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二鸟说

上一篇我们分析了从众心理,并探讨了如何克服从众心理。

当我们头脑中有了正确投资观引领,便可以自觉抵御从众心理的冲击。因为我们知道什么是长期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

培养自己的投资能力圈,必然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过程。从众心理代表的是一切皆可为,这从长期看显然是不正确的。哪里有全知全能的投资者呢?当你踏入自己完全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时,胜利的天秤早已不再向你倾斜了

盲目从众的投资心理非常可怕,但更为可怕的是盲目从众还带着过度自信

一、认识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是行为金融学的四大研究成果之一。过度自信指的是人很难正确评估自己,时常夸大自己的能力,在认知的准确性与正确性上更是容易高估自己。过度自信最着名的案例是在一份限定人数的驾驶能力调查问卷中,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高于平均。

那么大家是否认为自己的投资能力也高于平均呢?对于有着主动投资实践的朋友来说,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自己技不如人,达不到平均水平吧?这就是过度自信心理广泛存在的表现。

过度自信也是常见的人性弱点,过度自信产生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有自信敢于冒险的人才能在残酷的自然选择中生存下去,没有冒险精神,人类怎么可能穿越四大洋走遍五大洲,继而成为万物的灵长呢?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有自强的渴望,因此自信也就成为了人的普遍心理。适度的自信是好事情,但过度的自信就有可能变为人性的弱点了

过度自信在投资中容易带来认知残缺、高估投资价值、不听劝告固执己见、忽视风险控制等诸多危害。

二、过度自信的危害

建立完整的投资认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了解一家上市公司,了解一个基金经理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试想一下我们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完整地认识一个人呢?在过度自信的驱动下,人很容易根据片面的信息去认识投资对象,从而收获盲人摸象的残缺认知。没有相对完整的认知,只认识到了投资对象的一面,这就很容易在投资实践中遇到挫折

高估投资价值也是过度自信心理的一大危害。当我们对一个投资标的、投资机会信心满满时,我们时常会夸大这项投资的潜在收益率。我们时常把自己正常认知里的投资收益期望值给夸大,然后从这种夸大中获得一种虚荣的满足感。就像人有吹牛的天性一样,谨小慎微总是让人感到没劲,夸大与夸张才能调动起投资者的兴奋情绪。

过度自信的第三大危害是不听劝告固执己见。当我们对一个投资机会自信满满时,我们就听不进去任何相左的认知与反对的意见。我们甚至会把这种反对当做是对自己的否定。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在过度自信心理的驱动下,我们很容易关闭自己的其他感知器官,陷入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无法自拔。

在具体的股票和基金的投资过程中,过度自信往往会带来忽视风险控制的恶果。大家想一想自己是否在2020年中,一段时期内对半导体行业基金过度自信,又是否在一段时期里对医疗主题基金过度自信呢?更有趣的是,这些过度自信产生的时间点又恰好发生在相关基金连续上涨,收益率奇高的时段,正好与投资者的盲目从众行为阶段相呼应。在上述的背景下,买入风口上基金的投资者往往只见基金的短期收益,完全忽视风险控制,表现出赌博式的操作。

三、如何克服过度自信

在投资时,要想减少过度自信对我们的伤害,我们要做到对市场保持敬畏,要保持开放兼容的投资胸怀,要坚持深度的研究持续认识投资

对金融投资市场多一份敬畏,我们就不容易盲目膨胀,高估自己的投资能力。保持开放兼容的投资胸怀,我们就能做到兼听则明,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投资。坚持深度的研究,我们就能从多个角度去认识投资,理性判断每一次投资机会的概率与赔率,不至于被自己的自尊所裹挟而盲目夸大投资价值。

克服过度自信,还要求我们进行投资时,始终恪守自己的能力圈。人不是万能的,人的能力是有一定的边界的。在自己的投资能力圈内,我们对投资规律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也大概率是正确的。能力圈可以不断的拓展,但投资行为不能提前超越能力圈。

自信是一个褒义词,但凡事都要讲求一个度。适度的自信有利于投资者的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有利于投资者排除市场噪音的干扰,在投资的逆境中坚守下去。每一位成功的投资者,都是对投资标的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认知,对自己的投资行为有自信的人。

我们不要因为相关基金短期业绩优异而盲目狂热,也不要因为暂时的不如意而随意怀疑。也希望大家能对自己所做出的选择保持一份适度的自信与耐心,价值的花朵要在时间之河的浇灌下才能绽放。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继续探究锚定心理的人性弱点,通过对它们成因、表现、危害的剖析来不断认知自我,克服弱点,从而让自己的投资不断进步。敬请期待!

风险提示: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或媒体观点,与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公司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材料不构成本公司业务和产品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过往业绩和获奖情况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投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产品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需谨慎。

欢迎关注工银瑞信

工银瑞信官网www.icbccs.com.cn

客户服务热线: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