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内容来源:2021年2月25日Wind路演“两会前瞻之军工ETF投资机会”

主讲人:艾小军[军工ETF(512660)基金经理]   余平[国盛证券军工首席分析师]   Image Image 摘要: 1.当前这个位置,我们建议大家做军工行业的适当投资。军工板块在未来7年将迎来产能高峰期,其长期成长逻辑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装备费快速增长:当前的国防政策由稳步推进转变为全面加强面临备战,装备的加速列装和内需型采购的快速增长将助推军费和装备费的提升,新技术、新装备的更迭赋予产业长周期建设和长周期成长的属性。军民技术共用:商用航空发动机、新材料、电子等细分产业具有向民用领域扩展的空间,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企业将有更长足的发展动力,其增速更高、空间更大。军贸:目前全球地缘局势较为动荡,军贸市场化程度较高,需求较旺,与导弹和雷达出口的相关企业将受益。 2.选择军工产业优质核心资产时可考虑以下方向。主机厂:主机厂是军工高景气度的直接受益者,产品成长周期长,收入增长确定性强,在国企机制改革和定价机制改革的背景下,规模效应将带来利润的释放。高壁垒型企业:军民融合发展型企业受益于军品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和新领域的拓展,拥有国产化率提升、渗透率提升等多重成长逻辑;核心卡位型企业的订单交付和业绩决定了下游导弹、发动机、军机等高增长性赛道的业绩释放,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Image Image

  艾小军:投资者下午好,今天我们利用这个时间来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前期军工调整的比较多,我们军工ETF从行情最高1.444,最低到了1.121,下周就进入了两会时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整个军费的预算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去年下半年开始军工这个行业其实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目前是什么样的情况?   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国盛的军工首席余平余总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前天余总发布了100页的军工投资机会的报告,去年下半年我们也印象很深刻,在这个时点我们也专门邀请他就报告的观点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以及他对行业的一些调研所了解到的信息也跟大家分享一下。今天的时点非常有意思,我们周一跟余总聊的时候,我在内部说军工ETF突破150亿再来开会议,时点非常的巧合,在我们安排的时候,2月24日军工ETF规模突破150亿,所以最近三天的表现是大家对军工的关注度更加高了。下面由余总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报告和调研了解到的一些信息。       余平:谢谢艾总,非常感谢艾总和万得平台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我们在之前写了一个100页的深度报告,重点是讲一下军工产业的长期成长逻辑。我们发这个报告的初衷是希望投资者以一种更长期的方式,从原来的主题投资变成基本面的投资去看待整个行业。     我们跟大部分的机构投资者交流下来,发现军工这个行业一个是很难跟踪,第二是波动比较大,怎么去看待这个行业的成长价值,怎么找到这个行业长期成长性带来的投资机会,这是我们想做的一个事情。     当前这个位置,我们建议大家做军工行业的适当投资,因为之前军工调整下来的时候,大部分投资者开始建仓,现在逐步进入到一些重大的基本面落地的时期,以及季报的验证期,我们以一个长期的投资视角分析整个行业,认为当下是一个比较好的加仓或者是建仓的机会。    我从几个方面来展开。首先,大家可能会问军工是否具有长期成长逻辑?是不是仅仅是一个三年或者是短期采购逻辑?我们看看能从几个方面来建立大家对军工长期投资的信心。第二个,从投资策略上来看怎么去选择相关的公司?这是两个方面。    我们可以复盘一下2020年以来的军工两波比较大的上涨。第一波是6月份开始的7、8月份的行情,军工指数上涨48%。第二波也是有大的上涨,是从11月份的时候指数涨了36%,中间其实有一个第二阶段的调整,从8月份到11月份,军工板块大概跌了17%左右,那个时候的跌幅和这一次的1月8日到现在的跌幅差不多,大概都将近20%,我们觉得这一波跌的深度也差不多,两个阶段都是对军工有所质疑的,这个是调整的主要原因。    因为军工现在是进入到十四五的景气度周期,现在虽然有很多订单在陆续下来,但是行业没有公开的数据去验证它,要等一季报,在一季报验证之前还是有很多的质疑声。在去年8月份的时候,市场十分关心军工景气度到底怎么样,订单到底怎么样,目前这个阶段以及前一段时间更多的质疑是来自于军工是不是缺乏长期的成长逻辑,还有一个短期采购的角度,所以我们写了这样一个深度报告,重点是回应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要强调的是短期为什么有三年这样一个跨度?因为现在整个军工是加大备战采购的状态,所以很多的军工产业都处在一个扩产的过程中,扩产的结构在2023年左右达到一个产能高峰,也就是2021到2023年是军工整个产业链上的快速扩产,订单跟产能都是一个爆发式增长。未来的7年,由于我们提出的2027年建军百年的目标,整个7年整体上都是处于一个非常高速的增长状态。从更长的周期上来说,我们提出了三个角度,说明军工的长期成长性。第一个是从装备费的角度来看,长期的装备费增速会超过GDP的增速。第二个是军民融合性的发展,不仅仅在军用里面,我通过军品扩大到民品。第三个是军贸,扩大客户的领域。这三个是军工长期成长逻辑,而且我们选择的标的都在这三个方向里面。    第一个成长逻辑是来自于国内内需型的采购。对于以军队采购为主的企业来说,十四五规划已经给的非常明确,强调国防要和经济实力相互匹配,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国防的装备费用长期增速会超过GDP的增速。这个大的论据,我觉得就是一个大的经济体需要一致匹配的国防实力。比如美国1981年底到现在40年的时间,不仅仅是国防跟经济同步发展,整个军工板块的年化收益率过去40年都排在各个板块第四,军工的长期投资在美国历史上已经有所证明了。    从我们国家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我们国家和美国武器装备的质量、重量差距都非常大,不仅仅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差距。如果要解决我们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提到的解决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不匹配的现状,我们至少要把军费占GDP的比例提上来,至少向美国看齐,这样我们的整个军费占GDP的比重才会向美国看齐。现在美国军费占GDP至少是3%以上,我们国家的军费占GDP长期是在2%以下,从长期来看,我们国家的军费投入有可能会超过GDP的投入。关于2021年的军费增速情况,我们可以再进行跟踪。从国防白皮书公布的数据来看,我们国家的整个装备费占军费的比例从2010年的33%已经提升到了2017年的41%,整个比例还是有提升的空间的,这样装备费的增速会长期超过GDP的增速,这是具备长期成长的逻辑。   我们在这个方向里短期可以看到党中央对局势做的判断,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也就是说整个军队建设目标其实在不断的提高,国防政策把2020年之前的长期目标稳步推进已经转变到全面加强面临备战,这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的军事装备会进入一个加速追赶期,这是一个重要的论断。军事装备处在一个追赶期,但是装备采购期也会呈现一个结构性的特征,因为有海陆空各方面的装备。我们觉得这个导向就是打赢一场常规战争的能力的建设,我们一个方面重点是把整个导弹军机战术性装备加大列装来补充缺口,长期来看这一块还是要通过实战化的训练,拉动它的消耗,另外整个武器装备的技术更换其实在不断的往前推进,因为这个行业不进则退,所以要不断地通过一些新研制的产品拉动装备的列装。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首先的判断是2020年的武器装备基本上处于一个研制定型的阶段,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者是发展一些战略性的武器,形成一个反制手段。现在是大批量的武器装备,战术性上的,比如20系列的航空装备、霹雳系列的导弹装备,基本上从研制已经到定型了,所以很多军工企业从原来的投入期或者是小批量建设期状态进入到一个批量量产的状态,整体的军工企业的业绩也会逐步凸显出来。历史的背景造成大家对军工的误判,2020年之前,大家觉得整个行业没有业绩,这是因为历史的状态订单不充足,订单是一个稳步的释放,现在的订单一旦上来之后,整个规模效应之下,军工企业的零售规模和利润规模都会大幅度的增长,这个是从主题进入到产业基本面支撑的投资逻辑。    我们刚刚说的第一个视角是以未来3-5年来看,十四五方向重点围绕导弹跟飞机。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这个呢?一方面是陆军装备的增速不会有快速的增长,陆军方向不是我们面对的主要方向,重点方向还是海上和空中,海军整体的总量已经比较大了,更多的是一些导弹和军机或者是无人机的方向。第二个是看武器装备的技术升级是在不断持续的,一旦有新的装备产品列装了会带来几十年的生命周期,比如像美国的F-14、F-15,这个战机至少是三四十年的生命周期。我们在这个视角下要不断的寻找有装备或者有新技术落地潜力的上市公司,这些产品最好是符合当下或者是未来的一些战争模式,也就是说这些公司的成长逻辑变成了已经持续列装的装备,它们在未来几年的大的装备体系的时候是一个重要的增长。    另一方面,我不断的引新技术、新产品,不断的适应我的需求,整个军工的本质就是一个对抗,海外的技术先进,我们就要推出更先进的产品,这种新的产品会不断的推出,不断的列装,带来的产业是一个长周期建设的角度,长周期成长的角度,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把军工企业长期成长的逻辑说清楚。如果按照新技术或者是新装备猎装的方向的话,重点方向还是围绕导弹、无人机、高性能的军机的方向,包括前瞻性的武器,像激光武器,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从企业盈利的角度来看,我们国家的军工企业进入了一个订单高景气和治理改革共振的时期。关于整个订单高景气的这一块,我们在2021年年度策略里面说的很详细,国防政策从原来的强军目标稳步推进到一个全面加强面临备战的大方向,整个装备从研制定型进入到一个批产投产的大阶段。还有一个是整个军工的订单采购模式也是从原来的采购到预收款比例大幅度提升的采购,这些都能判断整个订单的状态。目前我们从产业了解的情况来看,有一些重大的订单都在持续的落地,甚至一些军工企业都拿到比较大额的预收款,从这个脉络上可以判断整个军工企业的订单基本都已经开始逐步兑现了,如果还要判断的话,可以通过像航发动力、航发控股发布的一些关联交易,它们预计2021年的同比增长分别是56%和33%,这个可以作为一个佐证。随之而来的一季报,预收款,包括一些军工材料公司的利润和营收的同比都会大幅度的增长,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已经逐步进入一季报的验证期了。    第二步脉络就是判断军工企业的盈利能力,这里面涉及到军品的定价和毛利率,以及期间费用率,这些是市场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第一个毛利率,很多老师在谈军品会不会像医药集采一样大幅度的降价?我觉得目前我们从产业了解的情况下来看不存在大幅度降价的现象,在一些竞争格局比较差的环节下出现了一些降价,但所有的关于军品的大幅降价目前都没有明确的结论。我们看到一些大单的采购,目前都没有进行降价。另一方面,从2021年1月1号实施的军备管理条例可以明确感受到,我们现在的主要核心矛盾是扩产,而不是降价,是要加速武器装备的建设,如果大幅度降价会影响整个产业链扩产的意愿,这个是不存在的。    另一方面,从我们自身投资的角度来说,整个产业链上本身就是要寻找一些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如果竞争格局又差,又没有核心竞争力,产业链上一降,那就直接影响了这些企业,自然而然不是我们投资的范畴了,我们找的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即使是降价也是有产业链上的专业,或者是根本不会受到影响。关于降价这一块的影响,我觉得完全可以忽略掉。另一方面是企业的规模效应会大幅度的提升毛利率,比如像美国的F-35,2011年交付的话,它的造价是下降的,但是毛利率相对比较稳定,这是它的规模效应。我们国家大部分的导弹产线或者是航空装备产线,过去毛利率也不高,现在订单大幅度的增长,产能利用率也提升起来,规模效应也会非常显著,会提升毛利率。    此外,很多新装备的产品也会提升毛利率。毛利率下面的期间费用率的话,重点就是关注一些军工国企的改革,我们说的既是一个订单的高景气周期,也是国企改革的深化期,我们看到很多像沈飞等它们大部分发的股权激励的方案里面期间费用率会得到明显的下降。我们后面还会看到其它的主机厂,它们会不会出股权激励的方案,这一块我觉得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对于大家质疑的军工国企不放利润会得到一个有效的解决。     最后从期间费用率到利润这一块,我们看到2020年三季报,很多军工企业的利润增速都非常高,2020年年报预增的情况来看,基本上都可以看到很大的利润增长点,甚至在各个行业各个板块里面都非常的出色。今年的一季报来看,大部分军工上游的利润增速都非常高,整体板块的增速可能会维持在40%-50%的增长。到中报的时候增速还会继续往上提,这是我们对整个军工板块的利润增速的看法。  第一个方面讲完了,是关于军工企业长期成长的逻辑。第二个是讲军民技术共用性,就是把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延伸,这里面会有很多的方向,而且都是一些空间更大、规模发展更为长久的方向,比如C929,今年比较确定的是C929会迎来首架机的交付,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的正式开启,相关产业链的机会会出来。我们要说的是,向民用领域拓展的不同产业,它们的发展进程也不一样,随之给各个细分产业链带来的机会要去剖析。 比如商用航空发动机,我们国内的长江1000A还很早,我们估计还要等几年的时间,这个产业的机会是看谁切入了全球两机大的供应体系。

还有是新材料方向的,像碳纤维、高温合金,还会拓展到石化的领域、钛合金等等都是。

电子领域就包括一些红外为代表的,不仅在国内的军机上有应用,在海外一些猎户等等方面都有应用,所以红外芯片的规模效应加强,降成本之后在军民领域的渗透率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其它的还有一些更前沿的全电推的船舶,或者是在卫星互联网领域会得到一些拓展出来的。对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企业来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企业更长足的发展动力,它的增速有可能会更高,空间可能会更大,这一类的企业也会重点去寻找里面优质的核心资产。    第三个方向主要是军贸方向,这个主要是扩大客户群体。目前全球地缘局势还是比较动荡的,军贸市场化程度更高,机制也会相对更灵活,研制周期也会更好。这个方向最大的问题是很难跟踪,更多的是企业自身的角度,自身的能力去判断,这个我觉得大的方向是我们国家的政治军事实力在国际上越来越凸显,相应的也有很多企业会受益于这个方向。重点包括导弹方向、无人机方向还有雷达出口等等这些东西。    我觉得三个成长逻辑重点不仅仅是把整个军工的长期成长逻辑建立起来,还要把景气度和盈利能力的一些指标体系也建立起来,重点还是希望大家对军工建立起一个信仰,维持一个长期的投资逻辑。基于这些维度,我们怎么选择军工里面比较核心的一些资产,长期成长空间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另外是卡位这一块,能不能受益于军工的景气度。在这三个方面里面我们去选择,当然有很多公司不仅仅是一个成长维度,也有多个成长维度的可能性。    一方面我们围绕主机厂这一块,主机厂在产业里更多是垄断性地位的分析,它们是军工高景气度最直接的受益者,军方的订单最先落到它们,预收款最先落到它们。这些企业大多数拥有一些消耗属性,比如导弹,我们要从这个方面来选择股票。另一方面,它们大多拥有新产品列装发展的前景,军事装备是不断的有新的产品逐步开始迭代,比如航发动力WS-10的列装,还有WS-15、WS-20的持续列装,洪都航空下来是教练机扩展到导弹,未来还有无人机等等的发展,沈飞也是一样从歼-15、歼-16到未来的歼-312等等,我们觉得这是一类重要的方向,更多的企业要看它们未来收入的增长,我们要判断它们的市值总体的大小,最大的航发动力就是1000来亿的市值。

   其次是它们的收入增长未来是长达几十年非常确定的,一个WS-20出来的话,至少未来40、50年迎来一个非常确定的长期成长。第三是对它们的利润,有的人会担心军工的主机厂当年的估值很高,这个角度我们觉得是动态的PE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的,比如国企机制的改革,定价机制的改革,这些东西慢慢释放的时候,企业的规模效应起来的时候,可能在某个时间节点利润突然间就释放出来了,它们的经济规模的效益就会出来,这些企业短期可能更多是看收入的增长,更长期的是把预期放进去,这也是国企改革的一个大的方面。    第二个大的方向是我们要选择一些高壁垒的企业,这些企业有军民融合的发展思路,既受益于未来几年军品需求的大幅度增长,也受益于拓展拉动提供的一个新的增长期,这些企业往往还拥有国产化率提升、渗透率提升等多重的成长逻辑,这往往是军工alpha的一个方向,所以景气度比较高。    第二类是可以选择一些卡位非常核心的企业,这些企业卡位的意义是什么呢?它们的订单交付情况和业绩释放往往决定了下游导弹、发动机、军机等非常高增长性赛道上的业绩释放。我们调查发现,很多企业都是拿现款到它那里进行提货,所以它的这种业绩使整个发动机产业链或者是导弹产业链都被它牵制住了。    还有是一些军民融合式成长逻辑的一些公司,这类企业切入到全球两机叶片大的赛道,具备非常长期的成长性。此外就是一些新装备的更新、迭代列装会带来巨大的发展。  这是我们去分析军工在长期成长投资逻辑下怎么选择一些优质的核心资产的思路,也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我们最近也在成都等各个地方做一些比较深度的产业调研,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跟我们聊一聊产业链发生的一些重大的基本面落地的情况,我们了解下来整个产业链的景气度还是非常之高,而且订单的落地,包括产业链的发展其实大大超过了产业链引导,这个电话会里不方便说,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私底下进行交流。       艾小军:我们去年下半年开了很多次军工ETF投资交流的电话会议,整个行业的逻辑,尤其是在十四五和2027年的百年强军目标的大背景下,我们觉得这个行业的高景气度所带来的基本面变化是近期或者是未来几年的行业投资的逻辑,我们立足在这个点上。刚才余总从近期了解到的这些调研的行业信息强化坚定了行业的景气度判断,在前期调整后也给了我们对军工行业的坚定信心。    我自己归因到调整,大部分是由于1月份央行对流动性的收缩对我们板块的一些影响,现在即将进入两会时间,可能未来至少应该要到一季度,4月份一些宏观经济数据才会陆续公布,包括一些供应量,一季度的经济总量等等,这些数据应该会在4月初陆续公布,那个时候市场的流动性预期还会有一些扰动,但是趋势上还是对未来几年军工投资非常有信心的。刚才余总特别提到了去年开始的大单制、预付款,大家可以跟卖方的分析师再进行交流,这个是能够解答大家对未来景气度或者是基本面发生的变化。

接下来如果有需要跟余总交流的或者是关于军工ETF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再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问答互动: 提问者1:关于卫星互联网是否会成为这一次两会的热点?以及卫星互联网2021年是否会有重大的驱动事件?   余平:我们了解的卫星互联网的进展其实是有点低于市场预期的,去年大家预计8、9月份国家级的卫星互联网公司可能会落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收到一个信号说这一块会有什么比较大的动作,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关键要看进展,目前的状态是低于预期的,不管是从发展的方向、模式都比市场上之前预期的稍微有点低,我觉得更多希望看看其它的直接的体现出的量和一季报的利润等方向。   艾小军:我简单补充一下,我觉得卫星互联网如果从更大的战略去考虑,余总刚才提到的国家级的公司成立了,更多的也是一些事件的驱动,对行业来说应该是着眼于更长期的一个投资。我们现阶段落实到军工来说,更多的还是围绕着现在的行业景气度基本面发生的变化。   提问者2:机构似乎对军工板块的信心不足,目前并没有见大资金的流入,是否是因为板块在去年透支了增长呢?   余平:你说为什么调整这么大?其实有一个原因是关于对军工的信心或者是信仰。我们为什么会写100页的深度报告把这个框架提炼出来去判断?因为军工这个行业涉密是最大的一个问题,造成行业很多跟踪数据的一些缺乏,在一些景气度周期一季报重大的验证期的事情还没有落地的时候大家会感受到,所以信心不足是市场的预期差所在,之前调整下来也差不多到了这个位点,现在基本面的一些订单、大单等等就开始逐步的落地,再加上进入到一季报的业绩验证期,尤其是一些预收款,上游公司的营收和利润,这个是逐步去建立大家对整个板块信心和信仰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时候我们觉得是一个比较好的上车机会,这是我们的一个判断,我们认为这个位置是可以大布局的好时期。   艾小军:我觉得有两个方面,刚才余总提到的应该是长期以来军工给大家的一个印象。另外一个确实也还是有一部分投资者问到,可能第二波行情是从去年11月开始,到今年的1月初,其实整个板块的涨幅还是非常可观的,市场的风格,包括受流动性的预期,完全是投资策略上面带来的一些对板块的影响,可能不完全归因到信心方面,不仅仅是军工,前期表现比较强势的板块,近期调整的幅度都还是蛮大,我认为这个交易层面的因素还是占多数。   提问者3:军工中的一些大市值的龙头是否将会成为公募新的抱团方向呢?   艾小军:从行业的景气度以及受益的方向来看,我觉得还是不排除的,毕竟这个行业是军事现代化的战略方向,核心受益的标的一定是主要资金关注的目标,可能在投资的逻辑上面,包括刚才余总提到的主机厂的一些核心标的,还有一些军工电子、军工信息化的标的,刚才我们也看到了整个军工行业目前最大市值的航发动力大概也就是1000多亿,相比其它行业,军工的未来空间是非常大的。未来几年新型的武器装备大规模的列装以后,公司未来的空间大家可以粗略的判断一下,我觉得还是不排除的。   余平:我觉得这是一些方向,军工里面有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主机,有它的长期成长逻辑,是直接受益于国家装备发展提速,长期来看是有装备进行的技术迭代、产品更新的长期成长。这些公司更多的不能看短期的估值,可能现在的市值相对还不大,军工最大的全国航空发动机放在一起航发动力才1000来亿的市值,一些酒类的企业就至少几千亿市值起步,我们不能这样简单的去对比。第二类是可以选择一些上游的军工电子或者是材料的公司,这两类企业都可以找到长期成长去投资。我们为什么写这个报告呢?就是因为觉得从长期成长的角度来看,这些企业都具备这种能力,希望更多的资金来在里面积淀下来。   提问者4:对于军工无线通讯领域的发展前景怎么看,因为在三、四季度的报告中这个领域的基金投资额度是调减了很多。咱们的军工ETF是否有布局军工无线通讯的方向呢?   余平:军工通信相关的标的也比较少,重点是像2.5G的712的主通信,还有包括军用4G通信装备的上海瀚讯,这个方向是国防信息化的,发展思路更多是渗透率不断提升,也有装备在不断的列装与扩大,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之一,我们之前也一直在推荐这些公司。   艾小军:第二个问题我简单的回答一下。首先我们的军工ETF的编制方案不是主动管理型的基金的投资策略,是按照指数的编制定期调整的,定期调整的时候会根据编制规则把符合条件的军工公司纳入到成份股里面,这个布局可能跟他理解的有一些差异。刚才余总提到的两个公司都在我们的成份股里面,我们不会再权重上有主动的超额低配,基本上按照指数的权重来进行配置的。   提问者5:关于高温合金板块未来5年会是怎样的一个发展,以及多少倍的估值的中枢会比较合适呢?   余平:高温合金这个行业我们国家还是比较紧缺的,还有一些国产替代的逻辑,整个高温合金的产业链其实一直在推抚钢,包括下游的一些应流,还有一些钢研高纳等等类似的企业。关于个股的话,我们就不展开了,这个行业现在的景气度确实比较高,这是整个航空发动机相对比较核心的一些环节。   艾小军:今天非常感谢余总在调研的途中抽出时间来跟我们做一个交流,从我们ETF的规模增长来看,大家对军工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去年年底刚刚突破100亿的规模,在春节前到了140亿的规模,节后的5个交易日达到了150亿,我们的净流入量比我刚刚提到的量更大一些,因为净值从高点下来,刚才我们大致也看了一下是接近20%的调整。大家对军工的关注度其实是非常高的,行业的景气度也是正在发生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未来几年整个军工行业都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我们的军工ETF也是比较好的投资标的,我们也会经常邀请余总和卖方的军工首席不定期的跟大家做交流,把行业的最新情况跟大家做一个汇报。感谢大家的参与,也谢谢余总。

今天就这样,白了个白~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分级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