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2020快结束了,说实话今年收成真心不错。我们在之前推过的军工、新能源产业链、港股互联网都嗨得飞起。

但低估值金融和港股宽基就没这么好了。全年来看,恒生国企指数还是负的。

站在现在这个时点,如果忘记2020年的股市,从0开始去配置权益市场,是个什么感觉呢?

说实话,除去金融地产等周期行业,其他估值真不能说便宜。上图:

PE分位上看,必选消费、医药、科技可真都是不便宜。举个例子,在白酒的带领下,食品饮料板块的估值基本在历史非常非常高的位置,比90%的时候都贵。

一些顺周期行业,比如汽车、家电、工程机械行业也都涨了一阵儿了。但是反观银行保险地产这“三傻”,虽然9月底以来有过一点儿阶段性的表现,这两周又基本上被打回了原形。

现在该怎么做?明年经济复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如果今年冬天的疫情没有反复,金融地产等低估值板块是非常值得配置的板块。而金融地产中呢,更加看好优质的保险和银行。

1、我们先来从短期维度复盘一下此前。

最核心的逻辑还是疫情的影响,为抵御疫情在货币和财政上的宽松措施,使得利率下行,银行保险的净息差/利差损受到负面影响。同时,银行在上半年疫情下要求向企业让利,中报中业绩下滑明显。

保险和地产还同时受到外出的限制,保险代理人没法出去卖保险了;想买房的人没法线下去看房了。随着经济的不断修复,利率中枢继续缓步抬升,大家外出不再受到限制,保险和地产板块的业绩修复也会体现在明年的报表当中。

2、再来看看偏长期的逻辑。

保险自不必说了,而什么样的人应该买保险呢?简单来说就是上有老、下有小、还身背房贷的人。这类人会有非常迫切的意愿,在自己“倒下”前变成一堆人民币。

来自友邦保险的报告显示,人均国民GDP在10000-15000美金时,是保险的密度和深度上升最快的阶段。而35-55岁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贡献了我国绝大部分的保险购买。

现在中国的人均GDP刚刚突破10000美金,平均年龄在37岁左右,加上过去的十多年力不断上涨的房价,无论是对保险的购买能力还是购买意愿,都处在不断上升的阶段,可以说稳步增长的确定性比较强。

银行比之于保险长期的成长性稍差,但是估值被杀得更加充分。市场对银行让利的担忧都充分反应在了今年的中报当中,银行的逾期/不良和拨备覆盖率都达到了一个非常保守的程度。展望明年,如果后续没有监管的指导,预计银行明年差不了。

低估值的金融地产,可以说是现在为数不多的“价值洼地”,同时优质的银行保险公司是有能力做到长期稳定的业绩增长的,在现阶段这个估值低位,可以通过买优质个股或者基金的方式进行配置。

3、具体怎么投呢?

笔者认为金融地产板块,一是比较适合借助个股或者ETF进场的行业,保险股在A股只有五家上市公司,银行有40多家,闭眼买两个龙头其实就是个不错的策略。

而借道主动基金则是一个分散个股风险的同时,再去追求一些超额收益的方式。

其中工银瑞信金融地产规模最大,因为成立时间更早、赶上一轮大金融牛市;嘉实金融精选最为纯粹,A+H两地的仓位90%都投资在金融地产板块,并且嘉实金融地产是几只基金中唯一一只可以投资港股的主动基金,港股的金融地产估值更低,股息率更吸引人,如果估值回归的话力度会更大。

被动指数基金方面,列举了一些管理费比较低的非银基金,管理费+托管费只要0.6%。

通过规模可以看到,押宝券商的投资者可真不少,国泰和华宝的两只证券ETF规模合计超过500亿。

银行的选择也不少,天弘和华宝两家规模最大,鹏华中证银行ETF的费率最低,直接杀到了0.3%的管理费。

展望明年,404君认为是“守城”的一年,但依旧谨慎乐观。

谨慎是因为A股已经连涨两年,总感觉再来一年大牛市普涨不太现实。

乐观的原因则是在于,当前还没有过度狂热,当大家都非常谨慎的时候,往往出现大熊市的概率很低。而明年经济反弹是必然现象,随着疫苗的普及,国外经济也会逐渐爬坑,完全转为防守思路也不太对。

总之,和标题一样,随着经济复苏,无论如何性价比上看,明年先适当配点儿金融地产顺周期迎接一季度。

(本期当值404童鞋,编辑金宝本宝)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号任何文章的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