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亮相新款车型P5的第三天,小鹏汽车迎来了一场战争的终局。

4月15日,特斯拉前工程师、小鹏汽车前“感知负责人”曹光植和特斯拉之间的官司,以和解告终。

结束的方式也并不令人意外。

根据目前的消息,这次的和解背后其实是美国的法庭作出了dismissal with prejudice的判决,中文意思大概就是“不可再诉的驳回起诉”。

这种驳回起诉是对于这一案件的终局裁决,并且禁止原告在以后以同一诉因或请求再次起诉。如果以后原告再次用同样的理由起诉,被告可以提出既判事项的抗辩。

更通俗地说,从今以后,特斯拉不得再以相同的理由对曹光植提起诉讼。

从2019年到2021年,这起长达2年的诉讼,最后的结果似乎各方都算满意。但其实整个事件背后,尽是各种秘密与不可思议。

从2019年到2021年,长达2年的诉讼,背后的原因真的只是因为商业机密吗?

实际上,背后的真相远不是一句“机密”所能解释,它不仅关于智能汽车领域内的巨头纷争,更关于中国和美国的自动驾驶路线之别。

把视线拉回到2019年。

当年3月,特斯拉对小鹏汽车前员工曹光植提起诉讼。控诉其盗取了特斯拉自动驾驶平台Autopilot辅助驾驶功能的相关源代码,并提供给当时任职的公司小鹏汽车使用。

矛头直指小鹏汽车前员工曹光植,尽管小鹏并不是这起案件的当事方,却也被无端地牵扯进舆论是非的漩涡。

特斯拉方面声称,曹光植从2018年开始将“特斯拉Autopilot的相关代码”上传到自己的iCloud账户,总计上传了超过30万个与Autopilot相关的文件和目录。

此外,特斯拉称在2018年年底,曹光植从自己的工作电脑上删除了近12万份文件后断开了自己的iCloud账户,随后在离职前最后一天清除了浏览器历史记录。并于2018年12月前往小鹏面试。

小鹏汽车快做出回应:“在曹光植入职前后,小鹏汽车都没有发现存在特斯拉所声称的任何可能违规行为。”

接下来,便是双方的证据拉锯战,此时依然是特斯拉针对曹光植个人的起诉,矛头实际上并不是小鹏汽车,但是暗箭所指,已经不言自明。

由此,特斯拉和曹光植陷入了长达2年的纠纷之中,连带着小鹏汽车也陷入口水仗。

就在2020年,小鹏P7上市前两天的4月25日,彭博社报道特斯拉要求法庭对小鹏汽车美国自动驾驶部门XMotors施压,试图迫使小鹏汽车披露2018年11月以来所有与自动驾驶及辅助驾驶相关的源代码,除此之外,特斯拉还提出了近30条要求调查的项目,内容很是严苛。

特斯拉终于将“暗箭”变成了“明枪”,将矛头指向小鹏汽车。

实际上,在长达两年的诉讼中,小鹏汽车也在协助调查。但至今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小鹏汽车和曹光植有滥用商业机密和其它不正当的行为。

这在曹光植的声明和和解协议中也有体现。

曹光植在声明中承认,在他受雇于特斯拉期间,把特斯拉的Autopilot源代码上传到他的个人、基于云的存储账户,但他同时表示,他对源代码的任何保留都是无意的,并且他没有向小鹏汽车或任何其他第三方披露源代码或为其利益使用源代码。

鉴于此,他为其行为向特斯拉道歉,并且对他与特斯拉的诉讼给小鹏汽车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表示歉意。

而到了最终和解时,特斯拉方面也没有找到任何证据,去证明曹光植将这些源代码交给小鹏,或者用其帮助小鹏进行技术研发。

其实,如果从时间线和技术线上来分析,这种结果并不令人诧异。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曾在推特发表言论,称“小鹏汽车使用的是特斯拉旧版本软件”。但未曾对此提供任何证据。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可以试着从头分析一下。

双方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

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研发方案,是早在2015年12月的X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2.5版本研发方案中就已经确定了。之后的几款车型沿用的也一直是X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到最新的P5车型,已经迭代到了XPILOT3.5。

而曹光植加入特斯拉的时间,是在2017年4月24日,出任首席计算机视觉科学家。

算下来,小鹏汽车确定自动驾驶研发方案的时间,比曹光植入职特斯拉还要早1年半。

小鹏汽车的XPILOT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研发方案,则是在2017年12月确定下来。而曹光植去小鹏面试的时间,是2018年12月。这时候距离小鹏汽车确定XPILOT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研发方案,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

没几天,小鹏汽车就发布了首款量产车型G3,搭载了XPILOT2.5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两个多月后的2019年3月,特斯拉在美国起诉曹光植,指其窃取自动驾驶商业机密。

从时间线来看,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方案,早在曹光植入职特斯拉之前就已经确定,而在入职仅2个多月后,就被特斯拉起诉。

实际上,抛开时间线上的不寻常,双方在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上也有所差异。

上图是美国电动汽车网站 insideEVs的专栏文章中所总结的小鹏汽车和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上的差异。

可以看到,双方在自动泊车感知、驾驶感知传感器、安全架构、地图导航等等方面,均有不同之处。

例如小鹏汽车目前最新的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其技术路线是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实现自动驾驶辅助。

而特斯拉的NOA(Navigation on Autopilot)自动辅助导航驾驶技术,是基于视觉感知的技术路线,简单来说就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采集数据后给FSD芯片计算。

小鹏汽车的NGP技术更加贴合中国复杂的交通环境。在国内的城市街道上,比如重庆的8D城市路线中,没有高精地图的支持,自动驾驶的体验也会更逊一筹。

小鹏全栈自研的NGP系统,装了览沃的激光雷达。目前做到了国内最强的辅助驾驶功能。

拥有红绿灯路口通行能力,不仅可以识别红绿灯,也能实现直行、右转及无保护的左转,还拥有城市路况超车能力、定制化跟车能力、自动限速调节能力,环岛通行能力。

今年3月,小鹏 P7进行了一次 3000KM NGP远征,数据表明,变道超车成功率94.41%,出/入高速匝道成功率92.76%,隧道通过成功率94.95%,平均每百公里接管0.71次。

实际上这是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本土化研发,通过超大数量级传感器摄像头,不仅可以基于车端感知、定位、规划、控制,还可以借助云端数据进行自研,所以在安全性上更出色。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在国内则有些水土不服。

但是,随着更多智能汽车品牌的相继崛起,特斯拉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与其他智能汽车品牌发生了摩擦,也在这一领域内也在不断发起诉讼。

过去几年,特斯拉还用同样手段起诉过至少其他四家竞争对手(包括Fisker,Rivian等)。

而在曹光植的这件事情上,特斯拉显然并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在中国的电动车界,特斯拉曾经担当过领路人的角色,不可否认,特斯拉开启了国人对于智能电动汽车的想象,甚至于有了一丝硅谷崇拜,认为国外的就是先进的。

但是事实证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追逐利益的路上,硅谷精英也不会顾及脸面。

特斯拉与曹光植和解的消息发生几个小时后,微博认证显示为小鹏汽车副总裁、品牌公关总经理的李鹏程,在转发一条讨论这个话题的微博上写到:

两年,一场没有任何证据的指责以这样方式结束,更像是个商业闹剧。技术上,小鹏一直坚持自研,NGP获得外部广泛的认可,更是压力下不断进步的佐证。竞争上,小鹏不怕硬碰硬,当然,得是正面的那种。

至此,荒诞的全剧宣布告终,但自动驾驶新战场的风尘已经吹起。

相关证券:
  • 小鹏汽车(XPEV)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