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负责人介绍了2021年一季度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一季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2061.4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608.1亿元,同比下降4.9%。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953.1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新签合同额3472.4亿元,同比下降10.2%。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4万人,3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59万人。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一季度数据看,尽管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速已有所回升,特别是金融类投资有所增加,非金融类投资增速受疫情冲击和海外需求减弱影响,相对恢复迟缓,但对外投向结构在优化。


上述负责人介绍,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稳步增长。具体来看,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4.2亿美元,同比增长5.2%,占同期总额的17.8%,较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313.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77.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9.4%和12.4%。此外,一季度流向制造、信息传输等领域的投资增长较快。其中,流向制造业的投资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7.8%;流向信息传输业16.2亿美元,同比增长20.9%。


刘向东表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速仍有所增长,制造业和信息传输服务领域的增速也在增长,很好地适应了疫情防控下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对外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的积极推进,充分展现了我国携手沿线国家发展共赢的承诺与履行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同时,对外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有利于拓展我国经济增长的空间,提升我国产业及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及价值链中的竞争力,也是坚持对外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此外,一季度我国对外投资合作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地方企业对外投资有所增长。一季度,地方企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00.3亿美元,同比增长9.9%,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0.8%。东、中、西部地区对外投资同比增长分别达到7.2%、45.6%和6.3%。二是对外承包工程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一季度,企业承揽的境外基础设施类工程新签合同额41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46亿美元,分别占总额的77%、81.6%。


刘向东认为,对外承包工程受人员交流限制,但在基础设施领域仍保持较高增速,从中可以看出,倘若全球疫情防控得到有效控制,预计未来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将会进一步复苏向好。


文章转载自 证券日报之声 2021.4.25


风险提示:本服务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在进行投资决策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