对称加密等特征。因此,区块链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是上述技术的集合,它是“元技术”,是后续一些相关连接技术之母。之所以比特币比区块链更为出名,更为家喻户晓,甚至入选过《咬文嚼字》2019年十大流行语,就是因为它与“金钱”,与“财富效应”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他最后强调说,“现在到了给幕后英雄‘区块链’正本清源的时候了。比特币和区块链之间的关系,本来应该是儿子和老子之间的关系。把儿子说成是老子,这种做法显然有悖情理,非常不妥。”无独有偶,早在2018年,润米咨询董事长、互联网转型专家、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刘润先生受邀参加一个区块链论坛。他以“传说中的‘区块链’本人”的名义,作了“我是‘区块链’本人,我儿子叫比特币,我要给你们介绍我的家族……”的有趣演讲。为此,刘润还为家族成员画了一个“族谱”,见下图:

刘润所述区块链相关家族成员“族谱”

从上述“族谱”看出,区块链的父亲是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名字叫做“去中心化”,母亲则叫“互联网”。父母共生下他们八个子女,区块链属“老七”。比特币是他生下的儿子,2017 年曾掀起加密数字币市场“一地鸡毛”的 ICO,则是他的亲侄子。对此,也有人在网络上称,不同意刘润的这种观点。另外,我们还发现,作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针对区块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区块链不过是一些陈旧技术的组合。”此话至少给人的感觉是,盖茨是在支持区块链“老子论”的,毕竟作为 IT 界的大牛,他公开讲出的话也不会是随意脱口而出的。

就目前来看,区块链和比特币谁“父”谁“子”的辩题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此辨题要有一个让绝大多数人信服的答案,实在太难了。

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这些肯定是没有疑问的。没有区块链就没有比特币,没有比特币及其走红也就没有区块链后来的发展与未来,也应该是确定的。既然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父子关系,或许鲧禹同体又为父子 a 的关系能说明这一切。如果这种说法不好理解,或许像“比特币是鱼,区块链是水”“区块链是土地,比特币就是庄稼”等说法能有助于大家理解。不管如何,只要扒开比特币的“皮”,肯定能看到区块链的“骨。

《与未来“链爱”:走进区块链王国》

马方业张志伟徐天晓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20年6月出版

“本文摘自《与未来“链”爱——走进区块链王国》,更多具体内容请关注此书。该书由《证券日报》社副总编辑马方业领衔编著,证券日报社金融机构中心部张志伟、徐天晓、邢萌、李冰、王宁、吕东、苏向杲、彭妍、余俊毅等参与编写,近日已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编辑:李 冰  值班主编:李 文 终审:马方业/张志伟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