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文观点由付宇(执业编号:A0600618080001)编辑整理。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近期热门事件:

2020年12月16-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层面,提到解决种子问题。接着在12月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再次强调“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体现出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行业逻辑:

1、重要性

种业,被视为农业行业的“芯片”,其发展关乎人民的粮食安全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预。

其实,每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基本维持在6亿吨以上,而每年国内的消耗量基本在4亿吨左右,剩余的2亿吨作为储备粮。在粮食储备充足的情况下,为何我国还是要重点关注粮食安全问题呢?主要可分为两点:

1)国际方面,美国是全球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且美元可以说是全球的通用货币,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着全球的粮价。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通过疯狂印钞票,让全世界为其买单,不断推升粮价,买不起粮食的国家,就出现大面积的饥饿情况。

而如今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美又开始大量印钞,历史会否重演,不得而知,但要时刻做好准备。同时,去年还有大面积的自然灾害,如蝗灾等,粮食基本面进一步趋紧。

2)国内方面,则是相比之前,我国农业种植有所缩减。随着国内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化率从最初的15%快速增长到如今的60%左右,一方面是人力不断的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另一方面则是耕地面积的不断下滑。

2、市场规模

依托国内种植面积较大的优势,国内种子市值占全球的1/3。2016年以前,我国种子行业的市场规模基本以3%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缓慢增长;而2016年以后,在国内粮食库存过剩的背景下,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以调面积、减价格、减库存为主,从此以后,我国种子行业的市场规模基本停留在1200亿元左右;随着政策的支持,预计未来行业将保持缓慢增长态势。

Image

我国种子市场主要由玉米、水稻、小麦、大豆及马铃薯组成,占比超70%,其中玉米占比最大,紧随其后的就是稻米和小麦。

3、发展历程

其实,我国种业的发展,可以说是经历了5个阶段,具体如下:

1)1949-1977年,四自一辅阶段:实行“依靠农业生产合作社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的方针,在全国建立起以县良种场为核心、公社良种场为桥梁、生产队种子田为基础的三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2)1978-1982年,四化一供阶段:实行“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的方式。

3)1982-1994年,转型市场化阶段: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进一步推进了种子市场化,民企逐步增多。

4)1995-2011年,种子产业化阶段:我国种业虽历史较长,但产业化开始时间较晚,种业市场化、产业化、育繁推一体化的格局在这时才初步形成。

5)2011-至今,现代种子产业阶段:企业参与到育种行业,形成以科研单位性基础为主,应用研究为辅,科企合作,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

Image

投资要点:

1、行业特点

我国种子行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1)珍贵种质资源面临加速流失风险,1956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地方品种的数目达11590个,而到了2014年,仅剩3271个,品种丧失比例高达71.8%,未来保护种源是重中之重。

2)我国种质依赖进口,全国大约有5%的种子要从国外进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产品的成本,种子新品种的自主创新至关重要。

3)我国在种业发展的同时,品种审定制度也在不断完善,目前有多种品种的审定渠道,如统一试验、绿色通道、良种通关、联合体,及特殊用途品种试验等,一方面加快了审核进程,另一方面市面上的优良种质越来越多。

4)种业具有高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前期的科研投入大、投入产出的时间周期长、及行业相关经营许可证的发放等,据统计,新品种从研发到最终的推广,至少需5年时间。

2、竞争格局

从国际方面来看,目前全球种业市场已形成以中、美为主的双寡头局面。美国长期作为全球第一大种子市场,市场份额超35%,而我国自2016年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市占率超23%。

而全球种子行业集中度较高。国际一线种企仅10家左右,但市占率却高达50%左右;二线种业数量在40家左右,而三线种企的数量众多,未来行业整体将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局面。

从国内来看,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种业仍处于初级阶段,跨国种业已进入“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化”的育种“4.0时代”,我国仍处在以杂交选育为主的“2.0时代”,基础理论和原始技术创新不足。

同时,国内市场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国内前十种企的市场份额仅15.8%左右,且在创新能力上,育种资源及人才等方面,还是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上。

目前,我国粮食作物品种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如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等为,而“洋种子”主要是蔬菜种业,其市占率目前以从20%下降至13%左右。同时,在国内6393家种业企业当中,仅24家有外资背景,且其种子销售额的市占率仅为2.7%,占比极小。

3、未来重点的发展趋势

预计未来转基因技术将越来越受重视。一方面是转基因作物凭借优异的生产、抗虫及耐药性能,可有效提升农作物种植效率,缓解供给缺口,其效果获多国认可,目前已在多国普遍应用。另一方面就是转基因作物的播种面积的快速增长。其中,以大豆、玉米、棉花、及油菜为主要转基因作物。

目前美国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在全球的占比高达39.12%,紧随其后的是巴西、阿根廷、印度及加拿大,五大国家的种植面积总占比高达90%以上。据统计,目前全球转基因种子的市场规模已达200.7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302.4亿美元。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转基因技术应用较为落后,还未完成转基因种子的商业化。目前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棉花和番木瓜,未来随着政策的放开及支持,转基因技术将迎来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商业化进程,而研发实力强,有渠道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相关重大事件:

1)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

2)两会具体文件落地;

3)新冠疫情影响

风险提示:

自然灾害;政策风险;转基因推进不及预期;产品推广不达预期;海外冲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