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文章说医药就不参与了,就算错过底部也不后悔。

结果这两天就凸凸了。脸打得比罗永浩还响。

不过我也没说错,毕竟我说买医药不如买消费,今天消费就凸凸了。

当然,也就是两天的涨幅,并不重要。关键还是看长期。

不过,大家应该也看出来了,A股现在这三疯审美一时半会儿还停不下来了。

资本市场有句名言:「行情总是在绝望中产生,在犹豫中上涨,在疯狂中灭亡。」

以上为今日段子。

……

我把三疯的估值、业绩和持股等罗列到了下表里,供各位参考。

盈利能力:消费>互联网>医药≈科技>沪深300。

近两年盈利增速:消费≈互联网>科技>医药≈沪深300。

估值:沪深300<>互联网<>

从上述三个角度出发,最应该买的是消费和互联网。

毕竟在成长股里,二者盈利能力和增速最高,估值相对而言最低。

但是,以上关于盈利能力和增速的数据仅基于过去。

按照机构对2022年的盈利预测分析,科技和医药的盈利增速远远超过消费和互联网。

甚至连沪深300也会因为业绩反转(主要是传统行业触底反弹),盈利增速超过消费和互联网。

总结一下就是:

4大成长板块里,以茅台、五粮液为首的消费和以阿里、腾讯为首的互联网,近两年盈利增速较快,目前估值相对较低。

以恒瑞、立讯和海康为主的科技和以恒瑞、爱尔为主的医药,虽然估值相对较高,但机构一致预测二者未来两年的盈利增速更快。

到了2022年,科技、消费、互联网和医药4者的市盈率刚好都在30倍左右,重新达到了平衡。

不得不感叹,长期看,市场依然是有效的。

因此,现在成长板块里,具体买哪一个板块,区别并没有那么大。

天下武功,五花八门,并没有高下之别,只能说各有特色——

消费和互联网确定性更高一些,医药和科技想象空间更大一些。

如果有选择困难症,但又想布局成长股,可以把这个四个板块都买上。

不过,我这里也要提醒各位的是,成长股的估值是普遍偏高的。

具体而言,假设成长板块的长期收益率为20%,按照PEG=1且适当放宽的原则,正常的PE应该在30~35倍。

但是,这个估值要到2022年才会实现。

换言之,现在买入成长板块的基金,持有3年,大概率能取得还不错的盈利。

但存在一种可能性:前两年,涨涨跌跌,收益还不如货币基金,更不如沪深300。

面对这种尴尬的投资处境,我的建议还是那两步:

第一步,开启定投。

第二步,忘掉第一步

……

互联网和医药相关的优选基金我都写过文章了。这次简单写下消费吧。

目前,市面上以大消费为投资主题的基金共有157只(不区分主动、被动,也不区分A、C)。

按照基金成立超过2年,过去2年年化收益率大于50%;基金经理从业时长超过3年,个人职业生涯收益率超过20%的标准进行筛选。

共有18只基金符合要求。

消费基比医药基好的地方在于,消费基金普遍成立时间较早。因此,有大量的历史业绩作为参考。

18只基金里,收益率最高的是银华消费,达到了2年3倍。换言之,2019年初你买入100万,现在已经翻到了300多万。

但这个基金历史上的索提诺值是最差的。简单点说,就是这300万是基金经理扛着炸药包赚来的。

因此,像此类基金的长期表现,还有待观察。

所以,我又从5年和10年的综合业绩(收益+风险)维度,以及打新超额收益的角度,对18只基金进行了多维度筛选,优中选优得到的终极版如下:


另外,在我盘点消费类基金长期表现时发现,大部分消费基金都没能跑赢中证消费指数。

我表里列出的基金正是为数不多能跑赢指数的几只。

这其实也说明了一件事:

由于消费行业长期较高的收益率,大量机构(不管是否以消费为主题)买入消费股,在机构的充分博弈下,消费行业的有效性大大加强。

因此,消费主题基金越来越难跑赢消费指数。

后面我会把医药基再优中选优选一下。另外加上科技基和互联网基,建个以成长为主的四足鼎力组合(其实早就想建了,但奈何这几个板块一直没有高级别的调整)。

前面说简单整理下,但各位看我文章发这么晚,就知道其实不简单。欢迎大家积极点赞、分享,啊,谢谢朋友们。

作者:远望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