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英英 北京报道

“碳中和”站上了时代风口。

自从2020年9月,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后,碳中和在今年两会引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

成立20余年的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深耕“风光储电氢”领域。为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主要围绕加快制定完善并颁布实施能源法、收紧碳排放权配额、增加光伏发电、风电土地供应,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推动应用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加快制定颁布实施能源法

正在起草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作为我国能源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自2007年开始酝酿制定,历经十几年,其间几度征求意见,2015年被列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但至今未能出台。

曹仁贤在《关于加快制定完善并颁布实施能源法的建议》中指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尽管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等单行法,但作为能源高质量发展建坐标、指方向的纲领性上位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长期缺位,使能源单行法之间缺乏统一协调,也无法处理能源四个革命、能源结构优化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

他进一步补充说,特别是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以后,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为宗旨的能源战略,必须要有更高层面的能源法来统领。

基于上述考虑,曹仁贤建议相关部门将能源法列入2021年立法计划,并优先安排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同时,他还提到,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已近一年时间,建议国务院法律主管部门、能源主管部门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后,加快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起草工作,报国务院批准后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颁布实施。

收紧碳排放权配额

随着碳中和目标落地,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国碳市场建设备受关注。

其中,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基于市场的生态机制,对有效减少全社会减排成本,实现国家生态目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推动气候治理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碳排放权注册登记和交易系统建设运行方案等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细则,有力保障了全国碳市场交易的顺利开启。

不过,曹仁贤反映,目前全国碳市场存在仅覆盖发电行业,对年排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以下企业不纳入考核,纳入企业碳排放基准值核算过于宽松,配额清缴义务设定上限,对地方分配配额缺乏监督机制等问题,导致对纳入监管的企业减排约束力极其有限,甚至都拿到了“免死金牌”,这与目前减碳降污的紧迫形势背离。

他建议,从严核算碳排放基准值,尽快、逐步降低碳排放配额免费比例。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额免费比例设定为97%,后期逐年降低至90%,剩余配额以拍卖等方式有偿分配。

对于碳市场覆盖行业和门槛问题,他建议,尽快将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体系,不再设立年排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门槛,避免大量中小企业排放不受约束。同时,他还建议,取消配额履约缺口上限值为企业碳排放量的20%的规定,因为该规定违背了以经济手段促进碳减排初衷,也不利于高污染高排放企业淘汰退出。

为保证配额分配公开公平公正,曹仁贤最后建议,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建立定期检查和聘请第三方机构核查等监督机制。

增加光伏、风电项目土地供给

碳中和目标指引下,我国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也进一步促进了以光伏发电和风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展。

曹仁贤预测,按照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25%计算,预计2030年光伏、风电总装机规模将接近20亿千瓦,目前缺口巨大。同时,因种种用地限制导致光伏、风电项目土地供给不足,开发土地“卡脖子”问题逐渐显现。

曹仁贤建议,在土地空间利用规划中,统筹考虑新能源用地空间。“光伏、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是绿色环保产业,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不仅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伤害,各类‘新能源+’的创新应用模式反而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当地脆弱的生态系统。”

此外,在关于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等不同场景下的项目用地方面,他表示,加大推广农光互补,出台专项政策,落实农光互补建设标准;放宽农用地建设光伏项目限制条件。同时建议建立光伏、风电项目用地的“负面清单”,如基本农田、基本草原、有林地、国家级公益林、国际/国家级重要湿地,放开“负面清单”以外的光伏、风电用地限制,增加土地供给范围。

“目前光伏、风电项目建设用地部分审批流程复杂、审批时间长,甚至受地方建设用地总规模限制,长时间无法取得建设用地指标,严重影响了光伏、风电发展。”他还建议,单列光伏、风电项目的建设用地指标,不纳入地方年度建设用地总规模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加速碳中和实现过程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如何协调整个生态环境发展也是重要关注的问题。

曹仁贤提出的一个现实问题是,由于国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一些地方因生态保护的高压政策,出现“一刀切”现象,导致很多光伏、风电项目落地难,一些光伏、风电项目甚至被拆除,导致生态浪费。

他认为,生态环境改善既要算“小账”,不留死角,也要算“大账”。建议出台专项政策,统筹推进可再生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同时,他还建议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光伏发电项目的环境评价批复和环保验收批复,特事特办,简化审批流程,加快审批速度,为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保驾护航。

(编辑:董曙光 校对:颜京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