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上证50为首的权重股大涨,而中小创下跌,风格切换的大门已经完全打开。上证50指数已经超过7月初的高点,上证指数徘徊在7月中旬以来震荡的上轨附近,距离前期高点只有一步之遥。

指数呈现出大票指数强,小票指数弱的现象,从板块表现就看到了原因,这周走得最强的是金融,作为今年迄今为止表现最差的板块终于有所表现。自8月中旬以来,银行板块龙头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已经走得很强,不断创出了历史新高,平安银行上涨已超过40%,招商银行上涨也超过20%。这周银行股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周五工商银行大涨5.89%,11月建设银行涨幅已达11.76%。

至少从这周我的微观观察,至少目前很多人对切换还在将信将疑,盘面上也能得到印证,没有分歧也就没有交易,也就没有机会。小荷才露尖尖角,真正等趋势来的时候,质疑也就逐渐消失了,还是做好判断,保持耐心。

源氏,源氏观市小荷已露尖尖角

过了十一以后,我就疾呼重视银行股的机会,可惜听者寥寥。过去两年医药、科技、消费直上云霄的气势,让人们早就忘了2017年工行建行大象起舞的样子。银行股的投资,就像一个二级市场版傲慢与偏见的故事。一个多月之前的文章我也写到了,“做好判断,保持耐心”,市场会教你重新做人,“真正等趋势来得时候,质疑也就逐渐消失了”。现在就是开始打消质疑的时候。

当前时点以银行为首的金融开始表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性的原因还是自8月中旬以来始终强调的经济复苏叠加信用边际收紧的逻辑。具体到银行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

(1)经济持续恢复,基本面向好,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压力逐渐减弱。

(2)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上半年银行政策性压力逐步消退,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

(3)银行估值处于历史的最低位置,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叠加边际线上拐点,有望跟随经济恢复展现出向上弹性。

其中前两个是充分条件,第三个是必要条件。11月26日央行公布了2020年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现9月份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12%,较6月份上升了6bp。这就意味着,贷款利率的拐点出现了,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了,对银行股是强刺激。底部的价格,叠加向上的边际变化,对于权益市场意味着什么,我不用再多说了。

事实上,从我开始观察市场到现在接近10年的时间,对于银行股的观察是最久的。坦白的说,银行股在二级市场中并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品种,读过价值投资经典着作之后很容易被银行股的低PE所迷惑,掉进陷阱里。当年雪球是银粉的天下,到如今谈银行者寥寥。因为过去10年时间里,真正属于银行股的机会一共只有三次:

(1)2012年12月-2013年2月

(2)2014年12月-2015年1月

(3)2017年

而且三次之中,唯有2017年逻辑最顺,依靠银行股的分析框架可以判断、布局、获利。持续时间长,有比较好的赚钱效应;前两次都是像流星一样闪过,给投资者带来的是璀璨过后的落寞和悔恨。这一次银行股的机会,逻辑上一定程度上与2017年有点像,核心都是经济向上,资产质量压力在减少。需要指出的是,行情的持续性与幅度不能简单的去类比,我当下所担心的是这一轮景气景气度能持续多久,需要逐月去观察宏观经济指标。有几个比较核心的指标,PPI的走势能否维持走强,进出口数据的走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走势,综合判断经济的景气度。同时还要结合股价估值水平,股价后面如果由于过度乐观的情绪演绎,最怕的就是货币信用政策出现剧烈的收缩,通胀水平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量。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事,金融股开始启动,也意味着开始于2019年初的牛市,已经进入中后期了,2021年降低预期回报率也是需要提前想好的事情。这个事实作为投资者不得不接受,回报率的均值回归是必然的,切忌退潮的时候用长期逻辑来欺骗自己,对短期的风险视而不见。

相信在金融股的上行的协助下,上证指数突破7月初的高点已经不远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