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牛基投资社)

前两天,一位朋友跟小广分享了一条新闻:

美团点评已经成为国内仅次于阿里、腾讯的第三大互联网巨头。这位朋友无不遗憾地说:都说投资要选自己身边常见的、熟悉的公司,你看,日常购物我用的是天猫、京东,跟亲朋好友交流用微信,平时吃喝玩乐就用美团,可惜啊,这些公司都不在A股上市。虽然有些公司现在已经从美股“回归”到港股市场了,但想投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听到这位朋友的“吐槽”,小广颇有感触。之前,港股还因为表现不佳而被嫌弃;现在因为国内互联网巨头陆续集聚在港股市场,不放过每一个“掘金”机会的投资者心思又开始活络起来了。

今天,小广就跟大家来聊聊港股投资的那些事儿~

大多数人认为的港股:

低估、表现不给力

说起对港股的第一印象,很多投资者的答案是:低估蓝筹股集中地。

港股两个代表性指数——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从成分股的总市值上看,金融十房地产合计占比均超过48%,接近一半江山,以致于有不少小伙伴认为港股=金融地产。根据海通证券的统计,截止7月31日,A股金融PB(LF,整体法)为1.00倍,房地产为1.38倍;而恒生金融业为0.66倍,地产建筑业为0.76倍。两相一对比,港股低估值的优势就很明显了。低估是低估,不过港股过去1年多以来的表现,却让投资者们有点小失望。2019年,全球股市大反弹,恒生指数涨幅仅为9%,排名垫底;2020年以来,恒生指数涨幅仍为负值,而沪深300已经涨了16%

数据来源:choice,日期截至2020年8月25日。
风险提示: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实际上的港股:新经济悄然崛起

既然港股的表现这么不给力,那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把目光投向港股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港股“今时不同往日”了,新经济代表的公司在港股的分量越来越重。除了腾讯、美团、小米等本来就在港股上市的国内互联网龙头企业,还有像阿里、京东、网易等中概股陆续回归港股二次上市,可以说港股现在集聚一大批我们耳熟能详的公司。正如开头的时候,小广的朋友所言,这些公司的产品已经渗透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身就自带“聚光灯”体质,所以大家的关注就多了起来。当然,一众股民基民都是用脚在投票的,表现要是不够好,知名度再高也没用。今年以来,港股新经济的代表性指数——恒生港股通新经济(代码:HSSCNE.HI)涨幅达到了29%,不仅将港股的两大代表性指数远远甩在后头,甚至还超越了美股的纳斯达克指数。

数据来源:choice,日期截至2020年8月25日。

风险提示: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再来看看长期的业绩,过去5年,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涨幅近79%,而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仅为19%和8%,仍然是新经济指数胜出。

数据来源:choice,统计区间为2015年8月25日至2020年8月25日。

风险提示: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港股怎么投?

看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开始心动了:如果想要投资港股,应该怎么做呢?

一般来说,投资港股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1、开通港股账户

这种方式需要投资者拥有一张香港银行卡,还需要本人到指定地点亲自开户

2、利用国内的证券账户,开通港股通权限

这个权限不是想开通就能开通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前二十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

光是这个门槛,就阻挡了一大批投资者。

3、借助港股基金

港股基金主要投资港股一般1元或10元起购,门槛低,人人都够得着。

而且,港股市场的规则跟A股的有很多不同,例如港股不设涨跌幅限制等等,这对投资者的专业能力要求就更高了。所以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港股基金是参与港股市场的好方式。同时,小广要提醒大家,正因为港股跟A股的规则不一样,我们在挑选港股基金的时候,尤其是主动管理型的港股基金,一定要留意基金经理在港股投资方面的经验。如果基金经理过往的港股投资有业绩来支撑,那就非常值得考虑啦!

(文章来源:牛基投资社丨本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