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春节为分界点,节前是抱团股的高潮,节后是松动的泥石流。

这是抱团股的命运,当然,也是很多基金的命运。

对于老基民来说,这其实不算啥——即使在去年这么好的基金行情,较大幅度回撤也有好几次,心态还是平和的。但是有一部分新基民是在春节前刚买的基金,这就意味着节后一开张就是大面积套牢,难受程度极高。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悲剧呢?

用老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人多的地方”必死。

去年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春节后一开盘就是崩跌,很多人宅在家里没事干,春节意外省下来的钱没地儿去,正好看了支付宝的基金直播,成了新基民,抄了个漂亮的底。

甜头效应之下,增量资金蜂拥进场,然后,海外疫情爆发,新基民集体吃土。在缓慢回升的两个月里,大部分新基民选择退出,生态恢复平衡,行情重新启动。

在漂亮的盈利示范效应下,去年新发行的公募数量刷了历史新高。直到今年年初,新基金依然火爆,一些明星基金甚至被当成新股来打。而这些新基金,大部分都是继续抱团。

更可怕的是,私募的宣传限制放开之后,去年的私募总规模暴增了50%+,而很多私募因为跑不过公募,也纷纷屈服,纵身跳入抱团的大家庭。

去年春节后的新基民扎堆规模还不算大,吃土阶段的难受程度还不算高。相比之下,今年节前的扎堆规模明显更大,不难预测,吃土阶段的难受程度会更高。

以上是比较老套的“马后炮”,我知道一些人不爱看,特别是正被套着的新基民。那我说两个新的东西,不过,恐怕他们更不爱看。因为这是残酷的事实:

1、年轻的新基民需要“被教育”

过去的一年里,新增基民有将近40%是90后、00后,年轻化的程度是以往任何一个阶段都不可比的。这一代人踏足社会不久就有理财意识,这是社会的进步。但这还不是进步的成果,而只是进步的开始。开始阶段注定是曲折的,要吃教训的。

从蔡总和蔡狗的段子,到“我的要求也不高,每年15~20%我就满足了”的稚嫩声音,都能看出,很多基民不仅市场年龄很年轻,生理年龄也很年轻。他们毕业后还没经历过金融动荡,对金融市场的憧憬太美好,以致受伤的时候更加不知所措,更容易愤怒。

在春节前的两个月里,我好几次强调,投资的正确姿势是通过公募基金,也分享了一些选择优质基金的方法。那时候有些人在评论区嘲讽我是个卖基金的,也不看看哪个卖基金的像我这样通篇不带一个代码的。

节前,基金都表现得不错,这些人当然没什么话可说。节后,大部分基金都跌了,这是事实。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回来吐槽。为什么呢?

从最高点开始计算,节后以来的优质基金最大跌幅基本在10~20%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对于最不幸的基民,买在节前的山巅之上,亏损是10~20%。

再看看最不幸的股民,同一时期内:抱团程度最高的白酒贵州茅台,跌幅20%;抱团程度最高的锂电宁德时代,跌幅26%;抱团程度最高的石化荣盛石化,跌幅28%;抱团程度最高的汽车电子思瑞浦,跌幅28%,抱团程度最高的光伏储能阳光电源,跌幅29%……基本都落在20~30%的区间。

金融市场就像大多数的职场一样,每一批新人报到,都要对他们先教育一番。不同的是,金融市场比职场更残酷,学费更贵,而且往往不止收一次。

上一代年轻人,没有各种基金直播的诱导,他们直接杀入的是股市。所以无论如何,这一代年轻人其实还是幸运的。

2、基金经理赚钱多了,也要承受相应的压力

在所有行业里,公募基金几乎是最容易实现年薪百万的行业。

大部分的公募基金公司,由于有严格的风控系统,加上公司研究团队提供的优质股票池,即使是毫无实战经验的年轻基金经理,闭着眼运营一只基金,业绩也不会差到哪去。而自从2016年大批公募基金经理跳到私募后,目前公募基金经理有一半是90后,年轻化程度很高。

年轻人拿着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必然要有相称的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能力。既然选股和风控对基金经理的能力要求不高,那么就只剩两方面的能力:内部竞争能力、挨骂能力。

所以随着基金销售业绩向上,这几个月来我们看到的现象,就是这么来的。

基金经理之所以能被大面积的基民骂,还反映了一个重要变化:公募基金经理开始抢占自媒体的高地。

去年我们已经看到,当一些官方传统媒体不再吐槽自媒体抢他们流量,开始放下身段,自己也做自媒体后,意外发现夺回流量竟如此简单,野生媒体毫无抵抗之力。

同样,公募基金经理开始进驻自媒体,意味着私募更难活。

一方面,凭借“相对”专业的地位,花了几年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私募号,在公募明星经理不断加入之下,地位优势瞬间消失。

另一方面,公募以往通过研报,再通过大V搬运来为少数个股造势的打法,现在可以通过自媒体直接实现。少了中间商,效率必然更高。以往私募为个股造势的影响力,也就会大幅削弱。

所以虽然公募基金挨骂多了,往后能得到的好处也更多。而去年超速膨胀的私募,必将有一波大面积的淘汰,甚至剩下来的也没以前活得滋润。所以对于有点钱的小伙伴,没事还是不要轻易去尝试私募。

年轻一代投资者,催生了股市运行的“新常态”

股市的运行风格,总是取决于增量资金的性质:

2016~2017年,股市的主要增量是外资,外资风格决定了那两年的“白马慢牛”。

2019年后,股市主要增量是国内公募,国内公募风格决定了近两年来“少数公司的局部牛市”。

而究其本质,去年以来,股市的主要增量是年轻一代的投资者。这一代人的主要社交环境是有限的几个自媒体大平台,每人都有一个或者几个特别认可的大V,信任程度还极高。

尽管很多人不愿意相信,但事实就是这样:很多的大V其实是机构的搬运工(搬运程度不同而已),大V和大V之间也有不少搬运的情况。所以市场倾向、市场情绪都传播得非常快,还非常彻底。

在过去一百多年里,股市从低估泡沫,这个过程一般都要经历好几年。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这个过程在缩短,但缩短得很缓慢。而到了这一代年轻投资者进入市场,这个过程突然加速。

保持关注财经消息的小伙伴应该都还有印象,光是去年一年里,股市就经历了从泡沫,到低估,再到泡沫,再到低估,然后又到泡沫。这种“神经质”的现象,大部分要归功于高度发达的信息产业:

股市一连续走强,几乎全体投资者都能被乐观情绪感染到,蜂拥而上;只要股市一掉头向下,悲观情绪也蔓延得很彻底,很快就只剩下一地鸡毛。

年轻人难免浮躁,年轻的增量资金也使股市变得浮躁。而在剧烈波动的市场中,受伤最严重的永远是散户自己。

我这么说其实并不是要抨击现在的股市不健康。相反,我一直记得股市的第一铁律:市场永远是对的。当我们吃亏的时候,不要去埋怨市场,正确的做法是尽快认清市场的“新常态”,比别人先一步去利用新的规律。

首先,浮躁的力量会使股市风格变得浮躁。每当趋势形成的时候,都很容易加速。

其次,官方的战略态度是很明显的:要发展经济、要稳、要发展金融市场、金融风险不再是首要任务。这决定了股市大趋势不会向下。也决定了每当股市大幅偏离中枢的时候(无论往上还是往下),逆周期调控都会把它拉回来。

“不急转弯”囊括了两种可能:慢慢转弯、不转弯。市场解读之所以一面倒的倾向于前者,始作俑者还是机构,主导市场朝着他们希望的方向走。只要机构内部意见一致,大V的声音自然也就一致。

但是我坚持独立去看每一次的会议全文,每一次的央行操作,每一期的经济数据,至今得出的结论依然是倾向于后者——保持中性的流动性和信用周期,不紧,也不松。

综合起来,今年的股市中枢是继续向上的,但是走得比较浮躁,大开大合,剧烈波动的次数比较多。而且每一轮基金超发过后,基民大面积被套,但一段时间后,新老基金再次刷出新高的规律还是不会变。

今年股市的“新常态”大致就是这么个样子。至于怎么把这个规律利用起来,该懂的都已经懂了吧。再写下去又要超字数了……

辛丑牛年,今年的市终究是有的。只不过投资者们会过得比较酸,而且牛市也会走得比较,而已。

这一期就聊到这,有疑问或者指正的,都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