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跟老铁们聊市场,我说大家2021年预期要放低一点,今年赚钱难度比20年和19年都要大,而且市场的波动也会显著上升。

春节后的一波暴跌肯定让韭菜们印象深刻,随后而来的上上下下也让人心情烦躁,不少人打开自己账户一看,从年初到现在其实没赚到什么钱,有些还亏了。

我也跟很多人聊过,其实大多数人买股票和基金并不是为了真的能暴富,他们是害怕钱贬值,而现在银行理财等各种产品的收益率又不如意,想找个替代品。

在这种情况下,“固收+”类型的产品是一个非常不错选择,风险不大,还有希望跑赢银行定期存款、跑赢通胀。

“固收+”是这几年才火的,但实际上有不少头部的基金公司在这块的研究和配置已经沉淀了十几年。

前段时间在测评市面上“固收+”产品的时候,华夏基金的几只基金让我印象比较深刻。

根据银河证券数据,在2020年华夏基金共有8只固收+排名位居同类前1/4。

其中,4只位于同类前3%,5只产品获银河三年期五星评级,华夏聚利为2020年同类排名冠军,近2、3年期排名也同样是冠军。

《基金管理人债券投资主动管理能力评价汇总表(算术平均)》统计显示,2020年华夏基金平均债券投资收益率在行业总体排名第1/114。

而如果从今年情况看,这些产品表现显然更为出色。

数据来源:银河基金业绩评价报告,数据截止2021年5月31日

我过去对华夏基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家指数基金,毕竟在指数基金领域华夏基金是绝对的行业龙头,但没想到“固收+”产品表现也能这么出色。

“固收+”策略,说得明白一点,就是以债打底,通过股票、可转债、打新等方式来增厚收益,这并不算是新事物,其中最典型就是债券+股票。

在行情好的时候,通过股票来进攻,在行情不好的时候,通过债券来保命,这就是这个策略核心。

而且有些时候,债券和股市存在一定跷跷板效应,比较典型就是2016年初到2021年初的这些年,往往债市和股市换着好。

听上去简单,但是做起来没那么容易。应该在什么时候调整债券和股票的仓位比例,买什么类型的股票,这些都是很考验功力的事。

这背后不仅需要一个对资产配置很懂的基金经理,还需要一个对各类资产都比较熟悉的强大团队。大家会发现这类产品投研实力更强的大公司会做得更好。

华夏基金在业内很早就提出了“研究创造价值”的投资理念,并且坚持卓越的主动管理能力建设,以多策略为核心构建投研团队。

目前整个投研团队人员超过200人,投资经理和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2年。

就“固收+”这块,华夏基金已经有十三年研究经验了,从2008年就开始布局二级债基,是市面上最先行者之一。所以取得上面成绩也算是偶然中的必然。

在华夏基金里有不少非常优秀基金经理,我比较熟悉的是“金牛”基金经理柳万军。

柳万军有13年证券从业经验,其中有超过7年的公募基金管理经验,他的代表作是华夏双债增强A,成立以来收益率高达94.48%,超越基准87.26%。

这个业绩在近1、2、3、5年里均排在同类前四。

他还有个产品华夏安康信用优选,在2015年-2018年里累计获得3次明星基金奖和1次金牛奖。

所以,柳万军算得上是“固收+”领域的老司机。

明天起,他的一只新产品就开始发行了,即华夏兴源稳健一年持有混合(A类代码011743,C类代码011744)。

这个产品相比较于其他老产品,有几个特点:

第一是,有一年持有期,是一个偏债混合型的,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积极参与打新。

因为要保证有打新的底仓,股票仓位就会比较高点,波动会稍微大一些,因此一年持有期防止大家频繁操作。

第二是,因为波动更大一点,它的回撤更多取决于底层资产的趋势,会有阶段性破面值的可能,回撤控制目标在5%以内。

第三是,整个下半年都会采取中短久期、高资质,期望通过永续等条款适当增厚票息,预期静态可能在3.2%。

第四是,会适当投可转债,比例上不会做任何的限制,如果有看好的个券的话,可能就会积极的参与。

第五是,股票的配置上会主要在周期股、医疗服务,消费当中选择能够受益于通胀上行的公司,另外科技这一块也会有一些配置。

总的来说,我觉得对当前市场而言,这是一只性价比很高的基金,感兴趣的明天可以记得去天天基金、支付宝或者华夏基金的官网上去看看。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