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沙尘暴,A股也在沙尘暴。

核心抱团股再大跌,茅指数下跌-4.48%,核心资产跌幅还有完没完了?

节前多疯狂,节后多迷茫,为何胖若两人?

今天听了一场机构路演,讲清楚了背后逻辑。我简单给大家翻译为,一个跌宕起伏“一起爬山的故事”。



我们知道从A股历史上看,历来有大盘小盘、价值成长风格轮换。

2009年以来,经历了五轮,每次持续的时间在23~28个月不等。一旦某种风格持续超过两年,估值就会被抬升到相当高的水平,我们可以称为“爬山”。

这一轮,有个“茅兄弟”队伍一路向上爬,里面就是“核心资产”,所谓机构抱团股。

为何是“茅兄弟”爬最快?

当经济好、 经济预期乐观、产业趋势多,资金当然更倾向于追求成长潜力大的标的,就会是小盘风格占优,如2009-2010年以及 2013-2016年。

当经济前景黯淡、产业前景不明确时,龙头企业有更强的抵御经济下行能力,并可以抢占市场份额、强者更强,所以是大盘占优,如2011-2012年及2017年以来。

“茅兄弟”爬山快的背后,其实是机构资金尤其是头部基金经理,大幅度把持仓偏向了一部分长期看好的龙头公司。

那么,这次是感冒假摔?还是体力不支开始下山呢?

茅兄弟从2017年开始越爬越高,背后有3大周期助力,

1)体力好:全球兄弟经济增长都陷入低增速,增长确定性的龙头公司,当然吃香;

2)能量足:18年叠加去杠杠后,19年货币条件重新放松,带来溢价;

3)粉丝多:海外投资者比例上升和机构投资者比例上升,资金拥护“核心资产”。

按照这个逻辑,本来19年底经济触底后,货币政策逐步回归正常,爬山之旅将阶段告一段落。

但我们知道,2020年初,茅兄弟队路上遇到了一位恩人——“新冠疫情”,它把经济再往下砸了个坑,还导致超预期放水,加上疫情受损较少的必选消费、医药等,继续给茅兄弟,一剂强心剂。继续爬山快乐。

到了2020年三季度,随着疫苗进展和疫情控制等,防水也来到拐点,大周期因素上看,茅兄弟真爬差不多,估值也到相对高位。这里!茅兄弟真想顺势休息。


这个阶段,已经有盘整3个月迹象,价值风格还一度显示实力;隔壁山头美股的风格在去年四季度,也已经呈现为标普500跑赢纳斯达克,价值跑赢成长。

但是,“茅兄弟”他又遇到了机构年底和一季度“开门红”!公募基金卯足劲儿,火热发行。

我们看,2020年四季度新基金的建仓量大概一个月1000亿,但2021年1-2月份大概总共累计的建仓量是接近1万亿。

为了追业绩,1月份完成快速建仓,这个“开门红”推动“抱团核心股”在2020年底和2021年初的加速上涨、泡沫化。活生生再推着茅兄弟又往上爬了一个山峰……

本来呢,按照今年前三个月基金公司的发行节奏,这波资金助推还能持续到3~4月份。

但万万没想到,春节后,美债利率上升,加上明星基金产品2月24日坤坤高位暂停申购,偶发因素刺破泡沫。。。

这相当于爬山过程中,队伍里的骨干自爆,“我恐高,不爬了”……


(网友创作)

基本属于“意外摔倒”,而不是假摔。

随后,我们看到茅兄弟放弃式下跌;基金赚钱效应逆转下,新基金发行也迅速转入冰点,增量资金减少。一切进入资金和情绪的负反馈。

还有上周下半周的无差别抛售,显示二级债基等绝对收益产品要保收益斩低仓位。

所以,春节前这一波,纯属本来早就不想爬的山,又冲了一波;至此,这山是不能继续爬了,还得消化消化。

1)好消息是,幸亏提前倒车,不然如果年后继续冲高猛干,现在美债利率才1.6%,如果后面来到2%,后入的资金不得比现在更加惨烈。

2)目前客观说,目前茅兄弟还没有业绩上的大雷(除了那啥牧原股份),后面马上要披露一季报等,还在杀估值而已;在短期,系统性下跌超20%以后,阶段性可能会有一个企稳,尤其随着绝对收益基金减仓完毕后。我们也看到北上资金已经连续4日净流入。

3)但短期出现反弹,恐怕也得时间消化整固,这个时候不着急动手。遇反弹,可以调整仓位结构。

4)一二季度经济基本面数据会比较好,货币政策也不急转弯,不存在系统性风险,阶段性市场方向还是在低估值顺周期、大金融等,从这个角度说创业板基本告别前期高点,而上证指数可能还有支撑。

当然,也得看看美债收益率后市走向和美联储的出手动作。

之前,安信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看这波调整大概在7月份之前结束;

嘉实基金归凯认为投资机会上,预计上半年低估值、顺周期股票表现会相对好些;进入下半年以后,代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的优质公司可能会逐步走强。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号任何文章的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