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三方检测机构数据显示,上月底至本月初,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均达到了年内高点,反映出普遍的对后市乐观的情绪。“高大上”的机构投资者,到底是怎样决定仓位的?

主流方法是基于对后市行情判断来设定仓位。预期股票会涨就提高仓位,预计跌就降低仓位,即仓位是“择时”的结果。

回顾公募基金长期平均仓位水平变化,呈现出这样的特征:股指上涨,仓位抬高;股指下跌,仓位降低。“追涨杀跌”,仿佛闻到了熟悉的味道。从结果上看,期望“买入即步入上涨通道”的基金经理,往往在该重仓时轻仓,该减仓时重仓,多数人的“择时答卷”不合格。

也有些人不择时,股票便宜了就多买点儿,贵了就减掉些,一不追求买入即步入上涨通道,二不贪图卖了就开始下跌。从结果上看,股票的低点往往是不择时的人买出来的,高点也是不择时的人卖出来的。

前者是普遍的右侧交易者,后者是所谓的左侧投资者。左侧和右侧,看似是策略差异,实则是理念不同。一个每天要吃鸡蛋的人,希望母鸡越便宜越好;以倒卖母鸡为业的人,则盼望出手价比进货价高。

多数人想要精准择时,机构也不能免俗。但择时的本质是博弈,觉得别人是傻子的人,自己也很可能是傻瓜。

我自认为不比别人聪明,干脆放弃择时,股票便宜了仓位重,贵了仓位轻。市场偶尔会奖励做减法的人,从后见之明的角度看,那些不择时的人,反而择时做得好。

<中泰资管基金业务部总经理 姜诚>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