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指数家的第234篇原创

全文共1579字,阅读约需4分钟


昨天收盘后,被“央行表态应当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这个新闻刷屏了,大家都莫名兴奋,感觉要开始放水一样。


看了央行发布会记录,这里面误会比较大,这种严肃新闻也开始标题党有点无解啊。

“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14日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信贷和社融增速合理增长,还没到偏快增长的状况。今年受疫情影响,宏观杠杆率会出现阶段性上升。我们当前面临特殊情况,宏观杠杆率提升适应宏观政策,是支持疫情防控和国民经济恢复的一个体现。应当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支持。应该说这个政策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体现就是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二季度中国GDP增长已经实现了正增长,我们预计三季度GDP增速会进一步提升,这也为未来更好保持合理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创造了条件。”

表述里面宏观杠杆率上升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而没有说未来会继续上升,尤其是说了这个政策现在已经取得了成效,不收紧就不错了。

控制宏观杠杆率关键是把分母做大,而不是缩减分子。

今年的社融和新增贷款数据有点猛,昨天数据公布之后,目前发放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有16.88万亿。


如果按今年20万亿的目标算,接下来Q4的量只有3.12万亿,跟前几个月比,算是很大的减速了。

即便是每年前高后低的常态来说,跟去年比增速下降也会比较多。

这个不确定性还是很大的,不过跟金融危机后2009年全年9.5万亿的水平相比,也翻了一倍多。

今年疫情之后,大家对基建的期望很高,无论在股市上还是工业品期货上,预期都给得很满。

但是目前的结果看好像并没有很强,这也是克强说地方完成经济目标仍然需要努力的原因。

今年的专项债发行是比较多,但是城投、非标对基建的支持要弱一些,两相一抵就有些弱于预期。

而且现在面临一个局面,提到的不多,那就是欠发达地区因为过去十年的加杠杆,导致债务水平很高,借新还旧都来不及,很难去快速发展新项目,而发达地区能够新增的优质项目又偏少,导致资金分配出现不均衡的情况。

还记得金融行业给实体让利1.5万亿的事吧,银行今年通过各种方式加大放款,让利的任务已经完成得七七八八了,接下来几个月会好过一点,到了收官、盘账准备明年开门红的时候了。

这一段时间银行间同业存单的利率开始上行,不少银行表示缺钱,前面放出去形成资产的速度快,负债端有点紧,这就非常考验央妈的态度了。

不管怎么说,人民币升值对于银行、非银的估值都是有利的,现在配置价值是在的。


实体经济恢复之后,银行非银的利润水平确定性仍然高。


比较不确定的还是地产,本来也是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用现在流传比较广的一个说法:地产是没风险的,地产公司是有风险的。

恒大这次估计得出一波血才能平息了,毕竟资产硬,死掉的概率小,最大的战投山东高速坚持到期要退出的话,估计许老板得跟前首富一样来一波剁手清仓了。

数据跟踪


相关证券: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