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则新闻刷遍朋友圈:


图片来源:财联社电报
证监会党委专题会议指出,着力加强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政策定调,权益基金或迎来风口?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背后的逻辑,帮助大家更好地梳理投资脉络。
首先,谈一谈“没听说过的”资产配置。如果在过去,有人跟你说,做点资产配置吧,然后把你投资房地产的钱拿去做七七八八的投资,那的确是错失过去二十年“最好”的投资机会。
图片来源:夏洛特烦恼剧照

不需要资产配置


在相当长时间内的中国,居民不需要资产配置,只需要房地产。因为1998年-2018年,是中国房地产黄金二十年,无论在哪里,只要买房子了,就不会差。甚至从下图看,从2013年到2017年,中国居民资产分布,从房地产占比62%,加剧至房地产占比73%。相比之下,金融资产没有增长,而美国,房地产占比2013-2016年几乎稳定在35%左右。

图片来源:西南财经大学

“房子永远涨”的信仰


除了房地产,房地产黄金时代也改变了人们的投资方式,一种新的,无风险的投资方式出现了——银行理财。随着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的出现,年化利率达到5-6%的理财横空出世,一方面人们买到无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另一方面端众多房地产企业得到了及时的资金扩展房地产版图,好像是个双赢的结果,背后核心逻辑还是房地产黄金二十年,再更加直接就是“房子永远涨”的信仰。
图片来源:夏洛特烦恼剧照

任何资产都不可能只涨不跌


任何资产都不可能只涨不跌,没有人会质疑这个论点,但是也没人敢用中国房地产反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图仅从1987年到2018年看30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就有2波低点,3波高点。07-08年次贷危机对人类的影响,其实并没有完全消除,而对它的研究也需要更深入。也许是中国房地产还未经历足够时间考验,周期波动仍不明显。
图片来源:彭博


房住不炒与理财收益下降


但是燕郊房地产下跌,非核心城市非核心地区房地产的横盘告诉我们,房地产黄金时代可能结束了,房住不炒越来越成为共识。另一方面,金融体系要防范房地产灰犀牛风险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自2017年以来,资管新规陆续按要求实行,虽然有部分的延期,但是整体理财产品转型,不刚兑、不保本、多层嵌套、期限错配、大比例非标投资(房地产)等不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产品在过渡期后不再有存量。因此这几年我们也看到,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下行。


图片来源:兴业证券


14-15年理财5.5%年化收益以上的理财“随便买”;
17-18年理财4.5%年化收益以上的理财“挑着买”;
19-20年理财3.5%年化收益以上的理财“抢着买”;
2021年,也许预期收益理财,“买不着”了。

未来理财产品是什么样的?净值化,像公募基金。不保本,不刚兑,随着市场价格波动,获得市场长期回报。未来投资市场,客户需要深刻体会到,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要么选择低风险但是低收益,或者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不存在无风险,高收益了。

“炒股不如买基金”用脚投票
19年开始"炒股不如买基金"的呼声浪一波高过一波。根据《2020中国ETF投资人洞察报告》指出,在受访的13000多位投资者中,个人投资基金的比例已经超过股票,成为个人投资者投资最多的产品类型,占比高达87.1%。
由于ETF流动性高、透明性高、费率低、投资品种多样、能规避单只个股风险等优势,这几年越来越受投资者的关注。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2日,国内ETF已达277只,总规模达到1.05万亿元!市场有效性提升使得各类指数的回报率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也不断激发投资者参与ETF投资的热情。
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也许ETF的风口真的来了呢!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在投资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旗下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公司旗下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