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市场首批深港ETF互通产品,以恒生H股ETF为目标ETF的嘉实H股50ETF将于10月23日迎来上市。

嘉实基金指数部投资总监陈正宪表示,新经济纳入叠加低估值优势,港股配置价值突出。在此背景下,借助嘉实H股50ETF这样的QDII-ETF产品,内地投资者可投资尚未纳入港股通的优质企业,占得港股科技浪潮先机。

纳入新经济,占得港股科技浪潮先机

“嘉实H股50ETF基金以恒生H股ETF为目标ETF,其跟踪标的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代表了中国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的优质资产,随着中国经济复苏、景气度提高,指数标的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陈正宪说。

截至2020年10月13日统计显示,恒生H股指数的成分股权重中资讯科技业占26%,金融业占36%。7月份A股的上证综指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包括纳入科创板),而H股50指数的调整更早启动且纳入新经济的权重更高。截至目前,恒生H股指数最新纳入了代表新经济的腾讯、小米、美团、阿里巴巴等中国互联网龙头标的。同时A/H股溢价高,有两地上市的成分股H股的估值更低。“这也意味着,嘉实H股50ETF作为QDII-ETF产品,可投资尚未纳入港股通的企业,占得港股科技浪潮先机。”

在陈正宪看来,互联网、科技类和新经济代表公司的纳入,给港股市场带来了独特的优势。

首先,香港市场近年来扫清制度障碍,放开了对“同股不同权”和VIE架构的限制,更加包容的上市规则为新经济公司上市提供便利,港股市场竞争力提高;其次,在新的上市制度下,中概股加速回归香港市场的同时,有越来越多的新经济公司寻求在香港IPO,给港股市场带来较好的结构性机会。

嘉实H股50ETF基金经理高峰表示:“新经济股票对港股市场格局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且这些趋势还会长期持续。我们从几个视角来观察:第一个是融资占比,在2020年的港股IPO中,新经济板块募资总额占比已达到80%,这个比例在2015年只有20%;第二个是市值占比,新经济板块总市值占港股市场市值比重自 2018年起快速增长,目前已达到近60%,2018年仅有30%左右,其中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板块占比尤为突出;第三个是交易情况,除市值占比较大外,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经济板块换手率排名前列,医疗保健板块日均成交额也显示出较高的活跃度。”

港股配置价值突出

除了新经济纳入给港股市场带来的机会,高峰与陈正宪都比较认可港股的低估值优势。

在高峰看来,当前AH溢价指数正处于近四年以来的高位水平,与此同时,恒生H股指数估值不足12倍,具有较高性价比。

AH溢价估值趋同或是未来走势,同一个公司在两地市场上的价差最终将缩小至一个合理水平,至少有以下两点会推动这种趋势:一是A股市场的制度建设在完善,注册制改革在不断推进,未来A股的市场化程度将显著提升;二是随着A股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国际化地位的逐渐提升,内地跟香港两地互联互通程度不断放开。大家应该也注意到现在很多表现好的主动基金在逐步加大对港股的配置,各类投资者真实的资金投入是抹平这种溢价最大的驱动力。”

陈正宪则表示,从全球几个主要股票市场横向来看,恒生H股指数市盈率最低,其滚动市盈率甚至比15倍的沪深300还低。“从绝对水平来讲,站在现在这个时点上的估值水平在纵向上也是比较低的;从相对水平来看,现在的估值较去年有所抬升,这是由于很多核心的新经济和科技公司在港股上市,同时投资者对这类股票的青睐也带来了新的资金增量,相比以往,它们开始占据更大的权重,因此这种估值水平抬升不仅具有合理性,预期在较长时间内还会持续。”

此外,高峰认为,不断流入香港市场的南下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对港股的认可。“统计显示,2020年以来,南向资金涌入港股超过4464亿人民币,北向流入累计约1128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南向资金是北上资金的四倍多。南向资金已经在默默抄底布局低估的港股,蛰伏等待机会。”

往期关键词

外资加速流入,“聪明钱”的投资机会值得守护

“新经济”低调来袭,一键把握新“基”会!

深港CP强强联手,投资新经济的机会来啦!

四只科创50ETF选哪个?这或许是个思路

深港ETF互通产品获批,嘉实沪深300十五年新起点

*免责声明: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接收人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应被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载于本文的数据、信息源于市场公开信息或其他本公司认为可信赖的来源,但本公司并不就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文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信息等,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本公司不保证本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文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无论何种情形,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文中基金产品标的指数的历史涨跌幅不预示基金产品未来业绩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