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很快就要国内上市了。市场对其较多的看好,是不是也该引发些许冷思考?

有关估值信息显示,今年净利可能达到300多亿元的蚂蚁金服,估值被推到了3000亿美元-4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高达2万亿元以上;接近乃至超过100倍的估值,艳羡了一众估值长期徘徊在10倍乃至5倍以下的传统大行。

这种情形,让正叔这个老股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这句脍炙人口的“古训”。2007年11月5日上市时,发行价只有16.6元/股的中国石油,直接开盘到了48.6元/股。高达700来亿元的成交后,当天就走出了一根大大的阴线,并由此踏上了一条已经跨越13年的漫漫熊途。时至今日,前复权的股价已经来到了4元左右,相较上市当天就达到的历史最高点,跌幅高达90%以上,但仍然难以看到跌跌不休的逆转迹象。

正叔揣度,无数个深夜梦回中,当日乃至其后相当长时间冲进去接盘的投资者,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望洋兴叹时,怕是早已连回本的念头都放弃了?

那么,已经形成较大一致预期的蚂蚁金服,会不会重蹈中国石油的覆辙呢?虽然二者的种类和基因天壤有别,没有可比性,但在狼奔豕突的股票市场,如此方向的类比联想,至少能提醒投资者更多几分清醒与理性。

如图所示,根据蚂蚁集团的招股说明书,其2019年的营收结构中,微贷科技为418.85亿元,占比为34.7%。也就是说,其第一大收入来源,来自于网商银行的小微商家贷款(也就是网商贷),以及花呗、借呗等的消费信贷。

换一个角度看,抢食传统银行的信贷业务,是蚂蚁金服近年来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这种抢食的边界,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对存量用户的潜力挖掘,也不可能永无止境,在上市之前,这种红利就很有可能已经被提前透支了个七七八八。

截至10月25日,黑猫投诉和聚投诉两大平台上,针对蚂蚁金服(支付宝)的投诉量分别高达8500、6900多条。其类别,近期主要有:

1、投诉支付宝相互宝“偷偷”扣钱,有的长达两年多,找不到客服入口处理,“取消键”十分隐蔽,极其难以寻找;

2、诱导消费,平台推送的分期券使用说明不准确,导致错误操作被扣手续费。一消费者称,他9月时消费的一笔2070元,花呗付款时没有异样,但最近还款时却发现被强制分期付款了;一个月15元利息,提前还清的情况下不但又多收了15元的利息,还额外加收了7元手续费;

3、诱导体验新上线的保障金计划,充值后还没使用完就不能再使用了;

4、通过支付宝交了三年保险费,没有得到保单也没看到电子合同,想退费,却只能退所交金额的很少一部分;

5、存在“高利贷”、暴力催收等现象。(有观察人士称,譬如,花呗的平均利率达到了万四左右,年化则高达15%左右;而选择花呗这种小贷的,多是低收入者以及没有收入的学生,跟传统银行5%左右的利率相比,确实太高)。【正经社出品】

文丨郭小兴

来源丨正经社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