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 记者 何艳
3月5日,投资界纷纷出炉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火线解读。前一天,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董事总经理王汉锋曾分享关于全国“两会”行情的判断。他认为,市场的急跌已经接近尾声,从中期的角度看,下半年市场可能还是有机会的。
从机构今天的分析来看,也在从《政府工作报告》来梳理今年以及未来几十年的投资机遇。其中,碳中和、创新等方向获得集中关注。
A股短线调整未结束
“两会”后或阶段性变好
据中金公司统计,从1995年到现在的“两会”期间资本市场经验来看,在发布五年规划纲要的年份,相关领域一般都会成为两会期间的结构性热点。比如,2016年两会期间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重点涉及到的创新驱动发展、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包括棚户区改造、生态环境相关的领域,以及纲要中的重点项目工程涉及的相关板块当时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图1:五年计划期间上证指数表现
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两会”召开之际,A股市场似乎并未享受到五年规划纲要的“红利”。近期,A股市场也处于持续回调中。
对此,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董事总经理王汉锋在3月4日的“Wind 3C会议直播”中表示,今年“两会”前市场处于调整中,“两会”后市场可能会阶段性地好一点,但他同时也认为,A股本轮调整还未结束,市场这种急跌可能已接近尾声,但是短线看还没有完全“见底”。
王汉锋进一步解释,A股本轮调整比较大的是去年涨幅特别多、估值不低且仓位较为集中的板块。从外围市场来看,近期美债收益率上升得比较快,这往往会对市场产生一些影响,按照历史经验,股票市场一般会出现较大波动。
对于本轮市场调整,他对此进行了如下“定性”,其认为,这是2020年3月23日见底反弹以来的“中期”调整。王汉锋解释称,受疫情冲击,2020年3月23日市场见底,从当时的底部到现在,整个沪深300指数大概上涨了70%,而没有出现大的调整。很多板块的涨幅很大,时间也较长,估值不算便宜,而且结构性估值更高,已经处于历史高位,再加上中国经济的增长虽然在持续改善中,但改善的幅度已经很有限了。同时,海外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中国想要更好的增长也很难,已经接近阶段性高点。此外,政策也在边际回收,再加上前期投资者的情绪也比较高,仓位较大,等等。因此,综合这些信息,在本轮调整之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脆弱点,这也是2月初以来,其一直提示市场将进入平淡期,提示降低收益预期的原因。
那么,怎么判断市场是否已经调整充分呢?王汉锋直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认为,从时间维度看,一般来说,“中期”盘整的时间都不会很短,一般是两三个月,调整的幅度不一定会很大,但是时间不会太短。这一轮调整,到现在大概持续了两三周,如果按照“中期”调整的时间窗口,调整的时间可能还没到。从调整幅度的维度看,随着近几年机构化,价格调整幅度可能不会像从前那么大,因为机构化之后,上涨和下跌都会比较有节制,但是目前调整的幅度还是不算太大,如果从沪深300来看,也就是接近10%的调整幅度,估计可能还有一些下跌空间。此外,从估值维度看,现在沪深300市盈率(TTM)还有16倍左右,并不算低,一般到均值左右,略高一点的水平是可以接受的,现在这个位置还不用足以让场外资金很舒服地抄底,虽然有些板块调整幅度已经不小了,但还可以再等等。再从情绪维度看,一般来说,市场在这种中期调整之后,阶段性要见底,情绪都会降温。情绪降温在A股对应的就是成交量和换手率的回落,可以看到,3月4日的成交还有9000亿左右,表明情绪释放得还不够充分,还不能说市场的温度降得足够多,说明悲观的人还不够多。A股真正让大家都变得比较谨慎,或者情绪上降温,换手率会降到2%以下,一般在1.5%左右。按照当前的水平,成交量可能要降到六七千亿,甚至六千亿或者更低一点,那时候市场情绪降温才会比较足够,也才算是形成一个相对的比较明确的底部,或者是阶段性的底部。总体而言,现在还没有到可以“进场”的时机。
不过,从中期来看,王汉锋认为不用太悲观,因为A股的这一次调整无非是技术性的调整,也就是前期的涨幅太大了,估值有点高,而且仓位比较集中,但从经济基本面上看,并没有看到非常大的挑战和风险。因此,从中期的角度看,下半年市场可能还是有机会的,调整到一定的位置之后,还是可以进场的。
无独有偶,安信证券黄燕铭团队也有类似的观点,其认为,今年A股关键词是“牛心熊胆”。牛心即指:1)资产配置的逻辑,无论是全球资金补配A股资产,还是中国的居民资产配置增加权益资产的比例;2)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众多行业优质的公司都处于ROE中期上升的趋势。这个长牛趋势的底层逻辑没有被破坏。不过,其表示,今年要有盈利兑现意识,操作上需要带着“熊胆”,他们认为目前仍处在一个长牛中的调整期。
中长期把握经济转型和政策主线
机构建议关注3+3投资主线
作为指导2021年经济和社会工作的文件,《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与A股市场密切相关的部分当作何解呢?机构火线解读又如何?
据兴业策略统计,“对比分析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与2020年和2019年,我们发现,创新、安全、科技、高质量等词语出现频率较此前出现较大幅度提高。其中,创新出现40余次,较2020年的9次大幅度提高,与2019年基本相近。安全、科技、高质量等词,大多是过去5年来出现频率和次数最多的一次。”
而从投资策略角度,平安证券策略团队建议,中长期关注经济转型和政策主线。一是“碳中和”和绿色经济主题下的工业清洁生产行业、新能源行业、节能环保行业以及交通运输电气化行业;二是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主题下的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为代表的数字产业,以及关键基础材料制造、制造业单项冠军、高端制造业等板块;三是消费经济主题下的品牌消费、服务消费(健康消费)以及新消费等板块。
事实上,“碳中和”已成为近期市场最热的关键词之一。王汉锋在3月4日的直播中也表示,“碳中和”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其表示,这将变成人类的自我革命,也将会是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对产业结构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列出一个段落提及“碳中和”工作安排,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实施金融支撑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
图2:历年单位GDP能耗降低及2021年目标
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显示,2019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比例为28.76%,是全球最大的排碳经济体,2060 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比发达国家2050年目标难度更大。从发改委、清华大学、中国投资协会等多方面的测算来看,2020年-2050年中国“碳中和”相关投资总需求或在70-140万亿之间,主要领域包括光伏和风电设施、输电设施、先进储能、氢能和电能基础设施、绿色零碳建筑等,整体投资规模较大,年均约占GDP的0.5%-2%。
除此以外,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将是一个政策的大年,粤开证券建议投资者积极把握政策主题投资机会,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是关注“两会”和十四五规划聚焦产业的相关投资机会,包括新基建、数字服务、人工智能、生物育种、乡村振兴、绿色发展、能源革命、国防军队现代化等相关板块可以持续关注。二是基于双循环和扩大内需的总基调,寻找受益于经济复苏、国内市场扩大的顺周期板块优质标的。三是鉴于2021年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投资逻辑逐步从流动性驱动转向业绩驱动,关注业绩确定性较强板块优质标的投资机会。
(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