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舒

头两天,看到有网友在吐槽,说晚上出来的基金净值和估值差异很大


这剧情看得云舒好想笑,也发了一条吐槽文,观众大大的回复就更好玩了,比如:

净值比估值低就说偷吃,净值比估值高的时候完全忘了一样,这就是人性。

也有老手明白事理:

说那些的都是新手,资金银行保管怎么偷吃?持仓一季度更新一次9月都第三个月了,肯定有变动,就算没变动,估值估的前10重仓股也只占全部持仓的一部分而已,肯定有误差。

所谓估值,其实估不准

云舒觉得,所谓基金盘中净值估值,不准是大概率,准是运气。

随便抓个基金举个栗子,兴全轻资产9月18日盘中估值,估值涨1.95%:


天天基金估值涨1.70%:





当然,9月18日当天实际涨幅是2.05%——这个才是基金公司官方的准确数据。

盘中估值为什么不准

所谓盘中估值,也就是各个基金销售平台,根据最新一期基金披露的仓位和前十大持仓,以及当天大盘和重仓股的走势模拟出来的一个估值。

但是,这个估值模型的前提假设(也就是漏洞)是当时的持仓和现在不变。

然而,这并不可能。

目前能看到的持仓数据是截止6月30日的二季报数据,主要指标是股票仓位、各行业分布、前十大重仓股的比例等等。如果仅按照这些数据,估计6月30日的涨跌幅也是存在一定偏误的,毕竟基金持仓分散,前十大之后的持仓也有不小的影响力。

何况还有最重要的,6月30日到现在都多久了?二季报披露时到6月底差不多也都一个月左右。等到这些都公开了,事实上的持仓已经变了。

毕竟,基金经理在调仓换股,股票有涨有跌,基民在进进出出,影响因素太多。

本来就是不准的,平台自己也是声明了的:


估不准怎么办呢

凉拌吧。要估得准的数据都在基金公司内部的账本上,公司内部无关人员也看不到,何况外人。

基金申购赎回,本来就是采取了“未知价”原则,就是下单的时候并不知道价格。所谓盘中估值,无非进行了一次不太靠谱的猜测。所以,不准就不准好了,并不需要在意。

何况,一般当天晚上基金公司就会公布正确的估值,也不在乎这么小半天时间。

对于指数基金而言,毕竟指数都是公开的,直接按照指数涨跌估值就可以了。当然,对于完全透明的ETF,基金公司是主动提供了盘中准确的估值的,学名叫IOPV,因此行情图上一般会看到两条线,一条价格走势,一条估值(IOPV)。这个估值当然是靠谱准确的,在二级市场上买卖ETF,还是需要注意,正常情况下报价不应偏离估值太远。


而对于主动基金而言,持仓如何永远就是一个黑箱,除了基金公司内的知情人外,谁也不知道,个人觉得进行盘中估值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主动基金本来也不是持有一天两天,不在乎一天的涨跌。对于云舒自己而言,决定买入一只主动基金,需要考察相当长的时间,当然买入以后也会持有相当长的时间,对于短期涨跌事实上并不是很在乎,别说估值了,就算每天的净值也很少看,一般一周复个盘,一个月做个小结足以。

对于多数基民而言,多放点精力在工作上,谋求提升自己,或者多赚点钱,比天天盯着净值有意义得多。

你觉得的呢?

相关证券: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