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不看版: (1)今日A股市场单边上涨,上证综指时隔近3个月顺利收复3400点。11月至今A股日均成交额较上月环比增12.23%,按月统计北向资金净流入已可排在年内第三。今日行情继续分化,顺周期的煤炭板块表现突出,领涨两市,煤炭ETF(515220)大涨5.83%。煤炭价格涨势凌厉,根本原因还是在供需结构的变化。今年最大变化在于供给端进口收缩+去产能成效显现,以及需求端的冷冬来临和疫情后需求集中释放。   (2)后续来看可能存在几种场景。最乐观的情况是类似7月初,高举高打成交额和指数不断新高。最悲观的情况则是多头陷阱,冲高后快速回落。目前看这两种可能性相对不高。可能性高些的场景是指数层面温和上涨,行业出现结构性行情顺周期和成长股其中之一可能会形成合力,从相对位置的角度来看成长股的机会略高一些。   (3)很多时候股市是一种应对的艺术,分析只是为了让我们尽可能为后续的行情演绎进行推演,以便做出应对方案,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当具体情况出现时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对于交易水平一般的投资者,最好还是多看少动,逢低布局中长期看好的行业。

今日市场大幅上涨,突破3400点大关。上午市场分化强烈,周期板块带动指数温和上涨,科技成长板块表现不佳,电子行业早盘低开上攻后快速回落,纠结的氛围维持到中午收盘前各指数出现一波上冲。下午开盘后不久证券板块出现快速上行,点燃了市场情绪,半导体芯片紧接着出现上涨,成交额快速放大,上证综指一举突破3400点大关,一度冲高到3432点。但随后证券板块冲高回落,带动各指数小幅回落,陆港通北向资金不改买入趋势,尾盘市场再度冲高,但未达到全天高点。最终上证综指上涨1.09%,沪深300上涨1.25%,创业板指上涨0.72%。行业方面,采掘、有色、银行涨幅居前,传媒、计算机、电子跌幅居前。全市场成交额超过9500亿元。   陆港通北向资金今日坚决买入,下午冲高回落时也没有改变买入节奏,全天净买入超过100亿元。   来源:Wind

昨天国务院金稳委召开会议,研究规范债券市场发展、维护债券市场稳定工作。会议中提到了要严厉处罚逃废债行为,还提到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至少缓解了债券市场投资者对于信用违约引发连环踩踏,从而出现流动性风险的担忧。今天国债期货也出现了大幅上涨,银行股也表现不错,为上阵综指站上3400点立下了汗马功劳。   来源:Wind   不过信用债市场的信心还需要时间去重建,金稳委会议后,对于具体已违约债券的处置也会间接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后续信用债仍有可能受到局部冲击,对国债这种利率债来说,也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过随着机构对信用债风险偏好的降低,机构增配利率债会对国债形成一定支撑。长期配债又担心信用风险的小伙伴可以考虑通过国债ETF(511010)和十年国债ETF(511260)进行配置。  

我们上周四提到最近主板震荡偏强,创业板呈现弱势,与四季度流动性边际收紧不利于成长股有一定关系。短期来看要么是创业板继续下行,把主板也带到沟里去,要么是主板奋起,把创业板带上来。并提出缩量整理之后可能面临选择方向,向上的概率更大一些,需要关注能够带动人气的证券ETF(512880)的动向。今天在证券ETF的助攻下,上证综指成功一举突破了3400点大关,也把创业板指从颓势中拉了出来。   目前来看,几大主要的指数中沪深300最强,再度创下新高,创业板指和中证500则相对偏弱,衡量全市场表现的万得全A指数仍然处于区间震荡之中。  来源:Wind   行业板块方面,今日煤炭板块表现突出,领涨两市,煤炭ETF(515220)大涨5.83%,盘中一度涨逾7%。对煤炭这种资源类行业的主要还是看供需结构,以及在供需影响下的价格变化。从结果来看,近期煤炭价格涨势凌厉,根本原因还是在供需结构的变化。 来源:Wind

  供给方面,鄂尔多斯等部分主产区煤管票再度收紧,其他地区年底安全监管加强对煤矿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进口方面俄罗斯能源部计划12月份减少出口煤炭的配额,我国又收紧了对澳大利亚煤炭的进口措施,因此国内煤炭厂商话语权明显增强。   需求方面,寒冬来临,由于我国冬季供暖仍然以煤炭为主,受“拉尼娜”现象影响冷冬天气预期下,动力煤日耗将快速上涨,电厂有较强的补库需求。另外,当前各行各业复产复工情况良好,钢铁产需两旺,高炉开工率持续处于高位,焦炭也供不应求。   总结来看,今年最大变化在于供给端进口收缩+去产能成效显现,以及需求端的冷冬来临和疫情后需求集中释放,因此煤价上行的趋势预计仍将延续。我们此前也多次提到,煤炭行业还有低估值、高股息的特点,目前煤炭ETF(515220)跟踪的中证煤炭指数PB估值仅1.04,股息率达到了4.4%。在低估值顺周期行业补涨的阶段,也需要结合行业的基本面情况来判断和选择,像煤炭这种供需结构改善明显的行业,在整体大行情中相对更有可能获得超额回报。除了煤炭,也可适当关注钢铁行业的机会,详见《顺周期下的钢铁煤炭投资价值高吗?》。   今天新能源汽车也有不错的表现,新能车ETF(159806)涨2.55%。消息面上,11月18日的国常会再次强调要扩大汽车消费,提到了增加号牌指标投放、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三大举措,今年中央及地方政府层面已经出台了多项措施促进汽车消费。此外,上观新闻报道,根据国家到2022年底对新能源汽车总体支持的政策要求,上海到2022年底将继续给予新能源汽车免费专用牌照,目前具体的政策规定还在制定过程中。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板块涨势强劲,利好政策不断发布,疫情后汽车消费大幅回暖,板块迎来基本面、政策面和情绪面的共振。  

A股市场后续来看,可能存在几种场景。最乐观的情况是类似7月初,证券板块高举高打,通过证券板块的快速上涨带动成交额大幅提升,吸引增量资金进入,在这种场景下,往往是市场出现全面上涨,512880证券ETF的弹性较强。不过7月初对应的场景是面临特别国债、地方债发行,金融体系流动性十分充裕。而目前四季度货币信用都存在边际收紧的可能性,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相比历史仍然偏松,但没有7月初的市场情况那样宽松。7月初的行情中成交额快速达到万亿以上,峰值曾经达到1.7万亿的单日成交额,目前的流动性情况可能难以支撑。因此,虽然我们最渴望这种乐观场景的出现,但可能性并不算高。投资者可以紧密关注未来几个交易日市场成交额的情况以及证券ETF(512880)的表现。   中性的场景是市场成交额温和提升,各指数震荡上行,指数层面不会出现太大涨幅,个别板块则呈现结构性行情。对于这种情况,在板块的选择上,又存在几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目前表现强势的顺周期品种,如周期板块有色、煤炭,顺周期板块家电、汽车进一步维持强势,成长板块相对弱势。另一种可能是顺周期板块休息,前期超跌的成长板块逆袭。上周板块间的快速轮动也体现了机构目前对这两个方向存在巨大的分歧。假如能够维持中性场景的温和上行,在成交额达不到7月水平的情况下,可能要在这两个方向中寻求合力。   我们此前在讨论四季度的风格切换问题是介绍过,由于四季度流动性存在边际收紧的可能,整体看不利于对流动性敏感的成长股。但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角度来说,周期股存在上限,而未来转型方向的成长股可能具备更美好的前景。目前来看,周期股虽然从11月以来涨幅已经不小,但是逻辑依然存在,详见证券ETF周度成交额再度领跑股票类ETF短期周期股可能依然会有所表现,不过成长股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回调盘整,具备企稳向上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享受周期热情的同时也可以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一点,可参考除了围观顺周期,还能做点啥》。

  看好顺周期的投资者可以关注煤炭ETF(515220)、钢铁ETF(515210)、家电ETF(159996)。看好成长的投资者可以关注芯片ETF(512760)、军工ETF(512660)、生物医药ETF(512290)。新能车ETF(159806)其实兼顾了顺周期和成长两个特性,这也可能是新能车板块从7月的高点没有经历太大回调又再创新高的原因,不过这个板块目前估值水平确实已经处于较高位置,稳妥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定投或分批投资的方式进行配置。   最后悲观的场景是落入多头陷阱,从目前的市场情绪看这种可能性同样不高,可以观察后续两个交易日的市场情绪,如果成交额不出现大幅回落,基本可以排除这种情况。此外,也可以关注突发的利空事件如特朗普突然搞事,信用债事件进一步恶化等等。   很多时候股市是一种应对的艺术,分析只是为了让我们尽可能为后续的行情演绎进行推演,以便做出应对方案,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当具体情况出现时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对于交易水平一般的投资者,最好还是多看少动,逢低布局中长期看好的行业。从十四五规划来看,新基建仍然是目前政府大力推动发展的领域。看好新基建的投资者可以通过5G三剑客芯片ETF(512760)、通信ETF(515880)、计算机ETF(512720)还有新能车ETF(159806)分批配置或定投,分享行业成长带来的长期价值。生物医药ETF(512290)本身其实也属于科技新兴产业,短期主要是在博弈疫苗的预期,中长期来看仍然是值得配置的好板块。   今天就这样,白了个白~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分级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