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富国基金林庆在2015年5月6日开始做投资,在管理产品一个月后就遇上了A股历史上最惨烈的三波股灾,至今他依然记得当时的点点滴滴。林庆认为,这是一种不幸,也是一种幸运,让他有了更强的风险意识。林庆管理的富国文体健康,在经历了2015年完整的三波下跌、2016年的熔断以及2018年的熊市后,净值已经回到了2块钱以上(数据截止2020年10月30日),在5年多的时间内收益翻倍。截至2020年9月30日,富国文体健康过去五年收益率217.91%,同类排名5/113。

林庆用了近4年时间完成了研究视角向组合投资视角的切换,他不再刻舟求剑的偏执于一个公司或者细分行业“应该怎样”,而是把公司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嵌入整个经济运行中考虑其变化,尝试通过公司组合来提高整体业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林庆认为,未来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可以用组合管理和赔率思维来自我保护。

林庆的投资框架可以概括为:多元视角下,寻找错误定价的优质公司。这个框架的关键点包括:1)基于商业模式、效用和常识等的多元视角看问题;2)用高赔率作为不确定性的保护;3)部分仓位左侧或逆向,避免拥挤的交易;4)公司优质的基本面是基础,但由于一些原因“明珠蒙尘”而给了市场很好的投资机会。同时,林庆认为模糊的正确更重要,投资要抓住主要矛盾。

林庆认为,投资作为商业活动的一种,追求的是长期可持续的回报,这导致他非常看重投入产出比与效率。基金经理投入的是时间和精力,如何分配很重要,同时,与市场比拼的是对事物的理解力和洞察力。林庆认为,资产管理行业的大发展才刚刚开始,希望能在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从做基金经理以来,林庆就只管理这一只产品(富国文体健康),他把基金看做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努力让这个孩子不断健康成长。

以下,我们先分享一些来自林庆的投资“金句”:

1、我的投资框架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多元视角下,寻找错误定价的优质公司。这个框架又包含两个方法论:抓住主要矛盾、从已知评估未知。我是一个比较包容的人,不希望自己只会拿着“铁锤”,看哪里都是钉子。

2、错误定价带来有利的赔率,而赔率又因时、因人、因环境而变。

3、公司有很多,市场只有一个,对市场运行本身有所理解的性价比很高。结合市场,也才能更好的对公司的价值做出理解与判断。股价的变化也由两个层次组成:1)公司本身的定性定量理解为主;2)作为标的在投资者心中的定位为辅。

4、我和朋友打趣说,当我的目标不是短期业绩排名前10的时候,风险就少了一半。

5、我个人偏向未知论者的观点,对于未来保持敬畏和未知的态度,通过错误定价的赔率带来自我保护。

6、一次选股来做自下而上的深度研究,既然要投入比较大的精力,那么研究的性价比必须足够高。

7、组合构建的原则是优质公司入选,优质公司决定了组合的收益空间。

8、过去几年最大的进化是从研究员视角转为基金经理视角。

多元视角下,寻找错误定价

朱昂:要不先谈谈你的投资框架吧?

 林庆  我的投资框架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多元视角下,寻找错误定价的优质公司。这个框架又包含两个方法论:抓住主要矛盾、从已知评估未知。我把这句话具体拆分一下:

我先来解释下投资框架里的“多元视角”,多元视角又包含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自己的视角和市场的视角。我是一个比较包容的人,看问题希望从多层次的视角出发,不想让自己拿着“铁锤”,看哪里都是钉子。从多元视角出发,股价背后也反映两个层次:1)公司本身的定性定量理解为主;2)公司作为投资标的在投资者心中的定位为辅。

效用(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获得的满足程度。效用包含重要的心理层面的因素。比如说,这一瓶水放在这里可能就值2块钱,但是同样的水放到黄山上面,可能要卖20块钱;有些人会觉得这个20块钱太坑了,但也有人会认同这20块钱的价值。股票也是同样的道理,公司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对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效用,同样,公司作为A股市场的股票标的,对投资中的效用在不同视角下也有所不同。

第二部分是不同商业模式决定了盈利曲线和估值方法的不同。我们还是以这瓶水为例子,如果商业模式是成本加成,那么就是简单的PE(市盈率)估值方法。但是如果这瓶矿泉水有品牌溢价,那意味着它增长(永续)的持续时间会更长,期间的利润也会更厚,那么用现金流贴现到当下,股价也会更高,对应的静态PE也会更高。

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也可能发生变化,导致估值体系的变化。我做研究员的时候,跟踪挖掘过一家在线基金销售的龙头公司。这家公司最早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在2013年最底部的时候,公司的市值只有20多亿,按静态PE的估值,仍旧很贵(公司有个别季度是负利润)。事实上,在那个时间点公司开始了业务转型,从广告模式转向基金销售模式,从线性增长模式转向平台累积模式,这时候公司的估值体系就应该发生变化,主要矛盾是潜在的基金销售与保有量。公司转型成功之后,股价在之后的几年也出现了几十倍的涨幅。我想用这个案例说明,对一个公司的估值方法,要在不同的视角下,结合商业模式的差异,给予不同的估值体系。

第三部分是,多元视角并不是“从众”,反而需要带有一些逆向思维,研究人性,反向思考。投资是艺术+科学。艺术的部分来自对行为金融学的理解,人的一些认知和行为都是有偏差的。科学的部分是常识,常识带来跨行业和跨学科去看待问题。

再来解释下投资框架里的“错误定价”,其包含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错误定价带来有利的赔率,而赔率又因时、因人、因环境而变。相同的客观信息对于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主观赔率。随着时间、信息、置信度的变化,赔率也会有所变化。

第二部分是,如何通过错误定价战胜市场。金融学里面有两个主流观点,一个是认为市场是有效的,另一个认为主动权益是能带来超额收益的。我的理解是,市场的主流预期绝大多数是有效的。毕竟这个市场是那么多聪明人在研究,甚至已经有些研究过剩了。但是在一个不同思维框架下,就会产生错误定价的可能,这是战胜市场的前提。

我会在存在错误定价、同时赔率也比较合适的情况下,选择买入持有,在发生变化的时候卖出。这就是组合管理带来的价值,提高整体的赔率和稳定性。这里面定量研究更多一些,是投资中偏科学的部分。

最后,框架里的两个方法论:抓住主要矛盾、从已知评估未知,具体可以这么理解。

在《毛选》里面的矛盾论部分讲到,一个事物肯定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我们做投资也是一样,面临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我本人常年有大量微信提醒,投资需要在这么多信息里面找到主线,抓住主要矛盾。

另一方面是从已知评估未知,我个人偏向未知论者的观点,对于未来市场保持敬畏和未知的态度。做投资,我必须要对市场进行判断和下注,但这并不意味我认为自己能预测未来。我希望在做判断的时候,把问题简化到我自己可以理解的范围。

我的组合并没有那么主流,并不是说主流思维不对。我买的是自己觉得赔率和性价比合适的品种。我相信第一性原理和侧面印证。比如说马斯克的特斯拉,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是电动车和传统能源车的比较。侧面印证意味着,已经有某个事件佐证了一个可能事实。比如说苹果产业链的公司,苹果是一个好公司,这是可以简单又大概率确认的,苹果这家好公司做了供应商的筛选,侧面说明这些供应商具有一定综合优势。

已知的另一部分是历史走势,这是我比较相信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公司如果历史上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表现,除非有什么特大的变化,未来大概率也很难出现突变。

关于主要矛盾,我再举一个例子。当年我做研究员的时候,看到了手机触摸屏的机会。当时有两家公司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一家公司的透光率等各种参数都很好,然而最终走出来的是另一家公司。这里面的核心矛盾是价格,而不是参数。由于触摸屏当时处于从无到有的过程,最便宜的解决方案,能够带来更加快速的渗透率提高。这个例子也比较好解释了从商业角度出发,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

业绩可持续的背后是高效率的投入产出比

朱昂:你是2015年高点开始做基金经理的,能否再说说你的投资心路?

 林庆  我在富国基金10年时间,前5年做研究,后5年做投资。我是在2015年5月6日开始做投资的,然后产品在6月12日打开,当时就是股灾的第一天。可以说一上手做基金经理,就完整的经历了三轮股灾。可以说这是我的不幸,也是我的幸运,组合初期的波动很大,风险意识并不高。经历了最初的波动后,让我产生了很强的风控意识。

在2016年熔断之后,基本上也把握了之后的结构性行情,那两年业绩还不错。可是到了2018年5月之后,又遇到了去杠杆,产品也出现了比较大的赎回。我从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就不断在反思自己的投资框架,开始去思考什么是股票市场,这是我从研究真正到投资的迭代过程。

我们每天都在研究上千个公司,但是市场只有一个,除了花时间研究公司,我们也需要研究市场本身,毕竟我们与市场共生共存,这也是性价比很高的事情。认识自己,认识市场,逐渐从原本自下而上的投资框架,演变到今天的多视角下,寻找错误定价的优质公司的框架。

可以说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会决定他的投资风格。我今天的投资框架形成,也和过去自己经历的市场变化有很大关系。

朱昂:那么今天你的投资目标是什么?

 林庆  我的投资目标是:追求长期稳定,并且可持续的回报。我把自己的基金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也把投资作为我的一项终生商业活动。既然是一项商业活动,就要从投资的商业模式出发。我主要考虑五个方面:

1)如何可持续的做投资;

2)可预期的投资收益在哪里;

3)如何进行风控,知道底在哪里,潜在的风险能否承担;

4)如何高效率的去做投资;

5)如何实现自我进化,市场一直在变化,怎样去适应市场,找到不变的因素。

这个商业模式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可持续性。可持续性的背后是高效率的投入产出比,基金经理主要的投入是时间和精力,如何分配,决定了能否保持长期良好的业绩。而要实现高效可持续的投资,我又将个股选择分为一次选股和二次选股。

一次选股把握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

朱昂:你的一次选股和二次选股,具体是如何执行的?

 林庆  一次选股来做自下而上的深度研究,既然要投入比较大的精力,那么研究的性价比就必须足够高。这个公司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之一:空间足够大、能持有的时间足够长、竞争格局相对稳定、投资逻辑简单安全。如果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只是获取一个20%-30%的投资收益,那么投入产出比并不好。

一次选股的核心是,寻找矛盾的变与不变。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说过商业公司的三个不变:最多的货物选择、最快的运输速度、最便宜的价格。无论公司怎么变化,都是满足大家这些不变的需求。我的一次选股,主要看重四个方面:1)公司治理;2)供需结构;3)商业模式;4)竞争结构。把这四个部分综合起来看,就能够形成一个公司的壁垒和主要矛盾。

一次选股的四个主要因素,必须放在规模和时间维度去做考量。大家都说要做时间的朋友,不同时间维度,对应不一样的选股视角。时间维度是投资中的重要因素。其次是规模,许多行业并不是一个正向规模效应。比如说女装、成品家具,都无法产生正向规模效应;相反,运动品牌和功能家具,都能产生正向规模效应。

二次选股类似策略选股,更多是对于市场环境判断之后的对标策略和跟随策略,是一种建立在别人研究基础上的选股方法。过去几年大家说得比较多的“预期差”,我认为就属于二次选股的“范畴”。

此外,量化选股也是我选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本身是有IT背景,硕士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有几年在IBM的工作经历,所以我自己也写代码,将量化思维融入到我的选股过程中。通过市场和技术指标、财务指标进行筛选。我也会在全市场范围内,通过一些自然语言深度学习模型进行选股。

错误定价来自视角不同

朱昂:很多时候市场的一致预期是有效的,那么又为何出现错误定价?

 林庆  每个人的视角不同,会带来定价的差异,这个差异就会产生错误定价。例如,大家往往觉得某些公司已经被充分研究了,不应该出现错误定价。这里的错误定价,来自对公司预期收益要求的不同。

有人的资金成本,能够满足7%的投资收益目标,也有一些人的资金成本,必须追求15%的投资收益目标。那么追求更高投资收益目标的人,可能就会觉得这个位置上,这个公司提供的收益率无法满足要求,就会把股票卖掉。这个例子说明,即便基本面的预期一致,不同预期收益率,也会产生错误定价。

朱昂:关于错误定价,能否再举一个案例?

 林庆  比如,从公开信息能看到,我组合的前十大重仓有做商业冷柜的企业,挖掘的时候,其估值低,资产负债表健康,ROE、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都很好。股权结构也很好,公司的创始团队都持有不少的股权。从财务数据看,公司的安全边际很高,定价错误带来的保护很足。

市场把公司作为一个普通的家电企业,认为龙头公司也就是十几倍估值,公司的估值有天花板。我的理解和市场有两个不同点:

首先,这不是大家认为的家电企业,商业模式不是to C,而是to B的,更像是一个专用设备类的公司。人们对于温度的需求,也呈现了消费升级的趋势。夏天在超市冷柜拿到冰饮料,冬天在超市有温暖的热饮喝,各种农产品与生鲜也有不同的温度需求,这是一个不小的市场。而频繁稳定使用的温控设备,是需要非常专业的。

其次,公司的竞争力比大家认为的要强。家电行业的巨头都曾经进入过商业冷柜领域,但是都很难赚到钱。侧面看,这个行业已经经历过充分的竞争,某些公司能有那么高的ROE和净利率,本身就说明了很强的竞争力,是上过战场的“剩利者”。

从我和市场理解不同的角度出发,这些公司是有竞争力的,行业赛道也有空间,并且有足够强的估值保护。只要有耐心,市场就能给“错误定价”做出修正。

朱昂:在组合构建上,你是怎么做的?

 林庆  组合构建的原则是优质公司入选,优质公司决定了组合的收益空间。我们要兼顾组合的长期收益和中短期收益,那么这些公司要么具有超额盈利能力,要么长期赛道足够好,要么中短期有边际或者趋势的变化。

收益空间是组合的主要矛盾,其次再考虑价格与赔率、确定性与催化剂、市场的情绪和预期。通过这四个维度,决定组合的结构和仓位。

最后再说说组合的风险控制。我的目标是不极端,也不贪婪。我和朋友打趣说,当我的目标不是短期业绩排名前10的时候,风险就少了一半。我希望构建一个稳健向上的组合。我长期保持高仓位,淡化择时。通过调整组合结构和组合中不同公司的相关性,来控制组合的波动率。同时,如果某个品种涨多了,我可能也会止盈卖出,保持组合拥有比较合适的风险收益比。

模糊的正确更加重要

朱昂:如何在事前把握主要矛盾?

 林庆  客观来说,没有标准答案,这就是投资中的艺术成分。如果一定要回答,可以概括为三个字:洞察力。洞察力源于对历史的理解、对社会发展的理解,有一句话叫“功夫在诗外”。比如说高端白酒的主要矛盾是价格,快递的主要矛盾是效率(也就是毛利率的变化),视频网站的核心矛盾是用户圈的扩大等等。

把握主要矛盾,也需要理解生活本身的变化。举个例子,这次疫情期间,我开始在家吃火锅,之前从来没有在家吃火锅。我发现疫情推动了食品的工业化和标准化,这也是食品行业的主要矛盾。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做饭,而更偏好一些半熟食品。这个趋势推动了部分食品公司和小家电公司的长期增长。

我在做研究员的时候,也花了很多时间去调盈利模型的小数点后三位。而做了投资以后,我发现模糊的正确更重要。

朱昂:你觉得模糊的正确更重要?

 林庆  我认为,正确的“效率”更重要。事实上,一个人很难对某件事情完全判断正确,方方面面都能理解。正确的“效率”往往来自对产业逻辑和商业逻辑的判断。当然,再往上就是对人文、文化、人性的思考。

我是学计算机出身的,当初的互联网协议有两种:一种能够保证精确性,但非常复杂;另一种确定性不高,但是比较简单。最后胜出的是第二种协议,虽然精确度没那么高,但是确保了效率,也就是正确的“效率”更高。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用通过错误定价的赔率带来自我保护。

行业和个股选择要有足够认知

朱昂:从组合看,你的行业涉及面比较广,能否说说你是如何做行业选择的?

 林庆  行业选择的核心是认知能力。我们大家都说要去有鱼的地方钓鱼,在肥沃的土地种庄稼。然而,如果没有足够的认知,当发现这片土地很肥沃,可能已经很拥挤了,进入的租金变得很高,而分到土地小导致肥沃度也不够了。这时候,我宁愿用一种“收成的思维”去寻找性价比更好的土地。有些土地看上去并不肥沃,但是可能马上要下雨,也能带来不错的收成,关键是并不拥挤,地租也不高。

比如说医药行业,很多人都知道很好,我的基金也很早超配了医药。那时候医药行业整体估值很低,对于我这种没有专业医药背景的人来说,也能从中获得收益。今天整个医药板块估值都比较高,就更加需要专业能力来评判企业的价值。如果没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再去重配医药行业的赔率就不那么高了。

朱昂:说到行业认知,能否再聊一个你和市场认知不同的细分子行业?

 林庆  我说说快递这个行业吧,也能从公开信息中看到我的持仓,持有了一家快递行业的龙头公司。

对于这个公司,我认为代表的是综合物流行业,包含了快递、快运、冷链、国际运输和同城等服务,不仅仅只是快递。综合物流发展的背后,是社会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伴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线上化以及人们变得越来越懒,对于综合物流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

作为一个底层的服务,也开始产生了定价能力。我们看到现在许多电商平台不再简单比拼价格了,还要比拼物流体验。综合物流从过去的工具属性,变成了平台竞争力的体现,背后依然有消费升级的驱动力。我们看到,网上购物的东西客单价越来越高,越是贵的东西,就越需要用好的物流快递服务。

某些公司通过大数据,成为少有的能实现保价服务的物流快递公司。公司通过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全程跟踪。科技赋能之后,公司还能提高运营的效率,带来了毛利率的提高。这些都是同类公司做不到的。

从社会的基础设施角度出发,这家公司不是普通的快递公司。从简单的快递服务,延伸到了综合物流服务,帮助很多企业打通了B端和C端的供应链环节。

这就回到了定价错误的问题,大家对于公司的定价还只是快递公司,我认为其实远不止快递那么简单,属于一个具有科技属性的基础设施提供方,长期看,有平台化的可能,那么商业模式就发生了变化。好生意是,对你的客户来说不是费用,而是一种生产资料。快递物流已经从过去的费用模式变成了一种生产资料,好的商品都把优质快递物流服务包含在里面,能够为用户创造增量的价值。

朱昂:从行业分布来看,你持有比较多的化工,这是什么原因?

 林庆  主要是自上而下找到的错误定价行业,并不是自下而上的逻辑,所以我组合里面并没有重仓单一的化工企业。这个行业投资的逻辑比较简单,化工是一个全球充分竞争的行业,过去由于行业集中度很分散,大家都是给周期股的估值。今天,我们发现行业出现了集中度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变得更强,从现金流贴现的角度出发,能够贴现回来的时间周期也被拉长了,那么整体应该有估值的提升。

朱昂:你的组合里面确实有一些不是那么主流的公司,逆向的背后是什么呢?

 林庆  我的投资会有顺势和逆向的兼具。顺势是指要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逆向只是这些公司的试错关注度并不高。像我前面提到的案例中,商业冷链、综合物流都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再举一个案例,从公开信息能看到我组合里面有做人力资源的公司,这类公司对应的社会发展趋势就是灵活用工。从海外视角看,人力资源云服务企业Work Day的市值也很大,说明人力资源服务的空间很大。

这类公司对应一个很大的市场空间,公司的发展方向也和社会趋势一致。此外,这类公司自身的市值不大,只有100亿左右,给我们不错的价格保护。在我的投资体系中,错误定价并不全部反映在估值,也能从市值上有所反映。

从这些具体的投资案例中,能够更加清晰看到我的投资逻辑。

只有持续进化,才能构建有生命力的组合

朱昂:从过去五年的业绩看,你的超额收益很高,排名也很靠前,有没有想过长期超额收益的归因?

 林庆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我很厌恶风险,在熊市的时候一般不会跌很多。第二,我通过多视角的投资框架来进行投资,收益并不依赖于某一个熟悉的行业有没有机会。

朱昂:记得曾经我们聊过达利欧的进化系统,你过去几年有哪些进化?

 林庆  过去几年最大的进化是从研究员视角转为基金经理视角。研究员的视角下,希望找到一个大牛股并且能够重仓持有,比的是看得准。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都不是天才。未来对于我们,都有未知的风险。纯自下而上个股研究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都很高。

从研究员视角转变为基金经理视角,让我的组合更稳定,收益的可持续性变得更好。我的投资目标也是力争让组合在一定的时间维度上,有比较好的表现。公募基金的约束条件,就体现了组合思维,单一个股最多持仓不能超过10%。所以过去几年,我把投资组合看做一个主要的研究对象,我并不是执着于寻找一个最伟大的公司,而是要构建出一个比较好的组合。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朱昂:平时有什么事情你想多做一些,什么事情你想少做一些?

 林庆  客观来说,我觉得自己目前的状态还挺好,没有什么特别想做和特别不想做的事情。对于我的风格来说,也处于一种比较从容的状态。去年,我参加了巴菲特的股东大会,他的工作生活环境都很简单。我比较喜欢这种简单的状态,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去生活。

我们公司的投资环境很宽容,能让基金经理更加纯粹去做投资,公司也没有什么杂事要基金经理处理。其实这几年,你会看到我们富国基金整体业绩都很不错,在不同的风格中都有优秀的基金经理。

朱昂:如果不做基金经理,你会去做什么?

 林庆  可能会去开个饭店或者做一个修理厂。我如果不做基金经理,想去做一些实业,自己去运营一个公司,体会一下运营公司的复杂性。

朱昂:当年思考未来的时候,有什么事情会让你特别兴奋,有没有会让你担忧的事情?

 林庆  找到一个潜在空间特别大的方向,最能够让我兴奋。让我担忧的是不确定性。比如说像纯粹去扔骰子的投资,我会特别担忧,因为不知道自己的风险和收益点在哪里。当我大概知道组合的风险和收益点在什么地方,就会相对比较从容。

朱昂:你怎么看资产管理行业未来的发展?

 林庆  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我认为资产管理行业会迎来大规模的发展。包括互联网电商等新渠道、外资等新机构都在进入资管行业,未来其体量会变得非常大。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留在这个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朱昂:不管是生活也好,工作也罢,你最优先考虑哪三件事情?

 林庆  我的家庭和我的产品都有着相同的优先级,他们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我目前管理的富国文体健康已经有5年时间,也像我的一个孩子。就像抚养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也希望能把这个产品一直做下去。

(注1:业绩及排名数据来源于海通证券,截至2020年9月30日,同类产品类别为主动股票开放型。自2015年5月6日基金成立以来至2015年末、2016、2017、2018、2019年度及2020年上半年度,富国文体健康净值增长率及其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中证800指数收益率*8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收益率分别为-8.8%(-10.69%)、-12.83%(-10.02%)、30.31%(12.10%)、-22.59%(-21.06%)、52.49%(27.71%)、27.72%(3.88%)。)

- end -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安   昀 | 鲍无可 | 薄官辉 | 曹   晋 | 曹文俊 | 常   蓁

陈璇淼 | 陈   媛 | 陈立秋 | 陈   军 | 陈觉平 | 陈  宇

程   洲 | 崔   莹 | 蔡嵩松 | 蔡   滨 | 董伟炜 | 杜晓海

付   斌 | 费   逸 | 方钰涵 | 方   纬 | 高兰君 | 刚登峰

葛  晨 | 顾耀强 | 光   磊 | 归   凯 | 郭   敏 | 郭   锐

郭   堃 | 韩   冬 | 郝旭东 | 郝   淼 | 何   帅 | 何晓春

洪   流 | 胡昕炜 | 胡鲁滨 | 胡宜斌 | 胡   涛 | 黄   峰

姜   诚 | 纪文静 | 焦   巍 | 贾   鹏 | 匡   伟 | 劳杰男

雷   鸣 | 李德辉 | 李   琛 | 李晓西 | 李晓星 | 李元博

李耀柱 | 李玉刚 | 李健伟 | 李佳存 | 李   巍 | 李晓星

李   竞 | 梁   浩 | 梁    辉 | 梁   力 | 廖瀚博 | 刘   斌

刘   辉 | 刘格菘 | 刘晓龙 | 刘   苏 | 刘   锐 | 刘  平

陆   彬 | 陆政哲 | 陆   欣 | 罗春蕾 | 吕越超 | 楼慧源

马   翔 | 马   龙 | 莫海波 | 潘   明 | 蒲世林 | 齐   皓

祁   禾 | 秦   毅 | 秦绪文 | 丘栋荣 | 邱   杰 | 饶   刚

石  波 | 沈   楠 | 沈雪峰 | 史   伟 | 是星涛 | 孙   伟

汤   慧 | 唐颐恒 | 谭冬寒 | 谭鹏万 | 谭   丽 | 田彧龙

王   涵 | 王   俊 | 王   培 | 王   栩 | 王延飞 | 王宗合

王克玉 | 王  景 | 王诗瑶 | 王晓明 | 王园园 | 魏晓雪

翁启森 | 吴   星 | 吴丰树 | 吴   印 | 伍   旋 | 肖瑞瑾

谢书英 | 谢振东 | 徐荔蓉 | 徐志敏 | 徐  成 | 许文星

许  炎 | 颜   媛 | 杨   栋 | 杨   浩 | 杨   瑨 | 杨锐文

杨   帆 | 杨岳斌 | 姚   跃 | 姚志鹏 | 叶   展 | 易智泉

于  洋 | 于善辉 | 袁   宜 | 袁   航 | 袁  曦 | 张东一

张 峰富国 | 张 峰农银汇理 | 张  锋 | 张汉毅 | 张  晖

张   慧 | 张金涛 | 张   骏 | 张   萍 | 张延鹏 | 张迎军

张益驰 | 赵晓东 | 郑慧莲 | 郑   磊 | 郑巍山 | 郑  伟

周应波 | 周克平 | 周   良 | 周雪军 | 朱   平 | 朱晓亮

左金保 | 赵   蓓 | 邹   曦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