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0月19日那天,道指暴跌508.32点,跌幅22.6%,是1929年大崩盘后最大的跌幅。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个投资传奇人物,巴菲特、林奇、聂夫、索罗斯那时候都在自己投资生涯的当打之年,面对大跌的时候,他们都做了什么呢?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跌了25%,但据说巴菲特不为所动,在股灾后不断买进,就是在1987年,巴菲特开始买进了可口可乐——之前没买是因为可口可乐的股价太高了。当然,在暴跌之前,巴菲特就和在2019年一样,开始抛售股票,囤积现金,等待机会。

林奇那时候在旅游,打高尔夫。因为暴跌,林奇的基金面临投资人在恐慌情绪下的大额赎回,不得不卖出部分股票来应对赎回——这就是管理基金的限制,所以在林奇的书中提到当时的操作时,特别提到,即使在恐慌中,也应该保持清醒,逐步减持,这样能最终获得比那些由于恐慌而将股票全部抛出的投资人更高的投资回报。

聂夫的投资风格,是买进高股息、低市盈率的股票,所以在1987年上半年的时候,聂夫就发现他在市场上找不到符合他买入标准的股票。从1987年一季度开始,聂夫就在逐步卖出,但因为温莎是股票型基金,聂夫仍然保持了80%的股票头寸。但在暴跌中,聂夫的损失比其他同类基金小,暴跌后很多股票价格趋于合理,聂夫开始买进,到年底的时候,聂夫跑赢了标普7个点,跑赢同行8.5个点。

索罗斯,主要投资的是金融衍生品,面对大跌选择快速止损,将持有的标普期货合约平仓。尽管遭受了10亿美元的巨大损失,但在年底的时候,靠做空美元扳回,全年盈利14%。

为什么会想到去回顾这些?因为这周市场太动荡,我身边很多朋友都问我关于后市如何操作的问题。

依据对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还有市场不确定性的态度,投资哲学大致可以划分为价值投资、技术分析、还有指数化投资三种。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讲,他相信价格和价值最终统一,二者之间的背离提供的是买入机会。如果他持有某只股票,那只有一个原因,他相信买入价格低于价值。从这种哲学出发,如果出现持仓的投资组合暴跌,那他会欣喜市场提供了更便宜的价格,更佳的买入机会。这就是巴菲特、聂夫的操作。

对于技术分析者而言,他只考虑价格,而不考虑价值,买入是相信价格会上涨,卖出是相信价格会下跌,至于操作依据则是各种指标、趋势。可以说,技术分析者是根据对未来的预测操作,本质上还是一个择时策略。一旦指标扭转,趋势转坏,那技术分析者就会选择卖出,因为价格波动本身就是操作的依据,所以对技术分析者而言,才会将“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奉为至理名言。

那被动型的指数化投资者会怎样?指数化投资者完全不用考虑价值和价格,他是通过组合上的分散及时间上的拉长来抹平市场波动的影响,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因此他只需要被动的跟踪指数,依据自己的个性喜好选择空间定投或者时间定投,并自己设置一个止盈点就好。所以,当市场暴跌的时候,指数化投资者唯一要考虑的,就是自己跟踪的指数基金,是否触发了买点。

所以,在大跌的市场如何操作,是取决于一个人的投资理念,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其次是取决于投资者的技能。投资的本质是认知的变现。如果一周前你还对市场充满信心,然后这周心情就开始上下波动起伏,那只能说明作为一个股票投资者,技能不成熟、理念没有树立,所以就只能心随境转,而不是境随心转。

《大学》里面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投资上的技能和专业知识积累可能只需要两三年,但心态的修炼却需要更长的时间。

相关证券: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