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引起了市场高度关注。目前看来,市场对经济复苏动能是增强还是减弱分歧较大,多数认为2季度将是国内经济的高点。不过,我们梳理了各项数据之后,发现经济结构有明显优化,制造业投资和消费可能会成为新的经济引擎,所以未来经济可能会比预期的好。这是有利于基金投资的,另外,本文也将结合数据得出最新的投资策略以供投资参考!

中国一季度GDP

中国一季度GDP同比18.3%,预期18.4%,两年平均增长5%,季调后环比为0.6%,去年四季度为3.2%;同比18.3%,预期18.4%,两年平均增长5%,季调后环比为0.6%,去年四季度为3.2%;

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14.1%,预期17.6%,两年平均增速6.2%,1至3月季调后环比分别为0.66%、0.69%、0.6%;

1-3月固定资产投资

1-3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25.6%,预期25.1%,两年平均增长2.9%,1至3月季调后环比分别为1.15%、1.50%、1.51%。其中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29.8%,两年平均下降2%;基建投资同比29.7%,两年平均增长2.3%;房地产投资同比25.6%,两年平均增长7.6%;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4.2%,预期28.4%,两年平均增速6.3%,1至3月季调后环比分别为1.8%、1.5%、-0.9%;

一、历史最高的GDP增速,为何还说经济偏弱?

一季度GDP增速达到18.3%,基本符合预期,创下有数据以来最高纪录。但两年平均增速仅为5%,较去年四季度6.5%的水平明显下降。从环比看,一季度GDP仅增长0.6%,这一增速为历史次低,历史最低是去年一季度疫情期间,可见经济整体还是表现偏弱。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2.3%、6.0%和4.7%,去年四季度分别为4.1%、6.8%和6.7%。

第一产业回落,主因是冷冬对农业生产存在一定抑制作用;第二产业相对较强,但回落更多是因为2019年3月工业生产的高基数;第三产业回落明显,对经济拖累明显,或因年初国内疫情反弹对于服务业等造成拖累。

就地过年的政策可能对一季度第三产业造成明显拖累,并对宏观经济带来扰动。随着疫苗的接种以及居民消费倾向的回升,第三产业将稳步回升,并对整体经济形成重要支撑。加上目前出口和地产维持强韧性,二季度经济还会改善。

下半年市场担心出口和房地产压力对经济产生影响,因此普遍对经济增长预期不高,但如出口和消费届时超出预期,资产价格可能会被重估。我们预计全年经济增长(两年平均)不会低于7%。4月7日,IMF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为8.4%,上调0.3个百分点,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全年经济发展的信心。

二、生产端:工业生产不及预期?暂时的!

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14.1%,两年平均增长6.2%,较1-2月的两年复合增速8.1%明显收窄,或与19年3月的高基数有关;1至3月季调后环比分别为0.66%、0.69%、0.6%,较前期有走弱的迹象,但仍处于较强区间。

分三大门类来看,采矿业两年复合增速为3.5%(前值4.8%),制造业两年复合增速为6.4%(前值8.4%),电、力、燃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复合增长5.9%(前值5.5%)。可见制造业生产增速最高,主要受外需拉动,而电、力、燃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需求在国内,由此也可能看出内外需的分化。

自2020年11月以来,出口交货值同比持续高于工业增加值,意味着外需是重要支撑。今年全球制造业PMI中的出口订单与生产指数同步上升,制造业出口国均受益于此。所以3月工业生产数据放缓应该是暂时的,未来仍有望保持强势复苏态势。

三、投资端:制造业和基建投资恢复加快,地产高位放缓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5.6%,比2019年1-3月份增长6.0%,两年平均增长2.9%。从环比看,1月增速为1.15%,2月增速为1.50%,3月增速为1.51%,持续好于往年同期水平,显示投资仍处于复苏通道中。

分三大项来看:

1. 制造业投资

制造业投资3月两年复合增速为-0.3%,较2月提速3.1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边际加速,后续随着消费恢复、外需不弱,叠加政策呵护,制造业投资仍有望继续走强;

2. 基建投资

基建投资3月两年复合增速为5.6%,较2月提速7.2个百分点,一方面节后复工追赶进度,另一方面财政要求加快已发行专项债的资金使用;

3. 地产投资

地产投资3月两年复合增速为7.7%,略高于今年1-2月的两年平均增速7.6%仍然保持在高位,但部分指标初显疲态,主要体现在新开工面积和土地成交价格回落,不利因素正在逐步累积,后续将对房地产市场投资形成压力。

四、消费端:超预期修复,线下消费亮眼

3月社零两年平均增速为6.2%,较1-2月的3.2%明显提升,也高于12月的4.8%。从环比看,1月出现小幅负增长(-0.92%),体现了冬季疫情对消费的抑制;2月疫情得到控制后,迅速实现正增长(1.45%);3月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疫情对消费市场的影响不断减弱,消费需求加快释放,增速进一步加快(1.75%)。

3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25.96%,平均年增长为12.23%;3月“社消零售总额”中剔除“网上零售额”的线下消费部分较2019年同期增长7.95%,平均年增长为3.90%。“线上”和“线下”消费较上期年均增长分别下降和上升2.75以及3.75个百分点,春节效应结束,线下消费出现明显反弹。

从商品类别看,其中,化妆品、体育娱乐用品、通讯器材等8类商品零售额基本恢复至疫情前增长水平,两年平均增速超过10%。服务性消费尤其是接触型消费恢复尤为明显。一季度,餐饮收入同比增长75.8%。其中,3月份餐饮消费显著改善,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1.6%,两年平均增长0.9%,而1-2月份两年平均下降2.0%。住宿业经营明显回升。3月份,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客房收入两年平均下降4.9%,降幅较1-2月份收窄近10个百分点。随着疫情好转,餐饮、旅游、航空等下游需求呈现强劲改善态势。

五、贸易端:进出口仍保持景气

以美元计价,3月进出口总金额4,684.7亿美元,同比增长34.2%,较2019年同期增长28.3%。其中,出口金额2,411.3亿美元,同比增长30.6%,较2019年同期增长21.6%;进口金额2,273.4亿美元,同比增长38.1%,较2019年同期增长36.2%。进出口贸易顺差138亿美元,较前期有所收窄。

3月我国出口环比增长17.7%,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增长势头。3月新出口订单PMI指数上升至51.2%,重回扩张区间。而且疫苗起效,以及重新组织生产需要一定时间,当前欧美主要国家工业生产依旧处于负增长状态,短期供需缺口仍会存在。

3月进口环比增长36%。进口回升主要受国内经济复苏势头稳步向好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支撑。在疫情影响消退和旺季到来的双重影响下,3月我国制造业PMI为51.9%,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连续13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六、未来经济增长引擎将转向制造业投资和消费

一季度经济不及预期,主要受年初的疫情以及就地过年影响,这导致了经济恢复显得不平衡,第二产业恢复明显好于第三产业。而从 3 月份的数据看,并没有表现出明显转弱迹象。3月生产端工业产值虽然明显回落,但增速仍然位于相对高位。制造业投资仍处于修复过程中,后期地方政府债逐步发行,预计增速保持平稳略有回升。房地产投资高位放缓,后期关注销售增速回落风险。

出口虽有弱化,但增速仍在高位;消费超预期修复,但仍未回到疫情前,因此后续消费较大概率保持扩张,二季度消费增速中枢有望继续抬升。中国经济增长引擎将从出口、房地产投资,转向制造业投资和消费。经济将更加依赖内生增长性(制造业投资和消费),构性问题对于增长的制约将有所缓解,二、三季度经济有望保持稳步复苏。预计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以主,以帮助居民和企业恢复元气。

投资建议:一季度经济增速环比较弱,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概率变得越来越低,信用仍可能进一步收缩但幅度难以再超预期,所以A股很难再现年初式的大跌,对后市不必悲观。短期大盘走势或将保持箱体震荡为主(沪指在3350到3500点之间),但结构性行情将会不断涌现,赚钱效应会明显提升。如受益涨价的周期股仍有可能冲高;自动驾驶概念加上全球需求不减的新能源车有望被重新关注;结构升级中的高端制造、设备装备等板块也有机会;受益消费复苏的线下消费(休闲旅游)业绩改善或最明显,估值将被修复。

对于基金投资者而言,建议目前阶段对于套牢的基金保持大额定投,以尽快解套;仓位较轻者则可关注新基金,或逢低关注红利主题基金(详见《又现豪气分红,红利主题基金不惧调整!》)、新能源车主题以及科技主题基金(详见《华为“造车”,自动驾驶引爆A股!9只概念基金值得关注》)。不过,还是建议在市场震荡之时留出一定的仓位,以应对各种风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