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知道自己内心真正热爱什么,而且做投资一定要在一家本土的资产管理机构。

2、我的投资框架是一个投资方法+两个交易纪律。投资方法如果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就是“以合理价格买入优质公司,买入并持有。”

3、我主要从三个要素找到优质公司:1)好的赛道;2)强大的核心竞争力;3)优秀并且专注的公司管理层。市场上四千家上市公司,我们“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4、从赛道的生命周期角度出发,我遵循“胜而求其战”的原则,寻找成长期和成熟期标的。

5、我比较喜欢常年专注在一个事业上不变的人。

6、我的第一个交易纪律是能力圈,我专注主场作战。

7、我不赚博弈的钱。所有的博弈,本质是一个猜心的游戏。

8、我认为最终公司的定价方法是一个:DCF模型定价。

9、我觉得人一生中有两件事情很重要,一个是和你喜欢的人一起生活,另一个是做你喜欢的工作。

清华博士=》高盛机构销售=》建信基金投研

朱昂:先介绍一下你的从业经历吧?

王东杰 我是2008年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的,毕业以后就进入了高盛的股票销售部。那一年因为金融危机,所以整个金融行业招人并不多,高盛当年资本市场部一共就招了5个内地应届生,其中看股票的只有两三个人。

我进入高盛之后,就开始写销售笔记,那时候写销售笔记的并不多。我会每周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对市场的感悟和理解,全部写成一个笔记发给客户。起初,写销售笔记的初衷是写给自己的,作为每周整理信息和自己思想的一种方式。慢慢的,我们整个北京区的销售都开始转我的销售笔记。直至我们伦敦的中国销售会把我的笔记翻译成英文,发给他们的海外客户。我在高盛做了四年,这四年中每周都会坚持写销售笔记,并成为当时在高盛有影响力的一个产品。

到了2012年,我觉得自己真正热爱的还是投资和研究,于是从高盛跳槽到了建信基金,放弃高盛较高的薪酬待遇,进入国内本土的公募基金。重新出发是有挑战的,但是我知道自己内心真正热爱什么,而且做投资一定要在一家本土的资产管理机构, 本土机构能更加深刻理解国内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变化,同理,做投资也一定要密切跟踪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趋势,从时代中取势、与时代共同成长。

我从2015年开始做投资,至今有超过5年的基金管理经验,以及13年的投研工作经验。

从三个要素定义好公司

朱昂:能否谈谈你的投资框架?

王东杰 我的投资框架是一个投资方法+两个交易纪律。投资方法如果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就是“以合理价格买入优质公司,买入并持有。”这句话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买入优质公司,我的投资是基本面驱动;2)买入的价格要合理,我的投资是看重估值的。

市场上有不同的投资方法,界线也比较模糊。我认为大家的区别在于基本面和估值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比如说趋势投资者,可能不那么在意基本面和估值,更看重股价的动量。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可能更看重基本面的边际变化,对于估值有所淡化。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既要看基本面,又要看估值。在价值风格中,又分为深度价值和价值成长,区别在于对估值的容忍度。我的投资主要是价值成长风格。

我先谈谈如何定义优质公司。我主要从三个要素找到优质公司:1)好的赛道;2)强大的核心竞争力;3)优秀并且专注的公司管理层。

朱昂:你把优质公司的定义分为三个要素,那么先谈谈你如何找到好赛道吧?

王东杰 什么是好的赛道?我首先从生命周期看赛道,将一条长期赛道分为四个生命阶段: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我主要投资一条赛道的成长期和成熟期阶段。处于衰退期的赛道很可能是价值“毁灭”阶段,容易产生价值陷阱。而萌芽期的赛道风险收益比对于公募基金产品并不合适,体现出低胜率和高回报的特征,更适合一级市场的投资。比如说有10个投资机会,其中8个最后失败了,但是有2个能赚10倍,如果在一级市场投资,最终组合的收益率或许还不错。但是公募基金行业由于有10%的最大仓位限制,基金经理是难以在单笔投资上赚到10倍的净值收益,一旦超过10%的持仓就必须卖出。从赛道的生命周期角度出发,我遵循“胜而求其战”的原则,寻找成长期和成熟期标的。

其次,我还非常关注这条赛道的行业竞争格局。竞争格局决定了整个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和盈利的稳定性。我希望看到比较清晰的行业竞争格局,这也是“胜而求其战”的一种体现。如果一个行业竞争格局不清晰,大家天天打价格战,这样最终行业的玩家都赚不到钱。

总结来说,在赛道判断上我遵循“胜而求其战”的思维:尽量买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赛道,并力图洞察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朱昂:我们再谈谈你是如何把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王东杰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护城河,我偏好三种类型的护城河:

第一类,别人做不了,只有我能做,背后来自企业的独特资源。比如牌照壁垒、技术壁垒、资源壁垒等。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免税龙头,在公司发展初期的时候,就享受到了独特的免税牌照优势。

第二类,别人能做,我也能做,但我能够卖得更贵。这一类在品牌消费品中很多,品牌一旦赢得了消费者信赖,能获得很长时间的溢价。比如说耐克篮球鞋,就能比普通的篮球鞋卖得贵,即便做工和材料可能差异不大,但用户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

第三类,别人能做,我也能做,但是我的成本比别人低。这一类护城河通常来自规模效应或者优秀的工艺管控能力,在制造业中比较多。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一批优秀的制造业出海,成本比海外竞争对手低,定价就定在别人的成本线上,导致全球的市场份额不断被国内企业“占领”。比如我之前投资过一家做轮胎模具的公司,就赢在规模效应和管控能力,成本优势很明显。


朱昂:那么优质公司定义的最后一个要素,你如何判断靠谱的管理层?

王东杰 这一点和你不断聊优秀的基金经理类似,我们选公司最核心的也是跟管理层不断沟通,感受对方的价值观、战略眼光、以及执行力。

我看一个管理层,要有历史业绩证明自己,更要看他们引领的企业价值观。我在清华大学读了九年书,属于典型的清华理工男,做事情比较踏实,专注在能力圈,相信天道勤酬,看重专注力。

A股有许多管理层喜欢跨界,有时候追一些热点,甚至做一些资本运作。这一类的管理层并不是我所喜欢的,我基本上会直接规避这一类的企业。我比较喜欢常年专注在一个事业上不变的人。

在管理层这个维度,我也会关注一个公司的治理结构。有些公司的管理层很优秀,但是治理结构有风险,导致管理层的利益和股东利益并不一致。这种公司我一般也不会去做投资。我喜欢优秀的管理层,而且利益和股东在一条船上。



研究公司是“谈恋爱”,持有公司是“相伴成长”

朱昂:关于管理层,我想再追问一句,看人其实是很难的,你如何提高对人判断的胜率?

王东杰 和管理层沟通的时候,我一般会了解和分析这个公司的历史,这点也和你研究基金经理一样,先要看这个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他是怎么做的。我会去了解公司在创业的过程中,管理层遇到哪些困难,有哪些分岔路口,管理层在分岔路口做了哪些选择。我也会去了解,公司一路走来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是不是在踏实做事。

我发现,研究一家公司和持有一家公司,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是一种不同的心态。有时候,我们在研究一家公司的时候,觉得这个管理层挺靠谱的,过去也做了很多正确的事情,但是买入持有后心态会有所变化。这就像你和一个人谈恋爱的时候是一种心态,和一个人相伴成长后又会变成另一种心态。当你持有一家公司很长时间后,会更加了解这个公司,也许确实会看到一些过去忽视的环节。

举个例子,我曾经买过一家某细分领域龙头。之前和老板接触的时候确实感觉很不错,老板是工程师出身,交流中也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这家公司处在一个很不错的赛道,各方面都符合我的投资框架,也等到了一个合理的价格。然而买入持有之后,发现老板会做一些资本运作,导致他的动作会有些“变形”。我还发现,这个老板会在上市公司内孵化一些项目,然后试图用很低的价格去剥离。当我发现这些问题后,就坚决把公司卖掉了。

类似的例子其实不少,有不少公司挺可惜的,明明在一个很好的赛道,商业模式也不错,可惜管理层做了很多关联交易。仔细研究公司会发现,他们里面的账很乱,本质上是实控人的价值观问题。这种公司一旦发现,我会坚决卖掉。

我想说的是,在买入一个公司之前,我们会尽量研究更深入一些,也多做一些尽调。但是很多时候在买入之前和持有之后感觉会不同。这里面有人性的成分。要真正持有几年之后,才能很清楚知道这个公司的管理层怎么样,是不是符合自己的价值观。

文章转自:基金经理英雄榜 点拾投资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