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2020-09-24 ( 周四 )15:30-16:30 wind 3c “地缘政治或将催化新一轮军工行情”会议

主讲人:   黄岳 [国泰基金基金经理助理、上交所ETF合作讲师] 太长不看版:

1.军工板块15,16,17年遭遇戴维斯双杀。但现在整个的军工板块基本面有比较坚实的支撑。因为整个十三五会有很多存量的资金没有用完,今年还有一个突击花钱的原因,所以业绩会有所提升。

2. 面临十四五,对于军工的预期还是比较大的。很多人认为军队建设这一块会纳入十四五的一个重点的规划里面,所以未来整个的ZY层面的国防预算不会差。十九大的时候政府也提出了目标,争取到2035年的时候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

3. 目前整个的估值水平还是在历史中位数之下,尤其从机构持仓的角度来说,机构持仓的占比仍然是很低的。市场目前的顾虑比较多,但是如果真正十四五规划落地了,未来极有可能形成戴维斯双击。

军工整体行情

今年整个军工的行情,从年初以来看的话其实还可以,但是它绝大多数的涨幅都是在7月7月之后,最多的时候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面涨了40%左右,然后目前从高点下来,其实回调的幅度应该说也不小,所以应该说今年整个军工板块波动还是比较大的。 军工这个板块有几个很大的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客户完全是政府客户,当然从全球的角度来说基本都是这样的。老百姓不会去买军队的装备,但是相比其他的行业来说,这个是它一个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首先它都是政府采购,另外它基本没有民用的领域。虽然它里边有一些标的可能有一些军转民的预期,但是军工的应用和民用的应用还是有很大的一个区别。因为军队的应用重点是关注它的一些稳定性,包括它的一些性能,而民用其实更关注的是它的性价比,或者说是它性能要和价格相匹配。 所以军工里边的很多军品,它未必能够顺畅的转化为民用,主要就是因为它价格可能太贵了,它为了追求性能和一些极致的稳定性,比如说笔记本电脑,你说我们现在买一个比如说电脑可能几千块钱就够了,但是你看军队它真正用的电脑其实都是傻大黑粗的,然后价格也很贵,所以军转民有一些领域可能存在一些的机会,但是更多的还是主要还是军队在使用第二个特点是它的业绩是高度不透明的。像消费品、消费电子食品饮料,包括家电、汽车等等这些板块,它整个的销量或者说高频的数据都比较容易获取。我们如果是去研究这些细分行业的话,我们可以去盯住它的一些高频数据,比如经销商数据以及电商平台的一些数据,我们能够获得它的一些领先指标。但是军工这个板块所有的客户都是军队,所有的订单也都是非公开的一些信息,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本身把握它的订单高频的变化难度就很大。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一些信息和一些数据其实都是滞后的。包括季报或者半年报,它的定期报告出来之后,其实都是已经滞后的一些信息了,但是我们领先的信息又很难拿得到,所以这个是整个军工板块投资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很多机构其实不太愿意投这个领域,主要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它更多的可能要看一个中长期的逻辑,但逻辑到底能不能兑现,微观的层面到底有没有经历一个由坏变好,或者说它的产量什么时候放量?整个的需求怎么样?很多时候这种高频的数据都拿不到,所以这也是很多机构的领导对这个板块有一些顾虑。 另外就是历史上来看,15年那波行情主要还是炒并购重组,那么随着具体的某一个重要标的,它的并购重组的方案被否决,整个的并购重组的故事就讲不下去了。包括后面16年17年又面临整个军队的军改,整个板块业绩估值面临了一个双杀,所以很多领导对这个板块都有一些都有一些成见。不敢说偏见,可能会有一些历史的成见在里边。总觉得这个板块就不是好好做业务的一个板块,再加上它高频的数据又很难获取到,所以很多领导可能对这个板块都会有一些顾虑。 所以今天第一个方面就是说整个板块大的一个逻辑,其实主要就是军费,这是它最主要的每年的收入来源,军费每年的增速是11年到15年算是一个台阶,基本上每年维持在每年大概10%左右的一个增长。然后从16年开始,它整个的增速下了一个台阶,但是基本也维持在7%~8%左右,这个是每年我们我国的国防预算的一个每年的大概的一个增速。

市场预期   然后今年是根据整个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国防预算增速大概是6.6%,其实是一个相对来说很高的增速。因为大家都知道今年整个财政压力是非常大的,包括很多地方政府可能发工资都面临一定的困难,但是在今年受疫情以及海外双重的冲击之下,国内对于国防的投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维持在6.6%。这么看的话,军工未来维持在7%~8%左右的这样的一个增速,长期来看是问题不大的。 而且十九大的时候政府也提出了目标,争取到2035年的时候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这一届政府比较重视军队建设,而且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DI缘问题的一些风险,目前看起来可能也越来越大。所以应该说后续很有可能会继续贯彻落实强军这样一个重要的举措。 而且目前也是面临十四五,对于军工的预期还是比较大的。很多人认为军队建设这一块会纳入十四五的一个重点的规划里面,所以未来整个的ZY层面的国防预算应该说不会差。起码维持在每年7~8%的这样的一个增长应该是问题不大的。那么除了增量之外,有的领导可能就会说你每年7~8%看起来好像也不高,但是这里边还有一个结构的变化。因为每年的军费构成,根据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基本的军费的开支大概是分成三部分,分别是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 其中从10年一直到17年,主要减少的是人员生活费,从大概占比35%逐年下降,2017年大概降到了30%左右。然后与此对应的是装备费在不断的增长,从大概10年的31%到17年的41%。所以这一块一方面是有一个整体的预算的一个增长,另外一方面从结构上来看,其实装备费在整个的结构里面的占比是逐年不断的提升的。 另外从训练的费用来看,训练的费用最近几年有一个很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最近几年提倡实战化训练,所以在训练维持费里面,整个的弹药的支出或者耗材的这种支出的占比是在逐年提升的。这里面主要就包括导弹、无人机以及航空领域的一些消耗品。这种消耗品整个的占比从结构上来说是在逐年提升的。所以这两个一叠加,其实军工这个领域应该说从每年的增量的角度来说,增长还是比较确定的,而且它的增长客观来说也不算低。 另外它除了增量之外,还有留存的资金留存的资金它涉及到我国的军品的采购。军队的建设其实有很大的一个特点:一般都是5年规划5年一个周期,而且在5年的周期里边,我国军品采购一般是呈现一个前松后紧的态势,也就是说5年规划里面前3年的采购可能是相对来说处于谨慎控制的一个状态,然后最后两年会合理有效的加快采购的进度,但是之前十三五又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情况,就是十三五正好面临军改的一个负面的影响。整个的军改牵扯很广,包括它对组织结构以及军区军种都有一些调整。这么大的调整其实势必就会对它很多的采购造成影响,包括军工板块很多股票定期报告,16年17年很多公司在定期报告里面也都做出了解释。包括对于他们业绩下滑相关的一些原因都归结为军改,也就是说军改可能确实是对相关的这些军工板块里面的采购,在十三五的头几年,具体来说就是16年、17年、18年这几年造成了很大的一个影响。 但是从进入到19年以来,整个军改边际的影响正在逐渐的减弱,而且军品的采购也在逐渐的恢复正常。具体来看大家可以看到从2019年以来,整个军工板块的业绩应该说就已经逐渐企稳了。 2020年上半年,整个军工板块的业绩增长还是比较快的,基本维持在大概10%~15%,甚至百分之个别的个股有可能会更高一点,大概行业层面维持在这样的一个增长区间。那么具体看2020年,可以相对来说乐观一点,尤其是它其实很多钱都没有花掉。所以这个一方面表明在2020年可能会存在突击使用预算这样的一个情况。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没有使用完的资金大概率会进一步结转到十四五去使用。此外十四五本身对于军队预算就有可能会超预期,然后再叠加十三五有可能会盈余的一些预算,那么整个十四五军材的预算应该说还是非常充裕的。在预算很充裕的情况下,又叠加之前受到军改很严重的负面的影响,所以其实2020年2021年有可能也会违背之前5年规划中前面几年军采处于比较控制的一个状态。有可能从2021年之后开始,反而可能5年规划前面几年会开始放量。 这样看的话2020年2022年再往后看,后面几年整个军工板块的业绩应该是会持续改善的。2020年我们如果乐观一点的话,可能能够看到15%~20%这样一个区间,然后21年如果还能差不多维持这个增速的话,其实军工板块的增速已经非常可观了。 现在受到疫情影响的状态下,我们行业层面横向去对比,其实没有行业能拍着胸脯说我未来能够达到这样的一个增长。目前很多机构资金其实都在拥抱确定性,包括之前食品饮料、周期,很多其他的一些包括医药等等这些板块。说白了为这些确定性的增长给一个比较高的估值,但是其实我们看军工应该说未来几年它增长的确定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强的。 另外还有一块是军民融合的一些基金,那么这些基金基本都是专款专用专项的从这个领域来说,主要会涉及到一些零部件的研发,重点领域科技的一些公关,包括它的生产线的扩产等等。这一块目前统计下来可能大概也有6000亿到7000亿左右,所以这个是整个的军工板块每年的大盘子。大盘子再到细分领域,或者说是我们首先看整个未来的军队建设的一个规划,应该说从十六大一直到十九大以来,应该是在逐渐的加强的,因为十六大的时候,我们国防政策主要还是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那个时候还是以防御为主。然后十七大2007年的时候,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应该也是以防御为主。十八大2012年的时候,政府就已经提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这个时候你就发现它整个的基调就已经变了,从之前强调防御,然后已经开始提出要建设和我们国际地位相称,其实国际地位我个人理解应该就是我们经济地位其实应该说目前在全球已经很高了,但是我们从军队建设这个层面,我们和美国甚至是其他全球的一些领先的国家,其实应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所以这个时候已经开始逐渐提出强军的理念,然后到十九大2017年的时候这个理念又进一步的得到了扩充和落实,就已经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时间表,就是提出到本世纪中叶205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那么这个要求就已经非常具体,而且从具体的雄心壮志层面,应该说是有非常明显的一个改观的。从十六大2002年的积极防御,然后逐渐改变到建设强大的军队,然后再到十九大2017年已经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时间要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应该它整个政策的脉络是很清晰的,而且它的轨迹都是一贯的,不是说我这一届说要好好搞,下一届就又不搞了。它整个轨迹逻辑层面应该说是非常顺畅,然后具体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7月31号第22次集体学习的时候指出,当前这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面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确保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任务,这个又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转变。 第一继续夯实了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里面,给出了具体的几个目标,包括武器装备,现代化,包括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等。另外还有一个提出了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应该说目标又进一步的提升了。 已经提到备战了,我印象中应该说是过去几年是从来没有上升到这个级别,如果上升到这个级别,其实应该说从高层的角度,对于国防军工的建设的重视程度又提升了一步,而且具体来说已经提到了练兵备战这样的一个高度了,所以未来整个国家从大的角度来说,在这一块的投入,我个人认为应该说肯定是不会差的。 那么十四五来说,它可能又有一些领域可能会受到重点的一些关注。因为我国在十三五之前,其实主要是武器装备能力。很多的新型号的军装应该说是逐渐装备定型,或者是小批量列装的一个阶段,比如说20系列的航空装备,055大型驱逐舰等等。基本主要是解决一个从无到有的问题,而且2018年以来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我加大了实战化的训练。它的训练的强度和频率其实都大幅增长,而且这里边应该说对于整个的相关的消耗品,包括比如说导弹以及一些其他的一些消耗品,应该说这一块的消耗的速度是大幅增大的。包括大家可以看到19年20年,其实相关的很多子板块业绩上已经有了明显的一个改善,而且从订单的层面也出现了一定的放量。 那么展望十四五,其实很有可能是我国武器装备的一个放量建设的阶段。具体来说,我刚才提到的很多十三五阶段逐渐成形并且小规模列装的这些军装有可能在十四五阶段就会面临放量,比如说歼16基本是16年的时候定型的。十三五的阶段其实它累计列装大概是200架,那么十四五的时候目前市场也有一些预测,比如说可能会到500架甚至600架左右,那么这一块就是它整个的整机厂,包括它的发动机,其实应该说都是会从中受益的。歼20也是17年的时候定型的,然后19年十三五的时候大概是上了可能是50多架,有可能也会出现整个军装上的一个放量,那么这里边也是涉及整个的飞机的整机厂,包括它的其他的一些比如说细分的,比如说碳纤维上游的一些材料等等这些标的。 另外就是导弹。导弹的话十四五的时候,导弹列装的数量相比十三五很有可能也是一个大幅的增长,目前市场普遍的预期是很有可能会实现两到甚至2~3倍的一个增长,因为毕竟我们从2018年以来不断加大实战化的训练,所以整个的耗材这块应该说是应该说是很有可能是会出现比较大的一个增长的。 然后这里边有领导问,就是说军工企业的定价机制是什么?就是说即使放量采购,未来能否支持现在普遍的一个市梦率,这个问题提的也非常好,就是说很多领导其实比较担心的就是说,因为目前整个军队的采购应该说基本上是成本定价,或者说是偏向于成本定价的这种方法,基本是在单一来源采购和竞争性谈判确定价格的时候,它可能会通过购置目标价格的论证,然后过程成本的一个控制去约束它整个的利润,可能会正负5%左右,所以很多机构在配置的时候,主要的一个担心就是说你的利润水平上升不了,你虽然量有可能会提升,但是你的利润率可能还会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 这里边其实我个人觉得是几个维度,一个维度就是说它量应该说目前相对来说市场的预期是比较乐观的,而且应该说这个量后面很有可能能够看到兑现。它未必是一一个讲故事的情形,就是说很多领导担心导弹或者说相关的一些军装,它未来到底能不能落地?其实我们对于这一块应该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我们从逻辑上来讲,大的环境,包括整个的细分子板块的这种倾斜,应该说它的量能够落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另外一块就是说整个的军工板块的激励机制,包括大家看到最近几年整个军工板块,有不少企业也做了股权激励,应该说这一块还是比较好的,就是说企业管理者和整个企业的经营目标能够保持一致,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和变化。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说大家可以看最近几年整个军工企业利润的持续改善,一方面是它整个的收入水平的提升,其实还有一块就是说它的费用应该说它的整个的经营质量在逐渐的提升。所以这一块大家可以看到,整个军工企业的经营质量也是在逐渐改善的,整个成本这一块在逐渐的下降,所以这一块一方面是量上面的一个保障,另外一方面就是说它经营质量上它的整个的利润率的提升还有一定的空间,所以这两块叠加起来,未来整个军工板块还是一个能够放出业绩的板块,那么还包括它的一些游、军工半导体一些材料以及一些航空方面的叶片,应该说这些目前还是市场相对来说机构最近关注度比较高的一些细分子板块。 应该说7月以来整个军工板块的行情其实应该说是几个因素共振的一个结果。其实第一个因素也是它最大的一个保障,基本面确实是出现了改善,这个是和过去几年尤其是16年以来,整个军工板块所有行情的一个最大的区别。 所以目前很多机构最担心的就是16年以来,包括很多机构参与过15年的军工板块主题的投资,都会对这个板块有一些成见。就觉得这个板块一直就不是一个好好经营的板块,而且估值水平看起来也很高,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估值水平上,业绩也不透明,很多时候就是靠讲故事炒概念去炒一些阶段性的行情,然后炒完之后基本都是从哪来到哪去,甚至反而又跌了一些,所以很多领导都是担心这一点。 但是最近从整个的军工板块的行业层面业绩的角度来说,看到尤其是从18年以来,整个行业层面的业绩改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扎实的,不管是从收入的增长,还是从整个企业的经营质量各项成本的控制,都能够看到一些亮点。 而15年以来,随着整个的并购重组预期的打掉,包括后面的整个的军改所导致的业绩的一个下滑,应该说其实15年16年17年经历了一个戴维斯双杀。整个估值水平也杀到了一个历史上的一个应该说是非常低的一个位置。 军工的估值水平相对来看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很多机构也在担心,就是说你整个收入,包括它的利润的增长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快。但是你整个的估值水平又比较高,或者说我跨行业去对比,感觉就是说你这个行业和其他的行业相比,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一个竞争力,也是很多领导可能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 军工这个板块,就是说你的估值横向去比其实也很难去对比。毕竟整个商业模式以及盈利特点都不一样。这个时候你说军工板块的40倍和其他通信领域的40倍,能横向对比吗?我个人觉得它横向对比的方法不一定很适用,毕竟它存在合理,可能我们更多的还是和军工板块历史的估值水平去对比。 那么经历了几轮下跌之后,19年是整个行业板块从15年以来估值水平的一个低位,那个时候基本它市盈率的层面大概到了50倍40多倍,行业层面大概到四五十倍左右这样的一个水平。后面随着它整个估值稍微有一些提升,基本是今年半年报出来的时候,又是历史上阶段性的一个估值水平的低点。但是这个低点其实就是因为它的业绩改善所形成的整个估值水平的下降,而不是说它客观的又去杀估值。估值其实基本可能维持着和19年水平一样,但是因为它的利润又改善了,所以这个时候你看起来它的估值水平又偏低了。 后面整个7月份8月份机构资金包括有很多散户都不停的入场,包括很多机构其实都是以ETF为渠道来增配军工这个板块,所以军工板块整个的涨了一波,涨了一波之后,它估值水平基本是14年以来的一个中位数,也没有到太夸张的一个程度。 目前它整个的估值水平大概是中位数以下中证军工指数因为是2014年上市。现在市值基本是2014年以来分位数来到40%,应该说还是在中位数之下的。所以和它历史上相比,估值水平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但是历史上确实经历过2015年整个估值基本都维持在100多倍这种相对来说非常乐观的一个情况。但是和其他的时间来比,至少目前还是在中位数以下。 7月份以来,整个行情的启动是几个因素共振。它最大的一个基础就是基本面实实在在的一个改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整个军工板块今年的中报业绩也是不错的,今年的年报如果乐观估计的话,整个军工板块收入的区间可能能够落在15~20%这样的一个区间。那么叠加整个十三五没有完成的预算,如果十四五又有一些装备的放量,尤其有很多军装都是前几年刚刚列装,其实应该说还是军品采购的一个爬坡期。所以21年22年整个涉及到这些军品的业绩大概率不会太差的。 在这种情况下,今年、2021年业绩大概是15%左右的一个增长,然后22年有可能又能维持到住这样一个15%~20%的一个收入的区间。这样来看,后面三年左右的军工板块的业绩增长已经比较高了。然后你再看它目前的动态市盈率,这样去算的话,其实它动态的市盈率目前来看其实就不高了。其实应该也是在他历史上相对来说比较低的一个位置,这是第一个原因,就是比较坚实的一个基本面的支持。 第二就是整个机构的持仓非常接近历史上的一个绝对。7月以来整个行业层面的持仓,我们也做过一些统计。从市值占比的角度来说,占A股的市值大概是2.3%左右。但是2020年的中报显示,公募基金军工股持仓的占比大概是1%左右。虽然不是历史上绝对的低位,但是基本距离它绝对的低位也差不多了,肯定是2015年以来的一个低位。 和2012年2013年那个时候绝对的低位相对来说还是稍微高一点,但是也没高到哪去。已经是15年以来军工有行情之后的一个低位了。超配的比例大概是负的1.3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机构基本上已经不看这个板块了,很多机构都已经没有军工研究员了,都多都是机械的研究员在坚持在看军工这个板块。所以7月以来整个军工板块的行情起来之后,有很多的投资者过来和我们交流,就是因为他们说白了已经很多年没有看过军工这个板块。突然7月份8月份两个月的时间40%的涨幅涨起来了,他们肯定开始关注到这个板块了,于是被迫的要去开始研究这些板块的一些相关的标的一些投资价值。 7月份8月份最高的时候,整个全市场的成交额放量放得非常厉害。那个时候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比如说中证军工指数,6月份之后,每天大概100亿左右的一个成交额。整个7月份8月份,尤其是8月初的时候,成交额最高的时候,每天四五百亿的成交额。再往前看,2015年最高的时候基本一天可能有个七八百亿的成交额。2015年四季度的时候再往前追溯,这个时候才有成交额。 所以其实七八月份的时候基本是今年以来三驾马车消费股,然后科技股医药股不停的涨。所有的估值已经到历史高位了,然后市场情绪还很亢奋,这个时候就必然要再去发掘一些它整个的行业层面增速还可以的一些板块。叠加正好7月初的时候,又有一些军工板块的公司开始主动的向市场表达自己的态度,说我们接了一些新的订单,然后相比去年的收入基本是成倍的一些增长,有几个公司开始主动的发了一些公告,或者是向市场表达了相应的一些态度。这个时候又叠加整个机构持仓在历史低位,很多的资金就开始涌入,包括我们的军工ETF。 目前包括有一些领导,之前确实也很多年都没有关注到这个板块,这个板块又是一个高波动的板块,所以很多领导可能也有顾虑。可能觉得这个板块第一是它之前可能没有完全没有配置或者是配置太低了,听下来好像未来业绩的确定性也还可以,肯定就也不敢低配了。这个时候比如说想打到一个标配,或者是甚至稍微超配一点,但是过去又没有一直对这个板块长期的一些跟踪覆盖,所以他选股或者说是筛选标的,自己又有点拿不准的。这个时候如果可以投基金的话,其实完全可以通过我们的军工ETF512660来把握整个军工板块的一个配置的机会。我们的军工 ETF整个机构持仓的占比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我们公司主做这个行业内的ETF,其实我们绝大多数行业内的ETF,像我们的证券ETF,可能9成以上都是散户,但是我们军工的ETF机构持仓的占比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的。这里边可能或多或少的也有机构对于军工这个板块可能确实拿不准,个股层面判断不了,而且可能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去持续的跟踪覆盖。所以这个时候他有可能就是想经过军工ETF(512660)这样的一个标的去把握板块的机会。 军工ETF(512660)在披露中报的时候,基本6月底的时候就是20亿的一个规模,目前最新的规模已经到70亿了。短短的两三个月的时间,50亿的规模已经上来了。所以其实应该说增量的资金还是比较多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发现7月份8月份的时候,整个中证军工表现为市场开始快速的一个放量,这个时候很可能有很多机构是被迫来分配这个板块,因为这个时候其实作为机构来说,每年肯定是希望能有超额收益的,然后之前军工又是低配的,低配完了之后两个月40%的涨幅打出来了,说白了作为领导肯定是比较着急的,就被动地去追击加仓,所以就会发现7月底8月初的时候,基本整个行业层面加速的一个上涨,后面加速上涨之后一般也没啥好事儿,后面整个大盘基本也下来了,也面临了一个比较大幅的回调。目前成交额应该说又回到了大概今年以来比较正常的一个水平,但是比今年五六月份的成交额相对来说偏高。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毕竟整个公募基金的持仓,它只有年报半年报的时候会披露它全部的持仓,季报的时候只会披露它前十大的持仓,所以也不准确,所以我们如果要说真的要说这个持仓的话,可能这个也很难去跟踪。但是我们很多机构交流下来,其实这波真正加仓的机构也不是很多,可能还是很多散户,包括很多活跃的资金进来了,很多机构还是在犹豫,尤其是七八月份大幅上涨之后,很多机构它面临这个涨幅,他也不敢去追击建仓,或者说只是稍微建一点仓位,不敢把仓位直接打到标配或者打到超配。 但是后面其实如果真正十四五规划出来了,而且很多机构之前对这个板块本身肯定是有成见的,这个时候发现真正今年以来包括三季报,整个的十四五的规划坐实了这个板块真正有增长了。这个时候很多机构我个人觉得很有可能是会出现增配的,所以板块未来调整之后很有可能又会迎来持续性的一个机会,而且这种机会就不再是16年以来动不动就去炒概念,或者是打仗,或者是十一阅兵的时候去炒概念,这种炒概念一般都是没有好下场的,基本都是怎么来怎么去的,因为它没有基本面去支持的。但是未来我个人觉得它随着基本面的真正的持续的改善,业绩的释放,整个机构的关注度逐渐的提升,其实未来真的很有可能这个板块又会出现持续性的一些机会 

问答互动:   军工公司上游有什么观点,是不是比军工的公司更透明,更容易出业绩? 从逻辑的角度来说是这样,因为本身军工这个板块确实存在不透明的特点。好处是你可以通过中下游,比如说整机厂以及它下游的一些加工企业的定期报告再去验证上游的一些业绩,相对来说你本身有上游公司自己的业绩,包括还有下游的一些订单和业绩。包括上游中下游公司的的一些预付账款应付账款,能够有一些交叉的印证,所以这个可能是上游公司的一些优势。   珠海航展这一波能有多大的影响?是不是只对沈飞这样的股票有影响?   凡是事件性驱动,我个人觉得都不是很好把握。比如说我们这个标题有点标题党了,DI缘问题可能催化新一轮军工的行情,包括军展,包括其他的一些比如阅兵这些,我个人觉得这种行情都不太容易把握,因为很有可能是它真正短期炒作一波,炒作一波之后基本是从哪来又回到哪去。 其实大家回顾一下,16年以来基本都是走这样的一个节奏,我个人觉得不太好把握,但是这种航展有可能是业绩的一个确认。尤其是之前7月份的时候,其实我们和很多机构去交流,那个时候7月份的时候军工板块就有大幅的一个上涨,我们会和很多机构去交流,他们其实是不信的。尤其是16年以来已经吃过很多次亏了,都觉得一个阶段性的一个炒作炒完之后都是从哪来回到哪去。但是之后我们交流下来有一个事件是提振了信心。就是7月31号,第22次集体学习指出要全面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而且具体已经提到练兵备战这样的一个份上了。 所以其实是这一次的的集体学习,其实是坚定了一些之前还在犹豫的一些机构的信心,他们觉得可能确实真正要落到实处了,而不是你之前一直在给我们讲故事,讲要强军,然后最后实处落不到业绩上。但是这个事件是一个我们交流下来比较大的提振了机构信心的事件。所以未来就像领导提到的航展真正一些军品可能有一些放量了,有可能不会有这样的一个促进,有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个促进。但是如果只是事件性的机会,我个人觉得是比较难把握的。 其实后面说白了主要还是看十四五,应该说十四五是最重要的一个事件,而且十四五包括对于整个军队的这种定位,我个人觉得很有可能是会比较符合目前市场很乐观的一个预期的,那么不敢说超预期,起码我觉得这个乐观的预期是能够比较匹配的。因为大家看我们其实今年以来,包括是最近几年,其实整个ZY的层面应该说预期的管理还是比较到位的,包括最近整个债市的下跌,其实从六七月份的时候,就易纲在陆家嘴论坛就已经提到了整个疫情期间一些非常态化的政策,要考虑退出机制,包括后面也有一些央行的领导出来讲话。最近几年的产业政策其实都是预期先行,整个先开始讲预期,包括最近提的新基建、半导体、芯片,之前几年早就有一些预期的引导了,所以说真正十四五能有什么真正超预期的事件吗?我觉得其实都是在之前我们不断去引导的这些预期之内,只不过是通过十四五的规划把这些预期在进行一个具体的夯实。 另外就是说把真正市场的预期去落地,就我具体要设置什么样的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可能就会落实到具体的一些指标层面。比如说军队建设,预算支出,或者是整个的军品的一些规模。那么可能会设置一些具体的一些目标,这个可能就是坚定了大家的信心。因为目前其实很多机构应该说对于军工都是没有信仰的。基本都还是停留在16年以来主题性炒作的记忆里边,但是如果十四五真正能有一些量化的指标出来,今年三季度四季度大家又看到业绩真正出现了持续性的改善,我个人觉得整个机构的增配潜在的增量资金的规模应该说还是比较明显的。   有没有对比美国比如说洛马这样的军工企业的一个研究?   客观来说我们没有很深入的一个研究,因为确实落后的还比较远,不管是从整个的军品的规模上,包括还有整个的订单的,整个的利润水平上,差距都是比较大的,而且从整个的收入结构,包括从国家的定位上,差别也比较大。因为美国有全球化军事部署的一个需求。 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美国它有大量的军品的贸易。虽然目前我们中国军贸应该说在全球军贸起码从公开信息的角度,可能在全球应该是排在第3位第4位左右,但是相比美国的军贸的规模,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军贸其实是比较容易提升利润的,而目前我们军品采购从国内的公开信息来看,主要还是供给国内的军事单位,那么这样它的利润水平必然会受到压制。 未来其实军贸应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赛道,但是目前应该说很多公司可能还没有出业绩,真正出业绩的可能目前也就涉及到导弹无人机的别的一些板块。如果军贸赛道能够继续扩大的话,那么其实整个军工板块应该说未来成长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因为军贸其实是能够提升利润水平的,那么这个就完全不一样了,你虽然量上不一定能放多大,但是你整个利润率能够得到很大的一个提升。 所以我们看未来确实是有,如果对标美国的话,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但是它的路径是什么样的我们不知道,所以对于目前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也不敢给出一个很乐观的指引或者说是预期。我们更多的还是关注眼前的这个事情,就是先关注十四五,那么十四五如果落实的话,明确的一个预期就是2022年应该说整个军工板块的业绩增速是不会差的。 那么具体如果未来它个别的一些有市场空间的,比如说军贸军转民卫星互联网飞机航发民用的航空发动机,其实如果真正能做成一个的话,对于行业层面肯定是非常大的提升,但短期来说我们不敢说,毕竟现在很多事情都还在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所以这个时候应该说我们更多的还是关注短期能落地的,其实主要就是十四五规划涉及到的,尤其是一些重点领域,这里我们可能看得到的比如航空的一些上游,包括导弹等等这些。可能会有比如无人机相关的这些可能会有一些放量。 我们今天也是重点给大家介绍介绍一下我们的军工ETF512660,它跟踪的是目前市场上应该说是认可度最高的中证军工指数399967。因为目前军工类的 ETF还是比较多的,而且跟踪的指数可能也稍微有一些差异,那么也有一些领导关心就是指数层面的一些对比,应该说我们这个指数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只是进行一个行业层面的配置,或者进行一些主题投资,或者是短期的一些投资的话,我个人觉得指数层面的差异其实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因为你要涨的时候都涨,要跌的时候都跌。你年化看起来好像每年的收益率有几个点的差异,觉得好像挺大的,但是你具体平摊到一天每一周每个月,其实它整个的指数层面的差异应该说已经比较小了。另外就是说不同指数它的编制方法可能会适用于特定的行情,很难说我编制方法就一定比别的指数要好,中长期所有的时间点都能跑赢。我个人来说未必是这样的。有可能某一个时间阶段就是军工的某一些细分子行业可能表现比较好,那么这个指数如果是超配了细分子行业,这个指数可能短期就会占优,未来就有可能有一些其他的指数可能又会短期占优。 所以我个人觉得关注指数层面的差异不是一个主要矛盾,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但是有的领导可能做的研究比较细致,那么他的配置可能也是执行一些资产配置的策略,那么他可能想要研究的更精细一点。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可以再去研究各个指数之间的差异。其实对于绝大多数机构来说,最关键的还是流动性和规模。因为对于ETF这个品种来说,它既可以做配置,也可以做交易的一个工具,但是关键是我们配置之后,我们要能够及时的进入和退出,具体来说就我想买的时候我能买得到量,而且我不会把价格造成很大的一个冲击成本,我想出来的时候我能够出得来。 那么有一些品种,你看它每天可能就几百万的成交,一两千万的成交,它的流动性上是有一定的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所以我们还是非常推荐我们自己的军工ETF(512660)。我们在七八月份的时候,每天的成交额大的时候,每天能够有十几亿二十几亿的成交额,目前正常的状态下基本也能有两三亿的一个成交额,而且另外我们还有做市商。这个时候大家不要看,觉得我们就两三亿的成交额,比如说我如果配了五六千万,我一天想配到位,那会不会有很大的一个冲击成本?不会的,因为有做市商在里面,这个时候包括我们和很多的套利的机构也是保持着比较密切的一个联系。所以这一块大家如果要配置的话,我们的流动性都是能够保证一定量的。   十四五的指导会不会在四季度执行,而且会不会有市场的展现   十四五的指导不一定很快就会那么快的去落地,毕竟它指导下来之后有一个具体分发,包括具体落实的这样一个过程。但是十四五具体的规划出台之后,因为市场都是预期先行,所以应该说整个预期就会反映的比较充分。 而且这里边我刚才也提到了,就军工板块存在着巨大不透明的一些特点,七八月份还是有一些公司它会主动的去披露它的订单的一些具体情况的,这里边就是三军之中空军的装备放量是否会更明显。我们可能更偏好或者说稍微更看好一点航空领域,因为毕竟它这里边具体从军队装备的角度来说,整个的从新的型号来说,16年17年进行了几个新的一些型号列装,所以从增量以及装备的配置周期角度来说,航空领域稍微占优一点。 另外还有一个面临着我们整个的国家安全战略的角度,其实包括除了我们和中印的DI缘问题。其他的几个主要的DI缘问题,一个是保障我们的南海的一个安全,包括台湾海峡的一个安全。未来可能中长期来看,我们军队建设的方向其实都是往海空方向发展的,而且海军的建设主要也是以航空兵、航母为一个主要的突破和未来的长期的发展目标。最长期的发展目标无疑就是保障我们的能源战略的安全。说白了就是我们的航母能够像美国一样去保障我们全球的利益,这里首先是保障我们能源战略的安全,也就是石油的运输。因为绝大多数的石油都是从中东进口的,那么其实从国家战略目标的角度来说,首先是要守卫我们的能源领域的战略安全,另外还有涉及到我们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这些投资的安全。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分级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