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浪、孙金鉅、丁旺

摘要

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将于4月6日正式实施合并

2021年4月6日,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将正式合并。此次合并虽然对投资者实际影响有限,但却对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合并后,沪深两市四大板块定位更加清晰,错位竞争下有利于形成更为高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同时也为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做提前准备。

本批新股重点关注运动鞋履代工龙头华利集团

华利集团是Converse等知名休闲品牌的最大鞋履供应商,并在近年积极拓展运动鞋市场,2020年上半年来自Nike和Converse的收入占比已达33.3%。公司在产品研发、品控及快速响应等方面行业领先,且目前95%以上产能位于云南,制造成本优势大。目前全球运动鞋履市场需求强劲,有望推动公司营收保持较快增长。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2018年全球运动鞋履市场规模已达到1465亿美元,2016年以来复合增长率超过13%。

本批核发新股6家,科创板创业板注册16家

证监会本批核发新股8家(上批6家),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16家(上批16家),注册速度有所加快。主板和中小板:英利汽车行动教育、中际联合、华亚智能德业股份百龙创园、财达证券、东瑞股份。科创板:迈信林、华恒生物、霍莱沃信安世纪上声电子、正弦电气、瑞华泰、联测科技。创业板:华利集团苏文电能达瑞电子志特新材、恒帅股份、瑞捷咨询、尤安设计、祥源新材

本期科创板和创业板上会15家,其中两家公司被否,主板和中小板上会3家

本期科创板和创业板上会15家,其中鸿基节能、华夏万卷被否。主板和中小板上会3家,过会率为100%。本期科创板共有4家公司上市,上市首日平均涨幅107.1%,低于上期的149.0%。本期创业板上市首日平均涨幅304.9%,低于上期的345.2%。主板和中小板本期开板新股2只,开板平均涨幅为101.3%,低于上期的106.8%。

开源中小盘次新股重点跟踪组合

华康股份航亚科技中控技术火星人派能科技泰坦科技阿拉丁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新股发行制度变化。

1

深次新股指数本期上涨2.13%,表现不及大盘

本期(2021年3月22日至4月2日,下同)深证次新股指数上涨2.13%,表现不及上证指数(+2.34%)、沪深300指数(+3.08%)、创业板指数(+6.76%)。新股开板涨幅方面,主板和中小板本期开板新股2只,开板平均涨幅为101.3%,低于上期的106.8%。本期科创板共有4家公司上市,上市首日平均涨幅107.1%,低于上期的149.0%。本期创业板共有8家公司上市,上市首日平均涨幅304.9%,低于上期的345.2%。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2

华利集团(300979.SZ)

2.1、国内运动鞋专业制造商,收入、利润稳定增长

华利集团从事运动鞋履的开发设计、生产与销售,是全球领先的运动鞋专业制造商,主要为Nike、Converse、Vans、Puma、UGG、Columbia、Under Armour、HOKA ONE ONE等全球知名运动品牌提供开发设计与制造服务。2019年公司的运动休闲类鞋品、户外鞋品与拖鞋营业收入分别118.4、20.5、12.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7.3%、32.04%、18.42%。

公司2017、2018、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0.1、123.9、151.7亿元,CAGR为23.1%,对应归母净利分别为11.1、15.3、18.2亿元,CAGR为28.3%。公司收入、利润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运动休闲类鞋品、户外鞋品与拖鞋销量增长带来的规模效益。2017至2019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3.1%、24.2%、23.5%,净利率分别为11.1%、12.4%、12.0%,ROE分别为27.9%、33.8%、67.8%。

Image Image Image

2.2、公司亮点:运动鞋履代工龙头,成本优势凸显

公司为UGG、Vans等知名品牌的鞋履产品最大供应商,拥有Nike、Converse、Puma、Columbia等众多长期稳定合作的全球知名运动鞋履客户资源。公司积累了宝贵的全球知名运动鞋履客户资源,全球运动鞋服市场份额的前十的企业中,Nike、VF、Puma、Columbia、Under Armour均为公司主要客户。同时,公司是Converse、UGG、Vans、Puma、Columbia、HOKA ONE ONE、Cole Haan等全球知名品牌的鞋履产品的最大供应商,相对于部分主要竞争对手,公司的客户相对分散,对单一客户不产生重大依赖。公司与前五大客户均具有较长的合作历史,具有较多的长期稳定的优质客户。国际知名客户自身经营状况良好,发展稳定,随着运动鞋履消费市场的持续增长,当前知名客户的业绩在不断增长,其业务量大且可持续强,公司伴随优质客户共同成长,为未来业务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考虑到知名品牌商的毛利率水平较高,品牌商选择供应商时更注重质量、交货周期及供应链稳定性,公司利润水平也较平稳。

公司具备从设计到完整鞋履制造的完善产业链,并在越南等廉价劳动力地区广设工厂,成本优势显著。公司自2005年开始在境外布局,将主要的生产工厂设在越南北部。欧美国家对原产于越南的鞋履进口关税的税率为零或处于较低水平,且越南北部也是越南有较强人力成本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区域,成本优势显著。此外,公司是行业内少数能提供从产品开发设计、模具、鞋面、鞋底到成品制造完整运动鞋履制造产业链的专业制造商之一。模具、电脑编织一体成型鞋面、中底及大底等大部分由公司自行加工完成,完整的产业链有利于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保证产品按期交付,降低鞋履生产的总成本。对于一些重复性高、生产工艺准确度要求严格的工序,公司持续进行生产线自动化改造,除采购通用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外,还向设备供应商定制自动化生产设备。作为全球最大的运动鞋履制造商之一,公司原材料采购金额大且稳定,大规模采购可以有效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制造费用,规模化生产也加强了专业化分工,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

2.3、行业大观:鞋履制造业集中度提升,全球鞋履市场达千亿级

行业趋势:运动品牌的渗透率提高,运动鞋履市场潜力大;专业化分工愈加明显、运动鞋履品牌企业与制造企业呈集中化趋势。运动鞋履品牌渗透率快速提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随着体育消费的发展和成熟,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增加,体育运动的市场更加细化,除传统的球类运动、田径运动外,新兴起户外运动、极限运动等,推动相应的运动鞋品类增加,同时运动鞋根据人群的运动阶段进一步细化为初学者、进阶者、训练用、比赛用等不同品类,提升了消费者对运动鞋的复购率;第二,随着穿着场景和消费人群的延伸,越来越多的品牌从专业运动鞋向休闲运动鞋拓展,进一步扩大了运动鞋的穿着场景、着装频次和消费市场。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全球的主要运动品牌运营商越来越注重品牌的运营和产品设计,而将生产制造服务提供给专业的制造商。目前主要运动品牌基本采用委托专业制造商形式。全球主要运动品牌运营企业为Nike、Adidas、VF、Under Armour、Skechers等,行业的集中度较高且在不断提高。全球主要的运动鞋履品牌企业一般选择大型的运动鞋履专业制造商长期合作,另外,知名运动品牌企业近年来也存在精简供应商的趋势,具有大规模供货能力的运动鞋履制造企业的市场份额呈集中化趋势。

市场容量:运动风气盛行,全球鞋履行业市场高达千亿级。作为民生消费必需品,全球鞋履行业市场规模巨大且维持稳定增长。根据Statista数据统计,2019年全球鞋履市场销售规模达4,351.39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全球鞋履市场销售规模将增至5,127.3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预计为4.2%。随着健康意识增强及运动风气盛行,运动人群和体育产业规模明显上升,消费者对运动鞋履的需求持续提升,运动鞋履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运动鞋履市场规模已达到1,465亿美元,近十年来,运动鞋履市场规模增速有所提升,2010-2015年,增速约为6%-10%,自2016年以来,运动鞋履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超过13%。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运动鞋需求量将有所下降,市场规模降至1,608亿美元,同比下降4.57%,自2021年起,全球运动鞋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4%以上,2025年全球运动鞋市场规模将达到3,791亿美元左右。

Image

3

 华恒生物(688639.SH)

3.1、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产品高新技术企业,利润高速增长

公司是一家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主要从事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丙氨酸系列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日化、医药及保健品、食品添加剂、饲料等众多领域。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通过生物制造方式规模化生产小品种氨基酸产品的企业之一,丙氨酸系列产品生产规模位居国际前列。2019年公司的丙氨酸系列产品、D-泛酸钙和其他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0、0.5、0.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1.13%、9.66%、6.52%。

公司2017、2018、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4.2、4.9亿元,CAGR为13.3%,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0.8、1.3亿元,CAGR为39.6%。利润高速增长,主要由于公司下游市场持续增加的需求推动了营业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7至2019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4.7、39.7%、46.0%,净利率分别为17.0%、17.9%、25.7%,ROE分别为34.7%、30.4%、35.3%。

Image Image Image

3.2、公司亮点:全球规模最大丙氨酸生产企业之一,L-丙氨酸生产技术国际领先

公司厌氧发酵工业化生产L-丙氨酸的工艺技术达国际领先地位,大幅降低产品成本。公司坚持“以可再生生物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石化资源,以绿色清洁的生物制造工艺替代高能耗高污染的石化工艺‖的发展路径,应用生物制造技术工艺,替代了传统化学合成工艺的重污染生产方式,实现了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精细化合物的技术变革,并持续推进生物制造技术工艺的升级和迭代。例如,公司持续推进生物制造技术和产品应用研发构建了以可再生葡萄糖为原料厌氧发酵生产L-丙氨酸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并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成功实现了产业化。这一技术降低了对不可再生石化资源的依赖,发酵过程无需通入空气,避免了发酵母液被污染的风险,且发酵过程无二氧化碳排放,环境友好,工艺步骤简单高效,同时使得L-丙氨酸产品成本降低约50%。根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鉴定意见,目前公司厌氧发酵法生产L-丙氨酸的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公司还以类似的技术工艺成功开发微生物发酵方式生产L-缬氨酸产品,这将成为其以厌氧发酵方式进行规模化生产的又一氨基酸新品种。

与世界500强企业巴斯夫、味之素等公司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丙氨酸产销规模行业领先。依托技术突破和成本优势,公司服务于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境内外优质客户。在境外市场,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巴斯夫、味之素、伊藤忠、德之馨等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在境内市场,公司与多家优质化工、制药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如诺力昂、天新药业、华中药业、华海药业等均与公司建立了长期业务往来。与下游知名客户的稳定合作,使公司能够及时了解和把握客户的最新需求,能够掌握行业和产品的前沿技术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和应用领域的开拓,确保公司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先发优势。根据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数据显示,丙氨酸产品市场近几年保持快速增长,2019年全球丙氨酸系列产品市场需求总计约50000吨,公司2019年丙氨酸系列产品的产量和销量分别为25,704.47吨、23,721.26吨,具有明显的行业领先地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丙氨酸系列产品生产企业之一。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将公司L-丙氨酸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3.3、行业大观:丙氨酸应用向日化等领域扩展,预计全球需求超八万吨

行业全景:上游行业技术创新,产品成本大幅降低;下游应用场景广泛拓展,拉动丙氨酸产品整体需求量增长。丙氨酸广泛应用在日化、医药及保健品、食品添加剂、饲料等众多领域,近年来市场需求保持着快速增长。根据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丙氨酸系列产品全球需求量约5万吨,2016年至2019年间,丙氨酸全球需求量年复合增长率约14%。丙氨酸上游原材料逐渐由成本高昂的石油基产物转变成绿色清洁生物能源,如可再生葡萄糖等,产品成本降幅约50%。上游成本得到控制,进一步推动了丙氨酸的应用领域向日化等领域大规模扩展,促进了下游巴斯夫、诺力昂等企业成功开拓新型、绿色、可自然降解螯合剂MGDA在欧洲和北美市场的需求,进而拉动了丙氨酸行业整体需求量的增长。

行业趋势:(1)生物发酵技术将成为生物制造行业的有力支撑:我国的生物发酵技术产业化程度逐渐凸显,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产品市场和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将逐步替代传统化学合成法,成为生物化工领域的主要推动力。作为世界生物发酵产业大国。凭借低能耗、低污染、可再生的成本优势和环保理念,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将占据生物工业的主导地位,目前已有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等多种大宗产品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未来在低聚糖、微生物多糖等高附加值产品领域也将实现飞速发展。(2)我国将进一步从氨基酸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转变:目前我国生产的氨基酸主要包括如谷氨酸、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等处于稳定增长期的大品种氨基酸,以及如丙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等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小品种氨基酸。其出口量也在不断增长,主要出口地区包括亚、欧、北美三大洲,分别占据出口总额的约40%、25%和15%。但我国氨基酸制造业仍亟待实现生物制造技术突破和融合,即从工业菌种开始的全产业链自主创新,以生物技术为驱动打造氨基酸生产强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容量:丙氨酸全球需求超八万吨,生物制造技术推动氨基酸产品快速发展。生物制造技术已成为传统化工产业升级变革的主要方向,我国《“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现代生物制造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生物基产品在全部化学品产量中的比重达到25%。目前,全世界氨基酸年度总产量超过80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5.6%,预计到2022年全球氨基酸总销量将达到1,105万吨,市场规模达到354亿美元。而作为小品种氨基酸的丙氨酸规模也不容小觑 。根据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丙氨酸系列产品全球需求量约5万吨,2016年至2019年间,丙氨酸全球需求量年复合增长率约14%,预计未来市场仍将会以约12%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到2023年全球市场需求可达8.1万吨。

Image

4

迈信林(A20244.SH)

4.1、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商,收入、利润高速增长

迈信林专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工艺研发和加工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运营经验,形成了精密制造技术。在立足航空航天领域的同时,公司将积累的精密制造技术逐步推展至多个行业,包括汽车、电子等。2019年公司的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与其他业务收入分别1.1、1.2、0.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2.96%、46.76%、10.27%。

公司2017、2018、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1.8、2.5亿元,CAGR为53.0%,对应归母净利分别为0.2、0.2、0.4亿元,CAGR为61.2%。公司营收、利润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下游军工客户的外协加工需求旺盛,公司营业收入迅速增长,同时扩张的收入规模带动了期间费用率下降。2017至2019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2.7%、34.8%、36.9%,净利率分别为14.0%、11.4%、17.3%,ROE分别为16.2%、9.3%、16.7%。

Image Image Image

4.2、公司亮点: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国有军工集团密切合作伙伴

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配套优势突出。公司可承担多种型号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工艺设计、加工制造,涉及飞机机身、机翼、尾翼、发动机、起落架、机电系统、航电系统等,是同时具备机体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和机载设备零部件综合配套加工能力的民营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商。公司秉持精益求精的研发理念,建立了先进、高效的研发体系,不断提升在材料识别、工艺设计、参数选择、机加编程、工装设计、刀具选型、加工环境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公司目前共形成12项核心技术,加工产品的复杂度、精度不断提升,从以管路系统连接件、专用标准件及组件为主发展到以整体结构件为主,产品结构、客户结构持续优化,直接向航空工业下属的主机厂销售占比持续提升。2017-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647.4、1486.9、1698.1万元呈持续增长态势。

公司经历军工业务较长考察期,成为国有军工集团密切合作商,为后续业务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在航空航天领域,出于产品质量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等要求的考虑,相关企业必须取得相应资质和认证方可进入客户合格供方目录。供应商首先须取得军工业务相关资质,并通过国防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后须通过目标客户对公司的文件资质审核、现场审核、样品试制等,审核通过后进入客户合格供方目录。凭借先进的核心技术、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公司已取得军工业务相关资质,并通过国防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业务板块,公司客户覆盖覆盖面广,对单一客户依赖程度低,与航空工业、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兵工、中国船舶、中国电科等军工集团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多次获得客户授予的“年度优秀供应商(A类)”等荣誉称号。与军工行业内主要客户建立的稳定客户关系,可进一步推动公司未来业务的持续增长。

4.3、 行业大观:下游军工需求旺盛,航空零部件全国市场规模超千亿

行业趋势:航空先进装备需求驱动零部件高性能制造,制造过程趋向数字化与智能化。航空航天产品对可靠性、性能及使用环境等要求较严格,材料也大多为复合材料、高温合金以及钦合金等具备多种良好性能的特等材料,使用高性能制造方法,能够精准保证零件或装备的透波、传热、导流、动力学等高端性能要求。目前行业正针对这类具有曲面复杂、材料超硬、超脆、超黏等难加工特征,与几何精度、材料、结构、制造工艺过程等多因素密切相关的制造方法,在涉及零件尺寸、表面完整性与其性能的关系建模、基于性能的制造过程控制方法,以及面向极限精度制造的新工艺新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不断探索。此外,航空零部件制造业在制造过程中逐渐趋向数字化、智能化,要求产品在不同阶段能实现有效数据共享,同时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间高效的信息互联,实时获取生产设备、物料、成品等相互间的动态生产数据,满足监测需求,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通过高度智能化的自动化生产线,满足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成本。

市场容量:国防军队现代化政策推动行业发展,军机换代升级在即,国内军用航空零部件市场规模预计超4000亿元。近年来国内军用航空领域利好政策频繁出台,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航空零部件制造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根据Flight Global发布的《World Air Forces 2020》,截至2019年,我国共有军机3,210架,而美国军用飞机的数量已达13,266架,相当于中国的4.13倍,占世界军用飞机总数的25%,位居世界第一;俄罗斯军用飞机数量4,163架,占世界军用飞机总数的8%。从军机结构来看,当前我国空军战斗机仍以二代机、三代机为主,新一代先进战斗机型占比较小。美国空军战斗机以F-15、F-16、F-22等机型为主,并已全面淘汰二代战斗机。目前,我国军用飞机正处于更新换代的关键阶段,军机换装将进入高峰期。预计未来20年增量飞机的价值约2,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800亿元,按照航空零部件占整机总价值的30%进行测算,未来20年国内军用航空零部件市场空间超过6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4,000亿元。

Image

5

苏文电能(300982.SZ)

5.1、国内供电品牌服务商,收入、利润高速增长

公司是以电力咨询设计业务为主导,涵盖电力咨询设计、电力工程建设、电力设备供应和智能用电服务业务为一体的一站式(EPCO)供用电品牌服务商。2019年公司的电力咨询设计、电力工程建设、电力设备供应与智能用电服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6.8、1.1、0.5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5.47%、68.93%、10.75%、4.85%。

公司2017、2018、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6.7、9.9亿元,CAGR为44.9%,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0.7、1.3亿元,CAGR为61.8%。收入、利润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电力工程建设、电力咨询设计等业务增长带来的规模效益。2017至2019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6.8%、29.1%、29.2%,净利率分别为10.3%、10.0%、12.9%,ROE分别为22.0%、24.2%、31.4%。

Image Image Image

5.2、 公司亮点:电力业务资质健全,江苏省内客户资源优势显著

公司拥有电力咨询设计、电力工程建设、电力设备供应等健全业务资质的同时,打造包括前期的工程咨询,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运营维护等一站式(EPCO)服务优势。公司是以电力咨询设计业务为主导,涵盖电力咨询设计、电力工程建设、电力设备供应和智能用电服务业务为一体的一站式供用电品牌服务商。公司业务涵盖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拥有涉及多个细分行业的、较为全面的业务资质。在电力咨询设计业务方面,公司具有工程设计电力行业(送电工程、变电工程、新能源发电)专业乙级资质,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乙级资质等;在电力工程建设业务方面,公司取得了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输变电工程专业承包三级等资质;在电力设备供应业务方面,公司研发与生产的相关产品均已通过3C强制认证和国家认定检测中心的型式试验,并取得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在智能用电服务业务方面,公司获得了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一级)资质。全面的业务资质使得公司拥有较强的一站式(EPCO)服务能力,业务范围涵盖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包括项目前期的工程咨询、设计,项目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设备供应、安装建设以及项目完工后的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和运营维护服务。可根据客户不同方面的需求为其提供设计、设计+施工、设计+施工+设备、设计+施工+设备+运维等多种服务模式。

公司“苏文电能”成为江苏省著名商标,与江苏省内电力公司,雅乐居、绿地等房产公司,中航锂电苏果超市等大型工业和商业服务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是集电力咨询设计、电力工程建设、电力设备供应以及智能用电服务一站式(EPCO)供用电品牌服务商。公司深耕电力工程施工与设计服务行业十余年,凭借多年竞争过程中形成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项目经验优势,公司在江苏地区建立了较好的市场口碑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成功将“苏文电能”品牌塑造成为江苏省著名商标。公司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与江苏省内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与雅居乐、绿地、融创、绿城、路劲等大型房产开发公司,中航锂电、星宇股份、朗盛化学、诺贝丽斯、江南银行、苏果超市等大型工业和商业服务企业,以及常州大学、淮海工学院等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丰富的客户资源为公司江苏省内业务的继续巩固和开拓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公司省外业务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5.3、行业大观:下游电力公司等客户需求稳定,电网工程投资达千亿

行业全景:上游设计软件、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等采购产品供应充足,下游电力公司及电力设计院、大型房地产公司等整体需求稳定。 公司所在行业系电力勘察设计行业,上游采购产品主要为各类设计软件、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办公用品等,相关产品市场供应充足;电力工程建设业务供应商主要包括电力设备供应商、材料供应商以及施工服务提供商,相关设备、材料及服务市场化程度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供应充足;电力设备供应和智能用电服务业务采购产品主要为电子元器件、成套设备柜体等电气材料,相关产品供应商数量众多,市场供应充足。电力工程施工与设计服务行业下游客户主要为各级电力公司及电力设计院、大型房地产公司、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及市政公用企业等,下游客户整体需求稳定。电力工程施工与设计服务行业主要服务于电网项目建设,与国家对电网的投资力度息息相关。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国用电总量的持续增长,国家电力投资规模也在持续增加,从而推动电力工程施工与设计服务行业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行业趋势:(1)智能配电网建设成为我国电力行业新一轮的投资重点。配电网作为电能输送给用户的最后一环,是保证供电质量、提高运行效率、创新用户服务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以及我国电力改革步伐的持续加快,新能源、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物联网、分布式能源、微网、电动汽车和储能装置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终端用电负荷呈现出增长快、变化大、多样化的新趋势,从而导致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的任务愈发紧迫。因此推进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终端需求的带动下,升级改造配电网,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已成为我国电力行业新一轮的投资重点。(2)用户端用电模式发生转变,智能电力运维市场规模扩大。城市电网供电区域的不断扩大,带动线路供电负荷迅速增长,线路结构愈加复杂,负荷较重的线路在用电高峰时跳闸显现频发。供电部门往往要求大中型电力用户配备专职的运维值班人员,及时解决电力突发问题。传统的用户端电力设备运维还主要停留在物业电工、外聘电工管理阶段,因缺乏科学而高效的管理手段,运维成本高、响应速度慢。智能用电服务将用户端电力设备接入智能用电服务平台,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电力设备若处于异常状态,平台会及时作出报警提示,线下专业运维队伍将迅速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减少了维修停电时间,节省了电力日常运行维护成本,大大提高了供用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市场容量:我国电力供给与需求稳定增长,用电量达万亿千瓦时,电网工程投资达千亿级别。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力供给与需求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相关数据2012年我国用电总量为4.97万亿千瓦时,2019年达到7.23万亿千瓦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50%。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带动全国发电总量逐年上升,2012-2019年,全国总发电总量由4.99万亿千瓦时增至7.33万亿千瓦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65%。在电力需求与发电总量持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电力投资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2012年度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7,393亿元,2018年度达到8,09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2%。其中,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由2012年度的3,661亿元增长至2018年度的5,37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60%;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占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的比重不断提升,由2012年度的49.52%增长至2018年度的66.38%。2019年全国电网工程投资完成4,856亿元,同比下降9.62%,投资下降的主要系特高压建设进度放缓所致;2020年,随着国家“新基建”战略的推进,国家电网公司已多次追加电网投资,发力特高压及电力物联网,加快多条特高压线路等电网建设工作和前期推进工作,预计未来我国电网工程投资规模仍将处于高位。

Image

6

达瑞电子(300976.SZ)

6.1、 消费电子功能性和结构性器件制造商,收入、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

公司专注于消费电子领域,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功能性和结构性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相关3C智能装配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租赁业务。目前主要产品有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和可穿戴电子产品结构性器件两大类,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组装、数码产品组装、FPC、OLED屏幕组件、塑胶外壳、头戴耳机、VR/AR、太阳能光伏、动力电池等领域。2019年公司的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可穿戴电子产品结构性器件、3C智能装配自动化设备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1、2.0、0.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70.25%、22.93%、5.95%。

公司2017、2018、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6.1、8.7亿元,CAGR为53.9%,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1.4、2.3亿元,CAGR为107.3%。收入、利润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行业发展迅速,消费电子产品种类和应用场景更加丰富,推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叠加公司产品服务水平竞争力不断增强因素。2017至2019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1.8、44.0%、48.0%,净利率分别为14.4%、23.1%、26.1%,ROE分别为45.9%、62.7%、46.0%。

Image Image Image

6.2、 公司亮点:一体化业务模式积累优质客源,加工精度行业领先

公司积极发展一体化业务模式,成为三星视界、Sony、Facebook、Sennheiser等国际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客户重要配套企业。公司聚焦于消费电子功能性和结构性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具备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的优势。从纵向上看,公司为客户提供从产品研发、产品设计、材料选型、模具设计、样品试制和测试、批量生产、快速供货、自动化辅助生产、售后跟踪服务等完整的服务。从横向来看,公司具有功能性器件、结构性器件以及相关的3C智能装配自动化设备等丰富的产品品类,能够为客户提供了多元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公司各项业务形成了良好的协作,推动了面向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继而积累了一批优质客源。目前公司拥有包括OLED显示屏行业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三星视界这一核心客户,Jabra、Bose、Sony、Facebook、Sennheiser等国际一流或国内知名的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客户,以及美律电子、伟易达、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消费电子行业知名EMS客户,成为这些客户新产品研发和生产的重要配套企业。除现有客户外,公司已经通过亚马逊、特斯拉、谷歌、苹果等客户的合格供应商认证,公司的客户资源进一步得到丰富。

公司长期坚持产品工艺、材料耗用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目前所产FPC软板背胶已实现大批量连续多次组合生产,且多层产品公差管控可达到0.15-0.2mm,领先行业水平。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在培养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核心技术研发团队的同时,保持较高的技术研发投入,密切跟踪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加强技术的积累与创新。公司在产品工艺水平、材料耗用、生产效率、产品品质等方面已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例如公司使用的FPC软板背胶生产的多工位旋转模切技术,能大批量连续实现多次组合生产工艺,且多层产品公差管控可达到0.15-0.2mm,行业10工序以上产品精度普遍为0.2-0.3mm的水平,加工精度处于领先行列。这一技术直接满足设计开发并量产交付多种复杂型号产品需求,帮助公司快速进入客户供应链体系。VR头戴3D曲面高周压合工艺等技术也使公司生产效率提升约40%。此外,公司针对性地定制自动化设备,贴合客户需求,实现了自动化设备大部分模块和部件的标准化生产,进一步降低了采购和研发成本,从而使得设备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6.3、行业大观:消费电子市场规模达万亿级,下游需求推动行业发展

行业全景:消费电子功能性和结构性器件市场竞争激烈,行业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众多,成本差异较大;行业下游消费电子应用范围广,需求快速增长。公司所在行业系消费电子结构性和功能性器件行业,整体竞争较为激烈,小厂商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上游原材料主要为胶带、保护膜、泡棉类材料等,供应上存在供应商众多,差异程度明显的特点,不同的供应商与材料,在品牌、知名度、定价策略、材质、规格及性能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行业下游则为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电子产品及智能家居等各类终端电子产品。尽管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已处于成熟发展期,但产品更新迭代加快,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张,且需求逐渐迈向多元化和定制化。

行业趋势:下游5G、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推动消费电子功能性和结构性器件行业快速发展,终端技术升级将带动器件价格上升。功能性和结构性器件直接影响终端产品的性能、质量,是终端产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需求与下游消费电子行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近些年,随着5G、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已成为消费电子产品的主力,而智能穿戴等设备的出现与发展标志着消费电子产品向智能化又迈出了一大步,有力推动了消费电子功能性和结构性器件的市场需求。同时,功能性和结构性器件属于高度定制的产品,受到产品设计、新功能导入、元器件变更、行业需求变化迅速以及工艺变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增功能的应用对新制造工艺要求极高,这就导致了智能终端产品中需要有更多的新型材料和功能性及结构性器件来予以辅助,需求量维持增长的同时这些新型材料的单体市场价格也会较之前的产品有明显提升。

市场容量:消费电子市场规模达万亿级,亚洲成最大消费市场。全球调研机构Statista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规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从2012年的8,405.26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1.02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6%,预计2021年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将回归增长轨迹,预计到2023年,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11万亿美元,2020-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8%。亚洲地区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规模不断增加,由2012年的3,719.98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4,620.0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4%,占全球的比重由44.26%提高至45.13%。随着消费电子市场规模的扩张,功能性和结构性器件的需求也将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Image

7

风险提示

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新股发行制度可能出现调整。


法律声明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机构或个人客户(以下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机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报告可能附带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可能涉及的开源证券网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开源证券不对其内容负责。本报告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客户使用方便,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客户需自行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费用或风险。

开源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开源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