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艳丽 文
2020年9月,曾刚加盟广发基金,任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经理。这位从业21年、公募管理12年的固收大佬,就此踏上新的征程,眼中闪亮的是历史性的“固收+”的行业大风口。
所谓“混合资产”,即大类资产配置体系,曾刚称其为“投资的宽度”。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曾刚的从业履历遍及期货、券商、国企财务公司、基金,一直在多资产投资的环境下,经历丰富,视野开阔。
他自谦为国内“第二代半”固收从业者,每一段职场都留下一些投资案例,有曲折,但基本一路顺遂。
这是性格使然。曾刚一方面很有智慧,有容乃大,保持着从容淡定的状态;另一方面,又很有竞争心,心态永远积极,永远有挑战精神。
不仅如此,他是足球门将、篮球神投手,擅长谋篇布局,通盘思考。这些都是他在资本市场里始终保持着一流竞技状态的原因。
一个固收老兵的成长史
上世纪90年代中,曾刚职业生涯的起点是“红马甲”,在北京/海口商品交易所。
“见过极端的风险特征,大起大落。”曾刚形容。绿豆自上市初的850块,涨至6500块,涨幅6-7倍,但只需3%保证金。一些人的资产转瞬间翻倍,而一些人损失殆尽。
一位老乡,派驻非洲多年,所得百余万,在期货市场中博弈,三个月就没了。
当时,曾刚的感触是,投资一定要稳健,“这不是自己所能承受的”,并从极高的风险波动慢慢走向偏稳健的固定收益路径。
2001年,曾刚在红塔证券,认购中石化的战略配售、买债券、打新股,早期视野相对宽,各类资产均有接触。他自谦是中国“第二代半”固收从业者。第一代在1998年前后,如嘉实王茜、原海富通邵佳民等;第二代在2000年-2003年。
2003年,曾刚自昆明转战上海,入职汉唐证券,在债券市场总规模仅7万亿的早期,进入投研岗;次年,在华宝兴业基金,研究了一年可转债。
2005年至2008年,曾刚在上海电气集团财务公司,有一些经典的投资案例。如“马钢分离式转债”,乃第一只创新品种,曾刚判断大机会来临,以9000万投标,中签4100万,中签比例极高,最高浮盈1.3亿,实际盈利9800万。
这一时期,曾刚仍然是多资产视角:如打新股,当时上海电气财务以资金量,往往排进全国前十大机构的七/八名,有一年打新股浮盈超20亿。又如,买利率债,套息货币基金,“每天5个亿以上的回购”。
“对基金经理而言,成长路径上,阶段性总能找到亮点,那将非常幸运。”曾刚总结,投资是持续博弈的过程,也会看错,但如果持续有过成功,心态就更能把握得住,更有信心。
漫画里的人
2008年至2011年,曾刚在华富基金,任债券基金经理。
他管理的二级债基华富收益增强A,在2009年、2010年收益率分别达11.87%、14.73%,连续两年,位列同类债券基金第一名。
“正好是多资产轮动的市场氛围,把握了时代机会。”曾刚回忆。当时,信用债、浮息债都是新鲜事物,大多数人谨慎,曾刚左侧意识明显,比如较早地将信用债仓位加至40-50%,也抓住浮息债的机会。
2008年大跌后,可转债陷入低谷,相当比例的债券基金放弃配置,但曾刚果断加仓,成为四季报中可转债配置比例超过10%的两人之一,对净值贡献较大。至2009年三季报,曾刚撤出,随后可转债面临回调。
这一时期,曾刚两夺金牛奖、拿到晨星年度提名奖、金基金奖等,成名早,是“比较顺的阶段”。
他的特点已充分显露:在资产轮转中有宽度思维,擅于处理各类资产性价比及调仓节奏,对新事物有好奇心,适度左侧。
2011年底至2020年,曾刚加盟汇添富基金,任固定收益部投资副总监。
他管理5只理财基金和汇添富现金宝,从数十亿到500亿规模;管理时间最久的汇添富多元收益,一只标准二级债基,8年有余,任职回报94.83%(wind,2012-2020),每个年度实现正收益;管理的汇添富实业债,因2014年净值走势稳,第三次夺得金牛奖。
因管理基金只数多,曾刚两次被画过漫画(8只/13只),上过报纸。
初到汇添富,时任总经理的林利军笑称,“挖了一个风格比较激进的人。”半年后,他又说不对,曾刚是一个均衡型选手。
曾刚的自我评价是“积极不激进”,追求中低风险下的中长期合理回报。
他始终胜在宽度,紧密跟踪各个大类资产和不同板块的变化趋势,看逻辑的内在变化,别人抛弃某个资产时,他却始终放在关注池,等到投资机会出现时积极布局;而在高点处略微左侧逐步减仓兑现,把心态放平,重新清零来审视整体策略。
守门员与神投手
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曾刚是院足球队一号门将,那一年,球队首次进入前八。在汇添富足球队又任八年门将,他保持点球全胜。
早年间,曾刚分析过,好的防守一定是团队防守,门将是最后一道关,要“喊出来”,谁的位置跑偏了,要指挥,“这是一个指挥体系”。
投资亦如此,要前后照应,看得更远。若一个消息出现,基金经理马上映射该买或该卖,曾刚不认同此做法,“一定是系统工程”,就像球场面对新的对手,不是球到了禁区门将才着急,而是足球在中场,就观察对方的站位/风格/脚法。
“守门员要持续有心理对抗能力。”曾刚称。
有些前锋,一定要过人,后卫和守门员都晃倒了才射门,这样的前锋就是极为擅长心理对抗的。而对于门将,站在门线上面对点球,必须是内心坚定无比自信的,具备与强悍射手对抗的勇气和策略。
从球场到投资,曾刚有全局思维、擅长借力。比如在打新中倚重跨部门团队,被当时的领导评价为“为什么反倒是曾刚把股票研究员用好了,业绩还排到第一。”
在篮球场上,曾刚又是定点投篮的“神投手”,出手迅速,命中率高。
“基金经理有了好的业绩,能否保持,与竞争心态甚有关系。”曾刚称,要有合理、冷静的框架性思维,把握住大的脉络;而小的胜负,既要敢干,也要敢舍弃。
因此,曾刚性格憨厚,实则要强,“你要有发自内心的耐心,并保持持续竞技状态”。
混合资产的宽度
曾刚职业生涯的新起点——广发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经理。新起点有何不同?
其一,部门定位。
所谓“混合资产”,即多资产、多策略投资,以宽度见长。在基金行业,真正将这一理念划到部门层级的,并不多。
因此,部门内,成员来源于不同背景,基金经理既有债券出身、也有股票研究出身,依靠团队协同,充分讨论、比较各市场的优劣,仅靠个人专长是不够的。
其二,有拳头产品。
据曾刚介绍,混合资产投资部旗下,已有数只旗舰产品。
比如,广发聚鑫,张芊管理,配置成长股,积极进取,是风格极为清晰的二级债基,深受机构青睐。张芊自2013年7月12日管理广发聚鑫A至今,累计回报142.37%,规模达145亿。(天天基金网,截至2021.4.30,基金季报)
再如,广发趋势优选,谭昌杰管理,自2015年1月29日至今,任职回报74.03%。(天天基金网,截至2021.4.30) 谭昌杰是出了名的稳健,打法稀缺,所有在管基金都做到年年正收益。自2015年,谭昌杰就自发践行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固收+”理念。
张芊和谭昌杰的风格均非常突出,曾刚介于二者之间。曾刚的想法是,产品布局打造风格图谱,比如分为稳健型、均衡型、积极型,或者维度更细的矩阵,每个人在风格稳固后找到自己的位置。
其三,有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固收+组合最大的收益贡献来自于大类资产配置。”曾刚称,将基本面因素和市场面因素综合起来后,首先判断股票、转债、利率债、信用债四大类资产的性价比,结合组合风险和收益目标的要求,在当前阶段适合配置的比例给出一个中枢和区间。
“在宽度上,数种资产、数种策略,是更加激进、还是均衡、保守、稳健,要不断比较。”他补充道。
寻找内在逻辑
曾刚的投资框架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资产配置。
包括寻找市场中期的内在逻辑;资产配置顺势而为;横向比较,跟踪评估。
比如,曾刚认为,往往会发现,市场的走势,阶段性地围绕一个主要逻辑或主要方向运作。比如,零几年,通胀数据是债券市场最重要的逻辑。
因此,做大类资产配置不能看得太短。一些偏中长期的核心因素决定市场,这些东西是无法过度博弈的。
第二个层次:确定每类资产的策略主线。
即中观层面,类似于股票投资选定方向后再选择风格、行业。
“策略主线要先想好,这一类资产大概有几种配置方向、几个基本策略,或者特定时候有哪些极端策略,事先有所准备。比如转债,我一般会分为强股性、股性、平衡型、偏债型等,在不同阶段有一些预设。”曾刚介绍。
第三个层次:个股、个券的精挑细选。
这一层次,基于投研团队的贡献。广发基金的投研架构较为扁平化,权益方面的支持非常充分。“立足于反复思考这个体系下,如何借力,进而形成核心能力。”曾刚称。
广发基金的主动权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可,alpha能力很强,风格多元包容,最近三年都有基金业绩领跑,而在广发基金注重分享的氛围里,混合团队得到了充分的支持。
以谭昌杰的话来形容,“做菜的原料都很好。”
在曾刚的投资框架中,业绩检视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月度上,他会审视组合管理是否偏离预定目标,进行严格的绩效归因,不断反思。
“市场一定不是你永远能精准预判的,要敬畏市场。”曾刚解释道,设置阈值,当达到预定回撤的一半时,就应该启动组合的临时检视机制。
在去年底的一次采访中,曾刚称,“做投资一定要持续不断复盘,按照实际发生的结果来纠正。复盘是一个基本功。”
- 广发集嘉债券A(006140)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