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还是持币,这是个春节长假前的老问题,而经过上周的市场调整后,就更让人有点纠结了。

对最近股市的调整,多数券商研究所认为,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源自季节性因素导致的短期资金供需紧张,其对市场的影响属于“阶段性扰动”。往后看,春季躁动行情并未结束,建议投资者关注业绩达到中高增速的低估值标的。

其中,较为乐观的如国泰君安,预测沪指底部区间就在3450点左右。但同时,也有机构抱“持币过节”观点,建议投资者兑现部分收益,控制仓位。

持股派:底部就在3450点左右

对于开年后行情的先扬后抑,国泰君安早在去年12月初就作了预判,其当时的观点是:从现在开始到2021年一、二季度,上证综指将在3100至3500点间横盘震荡,期间即使能够上穿3500点,但也很难站稳,需回到这个区间寻求未来突破的力量。

而从国泰君安的最新观点看,市场下跌后其并不悲观。

国泰君安陈显顺策略团队表示,上周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持续紧张,引起了股票投资者的担忧,部分投资者甚至担忧是否会重演类似2013年6月时的“钱荒”。但国泰君安认为,资金利率现象是阶段性的,悲观预期已经反映。从边际角度看,由于春节流动性缺口以及潜在的信用风险,本次流动性“技术性收紧”有明确的边界,往后看,资金面有望边际放松。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经过此次预期管理后,投资者对宽松的预期已难回此前乐观水平,但微观交易力量仍有动量,叠加高景气、稳盈利的结构性亮点,上证综指下有底,底部就在3450点左右。流动性预期适当下调后,预计未来大盘震荡区间在3450至3700点。

近期,A股及美股出现共振式下跌,市场波动明显抬升。对此,方正证券胡国鹏策略团队表示,参照2018年以来美股4次10%级别的调整,均由利率快速抬升、经济增长不确定加大导致。近期美联储流动性投放保持平稳,美债收益率在升破1%后并未陡峭上行,初步判断美股本轮调整的幅度较为有限,不构成对风险偏好的持续压制。

持币派:兑现部分收益控制仓位

开源证券策略团队表示,市场的核心矛盾与潜在风险开始浮出水面:机构投资者无分歧地高仓位运行,增量资金入场形成共识,全市场昂贵的资产价格已为经济复苏与流动性宽松并存的预期做好了准备。但复苏的经济与宽松的流动性之间本就存在经验性矛盾,近期市场的波动,其实是上述矛盾开始出现演化,较大程度上冲击了当下依赖于流动性驱动的全球风险资产价格。

根据目前市场的风险收益比,开源证券建议在前期“旧共识”类资产中获益颇丰的绝对收益投资者兑现部分收益,控制仓位,持币过节。

看节后:春季躁动可能尚未结束

国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表示,目前最艰难的时点已过,期待节后A股市场迎来新高。

展望节后行情,张启尧认为,随着春节流动性需求高峰逐渐过去,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也将得到缓解。短期调整后,当前市场由于前期快速上涨而累积的畏高、获利了结情绪已显著释放。在宏观流动性不会大放大收,以机构资金为主导的增量资金持续、稳定流入的情况下,A股市场流动性将长期维持充裕。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的优质资产,在增量资金浇灌下均将持续受益,跨年行情有望再创新高。

广发证券戴康策略团队同样认为,2021年春季躁动行情大概率尚未结束。戴康表示,参考历年自12月提前开启的“春季躁动”,2021年的春季躁动至今无论是持续交易日还是区间涨幅均低于历史均值,也处于上述可比年份的偏低区间下沿。由于当前“紧货币”并非常态,广发证券维持后市春季躁动波动加剧且行情有望扩散的判断。

谈方向:关注业绩高增速的低估值标的

虽建议部分投资者兑现收益控制仓位,但开源证券同时也强调,要看到市场中十分积极的力量:A股市场内部,大盘价值股(金融、地产、公用事业)仍处低位,且以银行为代表的板块已出现基本面的拐点。同样的,在制造业、出口链条、周期性行业、TMT板块内部,出现了大量业绩高增速的中小市值标的,其估值水平在前期极致风格中受到了严重压制,而业绩预告和未来的一季报将为投资者提供重要信息。市场未来仍将在局部充满机遇。

粤开证券策略团队表示,市场连续上涨后,估值压力需逐步消化,叠加春节临近,部分投资者出于避险考虑可能会兑现收益,降低仓位,选择持币过年。市场短期面临一定的震荡整固压力,但预计下方空间较为有限。

配置方向上,粤开证券建议从业绩和估值两方面出发,优先关注估值具备比较优势,且业绩预期向好的品种。主题催化方面,可适度关注“就地过年”受益板块。对前期机构抱团的高位股,则可适度逢高减仓。


来源:上海证券报

风险提示:本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业务的法律文件。上述内容仅代表当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基金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